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飞行员神奇“盲降”航母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美国空军的一架F-15C战斗机起飞后突发故障,飞行员当机立断,射光机上导弹减重,安全迫降。大仗小仗不断的美军在战机迫降方面很有一套。朝鲜战争中,一名受伤失明的飞行员竟然把飞机“盲降”在航空母舰上。虽然这不是光彩的战斗事迹,美军没有大加宣扬,但仍然是美军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1950年9月17日,一架伤痕累累的F9F-2“黑豹”战斗轰炸机摇摇摆摆地飞向美军“菲律宾海”号航母。该机刚刚完成空袭平壤的任务,它的机鼻、右机翼翼尖已不知去向,驾驶舱罩破碎,舱内血迹斑斑。僚机飞行员克罗尔通过无线电向这架F9F-2的飞行员爱德华·杰克森大喊:“注意保持动力!杰克森!动力!我们接近航母了!”令人吃惊的是,此时杰克森的双目已经失明。他必须驾驶喷气式战斗机在原本用于螺旋桨舰载机起降的航母跑道上“盲降”,他能做到吗?

航母频发事故


  1950年夏,美国海军的第一批航母编队匆匆投入朝鲜战争。由于战况紧急(当时朝军攻势凌厉),美军航母编队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便匆忙上阵,以至于航母甲板上事故频发,不时出现人员伤亡。当时美国海军刚配备喷气式舰载机不久,飞行员们必须在短时间内适应原为螺旋桨飞机起降设计的航母跑道。
  一名曾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军飞行员回忆:“喷气式舰载机速度快,对跑道和地勤服务要求高。但当时连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都被朝军攻下了,所以,美军来不及对旧式航母甲板进行改造。尽管心有不安,但我们只能匆匆上阵。许多飞行员其实还是‘菜鸟’,他们只能在实战中边打边练。”
  爱德华·杰克森是最早介入朝鲜战争的美军舰载机飞行员之一。1950年杰克森25岁。他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后参加美国海军飞行学院培训班(NACP)并加入美国海军。完成培训后,他被分配至美国海军的VF-112中队,驾驶F9F-2“黑豹”战斗机。身高1.83米、体重88公斤、爱打橄榄球的杰克森脾气火爆,战友们给他起了个绰号——“斗鸡”。
  F9F-2由美国格鲁曼公司制造,长11.4米,最高能飞1.36万米,最高时速925公里,最大航程2100公里,搭载的武器包括20毫米口径机炮(4挺)、火箭弹以及总共907公斤重的炸弹,是美国海军在朝鲜战争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舰载战斗机。早期版F9F-2的机内油箱过小,续航力有限,后来美军为其加装了永久式翼尖油箱,使其续航能力大大加强。
  从1950年夏开始,杰克森所在的VF-112中队被部署在“菲律宾海”号航母上,负责执行对朝空袭任务。9月17日,杰克森接到一项任务:带领僚机攻击一座位于平壤的军用机场。负责驾驶僚机(也是一架F9F-2)的是年仅22岁的戴伊·克罗尔,他是VF-112中队内部公认的“菜鸟”,于1950年1月才加入中队。

战机遭到“切割”


