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i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教材,教学内容繁多,加之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为使课程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先进性,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创新教学模式,结合体育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培养具有现代创新思维的人才。
  [关 键 词] 中国近现代史;创新 ;体育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76-01
  当前,各体育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采用的教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在全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统筹安排下进行的。在内容上贯穿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今天近200多年的歷史,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加之体育专业的学生人文知识相对薄弱,在教学过程中亟须贯彻创新精神。
  一、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脱节
  在教学内容上,分为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两部分,分上、中、下三编进行讲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也是按照教材三个部分的划分按时间先后进行授课,在对教材细节的处理方面,讲授的内容为教材内容的扩大或缩小。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史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同时如果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规定严格按照死板的教学计划进行,既限制了老师的发挥空间,又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出现思政课空洞的只剩说教的现象。
  (二)任课教师对课程的定位把握不科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目的是在大量的史料和清晰的历史脉络中,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结论。该课程从课程的名称到内容都具有明显的历史课的特质,然而该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的思政理论课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从历史的视角按照教材进行讲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但是,这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本质是相违背的,达不到思政理论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模式滞后,缺乏创新精神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繁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主要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偶尔会运用到案例法、讨论法、角色互换法等教学方法,但一般在课堂上很难做到全员参与,这与时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方式相违背,也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加之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条件的制约,课堂往往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上课存在玩手机和睡觉等不良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改进教学的对策研究
  (一)结合学生专业特征,整合、开发教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史料丰富,人物繁多。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之下,围绕各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进行专题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突出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学生兴趣进行探讨,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自行收集和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进行专题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作为相关专题教学的拓展,课堂让学生结合史料对专题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分析,以激活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果。
  (二)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学术背景和时间的限制,以及体育专业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等观念的客观存在,教师往往会因循守旧地采取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模式。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重,构建一种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具有教育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性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加志愿服务、参观重要历史发生地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拉近到现实社会生活,以史为鉴,增加对社会和国家的了解。
  (三)调整教学结构,运用多元教学方法
  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需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能够体现学生主体的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主题发言法等多元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有效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例如,情景教学法,可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爱动不喜静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扮演某个历史人物,亲自参与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之中,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过程,加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在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疏导,因势利导,既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要把握课堂方向,把模糊的问题清晰化,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传斌.史料选读与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中国近代史教学为例[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
  [2]王坤.项目制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激励机制设计探讨:以创业管理类课程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7(12).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及人才培养战略深化实施的大形势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新颖的教学方法,不再过分局限于培养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体系,更重视学生专业能力水平的提升,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
目的 探索构建与海上多样化任务需求相适应的卫勤装备模块化建设路径.方法 分析卫勤装备及任务需求,应用模块化概念,对海上卫勤装备编组进行模块优化.结果 构建5个单元21个模
[摘 要] 结合中职学校服装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能力特点,探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主要对学生认知偏差纠正、教材内容选取、设计与其他专业课的融合作了阐述,具有参考意义。  [关 键 词] 中职;服装设计;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76-01  大学毕业后的一年时间内,我在昆明的服装公司工作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