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长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Go for It!教材(下同)从八年级开始,每单元SectionB的文章篇幅长,大部分在300词左右,生词多,大部分生词的复现率较低,短语及句型多且难以理解,而且每单元都介绍一种阅读策略。虽然有些老师已经意识到SectionB 的文章与前几部分的短文存在诸多差异,但他们平时还是使用与教学短文相同的模式实施教学,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笔者对教师存在的困惑进行了整理和反思。
  、阅读材料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困惑一:SectionB中的阅读材料篇幅长,生词多,读前、读中、读后的任务多,如此多的内容不知要花几课时完成。许多教师详细讲解这部分所有的内容,其中包括读前的主题讨论、生词引入,读中的词汇、短语及句型分析、短文大意概括以及读后任务,但各部分的完成质量都不理想;有些教师花了不少课时完成这些任务,却事倍功半。反思:目标定位明确,突出重点。教师首先要明白SectionB 中的阅读教材都是泛读教材,因此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应为:了解文章大意,在阅读时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教学重点应是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积累阅读策略,发展阅读能力。
  困惑二:SectionB中的阅读材料生词非常多,不知如何处理。很多教师认为,如果不先扫清生词障碍,学生就没办法理解文章。有些教师认为生词可以不教,但又怕考试时出现,感到非常矛盾。因此,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用较多的时间设置语境,帮助学生扫清生词障碍,再让学生品读文章,但是最后学生对大部分生词还是毫无印象。反思:只有处理好阅读材料中的生词,才能达到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猜测生词含义,但也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词汇量。如果一篇文章生词量过多,学生就会忙着查生词而忽视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学生很快就会感到太难而产生消极情绪,并最终放弃阅读。(王蔷,2006)。SectionB阅读材料的生词量都远超过3%,教师应如何处理这些文章中的生词呢?教师可作一下尝试:要求学生课前查阅指定的部分生词,并做记录;也可以课前发放一篇含有本课部分生词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查阅生词;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引入话题和设计读前任务时有意识地引入部分相关生词,尽量让学生熟悉;然后,在读中和读后的听、说、读、写等一系列任务中让学生反复使用所学生词,学以致用。
  困惑三:每单元都有一个阅读策略板块,不知如何实施策略教学,且课后难以巩固阅读策略。有些教师忽略了教材中的阅读策略部分的內容,完全按照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1)引出主题并呈现部分生词;(2)学生略读并找出文章大意;(3)学生细读并回答若干问题。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既不属于精读教学,也不属于泛读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根本没时间讲解生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的具体用法,只是让学生了解了阅读材料所包含的知识点和内容大意。有些教师虽然具备阅读策略的教学意识,但做得还不到位,如有“照本宣科”的现象——虽然把阅读策略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只是让学生把介绍阅读策略的文字朗读一遍,而不注重阅读策略的运用。反思:阅读教学应是一个引导学生感知、发现、归纳和实践的过程。深层次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应着眼于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而非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Unit 1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中的阅读策略是:Look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and predict what you will read about. This will help you get ready to acquire new information.在Pre-reading 环节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图片(如文章最后的五幅机器人图片),鼓励学生预测:What can the robots do?接着选取1~2个描述未来生活的小短文的标题,让学生预测课文的大致内容;然后展示本课的标题和图片,让学生预测课文的大致内容;在 While-reading环节让学生阅读文章,检验预测,完成任务;在Post-reading环节让学生归纳归纳如何预测。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阅读情境(含有一定的生词量),通过一定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处理好长篇阅读材料,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利用课内所学的策略和掌握的技能阅读更多的材料。
其他文献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因少数学生学习有困难,使得班级的整体教学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困难常常会诱发其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再没有比自尊心更重要的了.。而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教师善于通过激励来帮助学
期刊
北方地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农业教学中现在的教学一般就是照本宣科,以通过农业的部门、农业发展条件等课本上的条条框框来进行教学。有的时候显得逻辑比较凌乱,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普遍不高。有时候在教学方法、教学的重点问题方面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觉得根源就在于我们对于很多教材没有进行整合,对于一些地理素材的归纳融合也不够,在教学中使得学生对我们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够,现在将我的做法和大家分
期刊
在现阶段,农村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更多的是失落和无奈。也许这是社会大气候造成的。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总是尽心尽责的做好教书育人的本份,最大程度的为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并结合我校的生源基础和多年来的自己教与学的反馈情况,我以为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一节课需几课时完成,每课时内容分配,先讲什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见仁见智,因此课堂才绽放出思想碰撞的火花,才拥有了生机。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际教学中笔者在以下方面作了尝试。  一、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和方式  《语文课程标
期刊
语文学习中,很多困惑一直困扰着学生、家长和老师,为什么语文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母语却如此难学?孩子看起来已经很努力学习语文了,可是成绩却老是提不上去?有专家指出,语文难学,语文难学好,问题是我们没有抓住语文学习的根本——阅读。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这样明确直接表述过:“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閱读”。随着央视《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场场文化盛宴席卷而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
期刊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发生了近代以来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爆发了。驻扎在武昌的新军在金兆龙、熊秉坤的领导下开始鸣枪起义,其他个省纷纷响应,在一夜之间占领武昌。随后一个月各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孙中山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次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我们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功过是非呢,下面就此展开.  首先,辛亥革命的功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通过这次华师之行,我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  一、“做灯塔指引别人,自己收获快乐。”  这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15日上午王金涛主任的师德讲座上,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而是一个个热点事件的案例展开,使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
期刊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也是结构最独特、内涵最丰富的文字。汉字的书写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横平竖直中包含着智慧,隐藏着学问。汉字正因为这些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  目前,高中生汉字的书写真是“个性化”十足。在试卷和作业中的表现就是龙飞凤舞,千奇百怪。不仅错别字层出不穷,司空见惯,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不重视书写,所写汉字毫无形体美可言。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并指导学生的书写训练,势在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分别从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展开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教学 教学实例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
期刊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在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学习兴趣有关。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或者发展成为“不学就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人就自己的教育和自身的体验对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略谈一二。  一、分析原因,制定计划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肯定会存在某些原因。作为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分析查找学困的原因,制定出符合该生实际的学习计划。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大概有:自身身体素质、智力发展迟缓、.家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