  杰克森與克罗尔顺利抵达平壤某小型军用机场上空,这座由苏联人援建的机场尚未配备防空装备和战斗机,很快,机场就在F9F-2的打击下陷入一片火海。轻松完成任务的杰克森感到不过瘾,他没有马上返航,而是命令克罗尔跟随他,沿着地面铁轨(通往汉城)往南飞行,沿途搜索并攻击敌人。于是,两架F9F-2沿着铁轨袭击、骚扰列车(当时往南行驶的列车大多是为前线的朝鲜人民军输送弹药补给和兵员)。
  最终,两架F9F-2抵达汉城郊区,随后沿着汉江往黄海飞行——美军“菲律宾海”号航母正在黄海游弋。突然,杰克森发现汉江江面上出现了70多艘小船,它们正在横渡汉江。杰克森起初猜测这是“韩国难民船”。为一探究竟,他把飞行高度降至100米进行观察。没想到,小船上响起密集的枪声——船上的“乘客”全是朝鲜人民军步兵,他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各式轻武器朝F9F-2战机开火。几乎同时,隐藏在汉江两岸的朝军步兵也朝F9F-2射击。
  这些轻武器奈何不了F9F-2,杰克森说:“你们在白费力气。”克罗尔紧随杰克森降低飞行高度,两架F9F-2在汉江上空15米作超低空飞行,将弹药投向朝军运兵船,十多艘船起火。两架F9F-2盘旋一圈后,再次降低高度扫射船只。
  正当杰克森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攻击江面船只上时,机身突然剧烈震动,似乎撞上了什么东西。一瞬间,机首传来刺耳的金属撕裂声,爆出火花,驾驶舱罩的前挡风玻璃粉碎。杰克森还没来得及弄清怎么回事,就被震晕了。
  原来,朝军虽然缺乏防空武器,但摸透了美军飞行员的心理,知道美军战斗机肯定会低空扫射。于是,朝军在汉江江面上架设了十多条金属线,专门用于拦截美军战斗机。驾机高速飞行的美军飞行员根本看不清金属线。杰克森的F9F-2飞机撞上了一根金属线,而运气较好的克罗尔没有中招。
  杰克森的F9F-2的机鼻被割掉,右机翼损毁严重,翼尖油箱也没了,这意味着续航时间大幅减少。杰克森本人更惨,他的飞行护目镜被破碎的飞机挡风玻璃击碎,脸上插满了玻璃碎片,脸颊和眼眉被割开,露出森森白骨,血溅驾驶舱。
  跟在杰克森后面的克罗尔目睹了一切,他通过无线电系统拼命呼叫:“杰克森!快把飞机拉起来!”当时杰克森的F9F-2虽然受损,但仍保持前行的飞行动作。大约20秒后,克罗尔的通话器中传来了杰克森的声音:“我的老天爷!克罗尔,我什么都看不见了!”杰克森下意识地操控飞机往上飞行,总算没有坠落。

