对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集体备课形式打破了过去的单个教师独立备课的传统,更多的强调了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极大程度实现了资源共享,是时下一种热门的教研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集体备课也存在着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集体备课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浅谈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语文;集体备课;个体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对语文教学而言,能够博采众家之长,集思广益,是语文教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学负担的有效途径。为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现阶段很多学校大力倡导集体备课形式,一时间,集体备课的发展如火如荼。在笔者日常教学实践中,亦有集体备课环节,不可否认,在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减轻教学负担等方面,确实优势明显,然而,集体备课仍未必成熟,存在着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集体备课,是否能够兼顾个体教师解读文本的个性
  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组织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自主备课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个性化的课堂。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地解读文本,钻研文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预设,或者说没有较为准确的自我定位的话,那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只能是单纯被动地接受他人现成的思想结论,全面的吸收接纳,没有目的的筛选,只能单纯的成为别人的“传声筒”。同时每位教师的经验、素养不同,这样单纯的接受别人的思路,邯郸学步,后果不堪。
  这一点对于那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而言,伤害可能更大。因为对文本的掌控不够,他们可能会将不同的意见全盘接收,直接带进课堂,长此以往,青年教师错失独立思考、解读文本的第一时间,显然并不利于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因为集体备课而丧失了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是否有些得不偿失呢?
  二、集体备课,是否容易流于形式,助长教师的惰性
  现阶段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规定每一课由一位教师承担主要备课任务提出教学方案,其他教师参与讨论,最后形成可行性的授课方案。然而,现实中,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极易造成同组的其他教师对这一课的教材几乎就不去钻研。备课过程中,其他老师因为事先没有研究教材,所以主讲人的教学设计,对于其他听讲的教师可以说是毫无实际意义,这样形式上的集体备课,从表面上看,是备课组全体教师的集体参与,最后由一人执笔形成完整的教学案,看上去集中了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实际上是大多数人的不备课或者少备课,集体备课变成了一个人的辛劳换取了大多数人的懒惰。
  不仅如此,因为学校对集体备课提出统一的电子备课的要求,加上有些教师对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需要不足,教学研讨热情不够,缺少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图省事,即便是自己的主持准备的课文,也未必会去花足够的时间准备,可能更多的是直接从网上剪切、粘贴,不加修改的“现成品”。
  集体备课,是个人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它的出发点是让教师加强合作研讨,以集中群体的智慧,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扬长避短,因为这样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而养成了教师的惰性,是否与集体备课的初衷背道而驰呢?
  三、集体备课,是否能兼顾不同班级学生的特殊性
  教学是要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单个的学生,每个教师面对的班级不同,面对的学生不一样,如果都拿着相同的教学设计去教不同的学生,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兼顾到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点,显然也是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的。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一直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定,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准备不足,对教学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预估不足,对班级的学生实际学习的掌握程度考虑不足,仅仅只是依靠不成熟,甚至不实际的集体备课案去面对学生,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切实际的,集体备课,是为了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充分的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地进行,使其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没有顾及不同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集体备课是否是纸上谈兵呢?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集体备课不是没有好处的,但是要想让其恰到好处,还需改进。首先,要想将集体备课落实,学校须出面组织安排。学校仅凭一纸行政命令的下达,集体备课是难以落实到实处的,学校应该出面牵头,在场地、时间、制度的常规上,责任的负责到人等方面做出具体实际可操作化的安排。其次,应该尽可能地对集体备课提前规划,在学期之初,将备课任务落实到个人,让教师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文本的研究和解读。前期的集体备课,可以由主讲人先行试讲,其他教师参与听课后,二次备课,进行修改完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吸收借鉴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前提下,不能够盲目的照搬照抄,要坚持自己的个性解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能为了图一时的省事,而荒废了自己。
  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应该积极地参与进去,在集体智慧基础上突出个人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更好地让集体备课这种形式发挥他最大的优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需要我们用理性的目光与辩证的智慧去看待。
  参考文献
  [1]徐金国.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集体备课[J].新语文学习,2010(4).
  [2]王玲.简谈语文教师的集体备课[J].新语文学习,2009(6).
  [3]刘娥.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有效策略[J].广西教育,2015(2).
  [4]严景东.对集体备课热的冷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8).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无缝钢管内石墨的来源及特殊性,试验、验了无缝管内壁粘的石墨是影响涂层粘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无缝管内涂层提供了经验。
设计并制作4根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圆柱,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单参数,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观察它们在试验过程中的受力和破坏形式;研究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试件的滞回曲线
本文就免疫学检验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设计教学方案、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进行探索与改革,以期提
针对移动的脉冲TIG焊动态熔池表面复杂行为,提出基于结构激光反射视觉传感的方法对脉冲TIG焊动态熔池表面演化过程进行观测研究.通过所搭建的视觉系统采集网格激光在熔池表面
针对近几年加热炉维修友造及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结垢、腐蚀、烧损等方面对现有火筒式加热炉损坏机理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为找到并试验推广有效的防护
微博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数据量大、噪声大的特点,因而难以有效监测与控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 信息功率谱的微博热点挖掘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框架结构、运作流程以及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gB_4O_7及Eu3+掺杂不同物质量浓度的MgB_4O_7∶Eu(3+)红色发光材料,对其光致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gB_4O_7∶Eu(3+)在近紫外及可见光范围内属于Eu(3+)的f-f跃
自上个世纪以来,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的概念提出,这反映出新闻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但新闻自由主义盛行以来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容忽视。《世界报》和《世界新闻报》是两家不同时代的
携子游七月的台湾,蓝天白云、高山深海、繁花碧树,的确很美(图1)。如果说1998年我们初识台湾时,她还有一层政治上的神秘面纱,那么这次感受到的台湾则更加自然、更加生活、更加
"减负"已成为教育的普遍呼声,可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这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来认识教学中的知识的性质问题.本文认为知识的选择、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探究是教学过程中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