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2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时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和基因分布情况,为进一步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因发现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而进行宫颈癌筛查的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年龄19-88(47±13)岁;并选择同期宫颈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的妇女367例为对照组,年龄21-83(43±11)岁,所有对象均进行宫颈液基细胞检测(TCT)及HPV DNA分型。结果研究组中37.2%的感染一种或多种高危型HPV(HR-HPV),与对照组(8.2%)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研究组HPV-16/18感染率、单一HR-HPV及多重HR-HPV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但两组HR-HPV和低危型HPV( LR-HPV)混合、单一LR-HPV及多重LR-HPV感染率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者有较高的HR-HPV感染率,HR-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对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的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四肢长骨干骨折骨不愈合的原因,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5例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观察组)及同期收治的93例四肢长骨骨折愈合患者(对照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骨不连的影响因素;观察组最终采取接骨板内固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自体髂骨和人工骨植骨;随访评估疗效。结果影响骨折不愈合主要因素依次是内固定不当、内固定选择不当、手术操作不当和感染等医源性
目的探讨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对2 126名孕妇常规进行血型鉴定,对血型不合者进行免疫性抗体效价检测。结果在2 126名血型不合的孕妇中,IgG抗A(B)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