担心连累航母


  克罗尔发现杰克森还活着,松了一口气,但接下来他要面对更棘手的问题:杰克森的飞机受损严重,续航时间有限,而且他现在什么都看不见了,要返回航母谈何容易。不过,“菜鸟” 克罗尔没有放弃杰克森。他通过无线电平静地对杰克森说:“伙计,没事。我会一步步指引你回‘菲律宾海’号。记住,绝不能放弃!首先,你把速度降下来,你飞机的前挡风玻璃碎了,你的脸受不了高风速。接下来,慢慢操作飞行杆,让飞机往上爬升,到600米高度后我会提醒你,然后你放平飞机,我会告诉你往左还是往右飞。我驾机跟随在你左右,带你回家,放心!”
  在克罗尔的指引下,杰克森驾机顺利飞至黄海上空。不久后,两人的通话器中传出VF-112中队指挥官布茨的声音:“伙计们,你们的情况我已经了解。我会不断修正你们的飞行方向,确保你们飞至‘菲律宾海’号。抵达航母上空后,航母指挥塔台会保持和你们联系,指引你们安全降落。”
  然而情况仍不容乐观。返航途中,杰克森晕过去好几次。幸好克罗尔不停地咆哮着叫醒他:“杰克森,保持速度!不要睡着!”每次被克罗尔“吵醒”后,脾气暴躁的杰克森都要挖苦他:“吵什么!菜鸟!我还活着呢!”
  两架F9F-2终于抵达“菲律宾海”号航母上空。航母工作人员已经为迫降做好了准备:甲板上的各型飞机都被放入机库,易燃物品(如弹药等)也都被清空,确保杰克森迫降时不会产生连带伤害。
  杰克森事后回忆说:“其实我当时一度想放弃迫降,转而选择跳伞。因为我什么都看不见,没有信心完成迫降,一旦机毁人亡,就会连累航母上的其他人。但我也想到,一旦跳伞我将落到海里,虚弱的身体可能撑不住,救生衣也可能破损。所以,我最终选择博一博。”
  不久后,航母指挥塔取代克罗尔,开始指引杰克森操作飞机。塔台人员对杰克森说:“往右再飞一点,对,就是那样,好的,再往左飞一点点,很好。保持速度,你已经对准航母跑道了,准备下降。”
  杰克森的F9F-2摇摇摆摆地朝“菲律宾海”号的甲板飞去,终于触到了甲板,但飞机前行的速度太快,前几道拦阻索都没能拦下它。当F9F-2快要滑出跑道时,第5道拦阻索终于拦住了它,双目失明的杰克森成功迫降。克罗尔紧接着也成功驾机降落。
  医务人员和航母地勤人员涌向杰克森的飞机,手忙脚乱地打开驾驶舱罩,将杰克森抬了出来。此时,他的飞行服已被鲜血染红。他说:“不用搀扶我,我自己能走。”可是刚走了一步他就晕倒了,众人急忙把他抬进了抢救室。
  杰克森在航母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他的眼球并没有受到严重伤害,最终恢复了视力。历经这番磨难后,杰克森并没有放弃飞行,他马上回到VF-112中队,驾机重返天空。
  编辑:姚志刚
其他文献
土,是陶艺的基本素材,也是在艺术上与曾明男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如何把土变成深具艺术、有乡土味道、有芳香和个人风范的泥土,是他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  从艺30载,57岁出国留学,催生台湾艺术大道……曾明男在陶艺路上努力前行,孜孜不倦,或许如他自己所讲,这大概由命名就注定了。  放牛娃登月球  “整天不读书,光做这些土尪仔,将来你要靠它吃饭是吗!”急着下锅煮饭的母亲,看着炉灶里塞得满满的“泥塑动物”,
6月1日起,首批50个省市公安机关统一标识为“网警巡查执法”的微博、微信和百度贴吧账号将集中上线,24小时巡查,及时发现网络各种违法犯罪信息和有害信息。  全国首批上线的有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湖北、广东、广西、重庆、西藏、新疆、唐山、秦皇岛、邯郸、太原、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哈尔滨、大庆、南京、徐州等50个省市网警巡查执法賬号。(法制日报)
澳大利亞的长寿老人戴特为菲利普岛上的小企鹅编织了一件件贴身又贴心的保护毛衣。由于石油污染严重,岛上不少企鹅的皮毛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石油,给企鹅穿上衣服能够防止它们清洁身体时误食石油。已经109岁高龄的戴特最大的爱好就是织毛衣,已有80多年的织毛衣经验。现在,能将自己的爱好与保护动物结合起来,戴特觉得很开心。
Samuel Osmond is a 19?year?old law student from Cornwall, England. He never studied the piano, but he likes playing it very much. He can play very difficult musical pieces by musicians such as Chopin
Larry was on another of his underwater expeditions(探险) but this time, it was different. He decided to take his daughter along with him. She was only ten years old. This would be her first trip with he
通透的落地玻璃门,将屋外的世界与神秘的“曼陀罗”空间隔绝开来。古印度的乐曲在房梁萦绕,环抱着众多东南亚风情的珍贵藏品,让人顿入古老的东方世界。  尽管店铺只有二十几平方米,但老房子的屋顶很高,徐峰设计了石头阶梯,将它分成楼上楼下。楼下展出类似人皮鼓之类的稀罕物,拾阶而上,楼上瑰丽的唐卡、清朝的刺绣、17世纪出品的印度细密画,还有从尼泊尔背回来的金刚亥母、右臂玛哈嘎拉等神像……令人大开眼界。  “这
蓝染川缓缓流过了凝聚几个世纪历史的名古屋有松町。自江户时代起,这里就以扎染(shibori)工艺闻名日本。而距离有松著名的扎染博物馆“鸣海绞会馆”不远处,就是村濑裕之的家族染坊了。  村濑家族使用传统工艺制作扎染布料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村濑裕之,正是这个百年家族新一代传人。80后的裕之自小就对家族的这门老手艺不感冒,“家里总是飘满了棉线,我只有躲进卫生间内,才看不见它。”  裕之在20岁时就远赴
“十几年书店做下来,骨子里都浸透了书卷气。车水马龙,富贵如云,我只想在书香中冥然兀坐,自在沉迷。书店举步维艰,我依然难舍难弃。于是,开始动手,把静谧的书房,自由的工作间,青青葱葱的露台花房,袅袅飘香的宅居茶室,共生于一个空间里——我想创造一种书香飘逸的原本生活。”  这是西西弗董事田原想呈现给这个时代的一种生活,于是,两年前,他在北京中关村广场开办了这间带有实验性质的复合型书店——原本。  走进原
娄底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肖新华对记者说:“这个汪曙光,对侦查工作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和兴趣。”积20载反贪生涯的磨炼,汪曙光的侦查突破技能,可谓炉火纯青。    说起汪曙光,不熟悉他的人可能会对他有一种“偏见”:此人文质彬彬、书卷气太浓,办案子,行么?可也有人说汪曙光天生就是一块办案的料,他除了对案子感兴趣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甚至还有人说他“嗜”案如命。  湘中娄底,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汪曙光就
行走在平遥古城南大街,你会发现这里越来越像全国大多数的旅游市场,除了漆器和牛肉外,大多东西已没有了本土情怀。然而这条街上,还有一个叫“萃谱园”的小店,依然坚守着本土艺术。  萃谱园坐落于古城最繁华地段的始建于清代1860年的百川通票号的二楼,这里是一个充满脸谱面具的世界,屏风、房梁、墙壁处处皆是艺术之作,最大的1米多高,最小的只有手指甲大小,它们都出自80后艺人肖旭之手。  记得很多年前,有个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