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二维码,如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文章基于二维码技术在教学领域应用的研究,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具体的案例介绍二维码技术应用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借此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模式,为课堂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出一条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途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已悄然发生改变。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自动识别和信息载体技术及方便快捷的技术优势,被广泛运用在各个方面,用户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就能进行学习、购物、交友等活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将二维码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二维码方便快捷的技术优势,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与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一、二维码搭建互动交流软环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常规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一言堂,老师讲学生听,交流很少,缺乏必要的互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老师不能做到心中有底,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不能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可利用“微弹幕”“希沃授课助手”“101教育PPT”等App自己动手创建一个互动交流的环境。这样老师在上课伊始,首先打开“班班通”电脑上的“希沃授课助手”或“101教育PPT”(这两个的App使用,根据自己实际的课堂教学需求进行选择),这时电脑屏幕就会出现一个二维码,然后打开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相对应的App扫码,这样就将移动终端和“班班通”设备建立起了联系,一个互动交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创建完成了。移动终端设备既可以控制班班通电脑,也可以展示手机(平板)上的内容,上课时老师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播放课件、添加标注、放大、缩小、控制电脑;同时在教学巩固环节,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拍照上传到大屏幕上进行讲解,也可以将学生的研讨过程或书写过程拍摄成视频,上传到“班班通”大屏幕上进行全班交流分享;还可以在复习阶段,学生将自己没有掌握的内容,发送到屏幕上,这样老师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程度做到因材施教。
  二、用QR码实现阅读多样化、有声化、“电纸化”
  QR码是二维码中的一种类型。听读(用耳朵听)是孩子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声读物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如何制作听读读物,并生成QR码?比如一篇好的文章,老师让全班同学分角色朗读,并用手机录音,上传保存到云端,然后利用QR码生成器(草料二维码、二维工坊等)生成QR码,打印在不干胶上粘贴在学生的语文书上,这样学生就可以借助移动终端随时进行听书学习。
  “阅读”另一种重要形式是“读书”。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要求全班同学同读一本书,而往往由于学校图书室的复本量很少,做不到人手一本,我们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的QQ扫一扫或微信小程序“拍照翻译”等App,将书本文字转化成可编辑文字,然后利用“立知演示”這个App,就可以将文章内容保存在云端,并生成了QR码,然后将这个QR码打印在不干胶上贴在课本上,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扫码学习。
  借助这两种方式,就可以创建学习型校园,真正实现阅读的自由化、泛在化和多样化。通过实践,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显著提高,阅读自觉性也在不断提升。
  三、二维码使普通课本变成“码书”
  一本普通的学生课本上,每个知识点或易错题旁均贴着一个个二维码,这就是“码书”,它使冷冰冰的传统课本电子化、多媒化,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教与学方式。
  把普通课本变成“码书”。传统教学中,老师新授课后,往往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相应的巩固练习,也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这个时候学生遇到困难,往往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如果有“码书”,学生就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扫码进行学习,方便快捷地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码书”和任务学习单,采取“先学后教”的形式,实施“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学生们非常欢迎这种“码书”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码书”使死板的知识活起来了,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稍纵即逝的教师讲授永久化、随时化。
  四、利用二维码即时检测进行教学评估
  如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传统的模式是出题、打印试卷、批改、分析、讲评这几个环节,这样做既烦琐又费时,效率很低。利用问卷星老师出好题后,系统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老师只需要将二维码的发送给学生,学生进行网络答卷,平台就可以进行自动批改、分析,并以大数据的形式将检测情况提供给教师,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开展靶向教学,方便快捷,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西宁市城西区行知小学青海】
其他文献
“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年级第一,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八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  最近,这则广泛流传于网络和微博的热帖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的确,很多家长总喜欢跟自己的孩子讲别人家孩子的故事(事实上不少老师也正
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它倡导探究式学习,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热潮下,不少科学教师也都怀揣着“自主探究”的理念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往往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获得更实际的效果。这些“自主探究”的课堂,有的是全放开式的“自主探究”,任由孩子去猜想、假
创新精神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所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它是推动整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接班人,所以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也着重强调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就是对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小学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地方。同时小学科学课包含的知识内容比较广,学生学习起
一  牛塘中心小学吕荣法校长请我对他们学校“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进行点评。当晚,我坐在书桌前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觉得,自己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样的发展才真正称得上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哪些东西?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以后,才有资格对牛塘中心小学的“创造”进行点评。  我认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具备4大特征:  1.发展的方向是自主选择的。发展方向主要与理
从逻辑上,讲在城市横向信息化上,是先应该建设"管人"、"管物"信息系统,再建设"管事"信息系统。从纵向看,现代城市应是先规划,再建设,而后进行管理。在当下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中,就如《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谈到"IT"一词时所讲"但是如今信息技术变革的重点在‘T’(技术)上,而不是在‘I’(信息)上。现在,我们是时候把聚光灯打向‘I’,开始关注信息本身了"。同样,目前国内"
<正>捍卫集成电路独创布图设计的专有权,保护所有者权益,集成电路设计业才能健康发展。"钜锐案"的判决是我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对于集成电路布图
小学是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因此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确保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以下将针对小学科学课堂的提问环节进行思考与探讨,分析在科学课堂上提问环节的内涵,并提出更具有效性的完善意见,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十分重要,包括课堂上的提问环节,也要充分考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开展生命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的可贵,进而让学生尊重、珍惜生命,帮助学生提高生存技能,改善生命质量。  生命教育是一种终身的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阶段,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生命教育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养成正确的生命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教会学生敬畏生命。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