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生态文明研究进展与展望

来源 :台湾农业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e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通过梳理我国生态文明研究热点和阶段变化,为生态文明领域日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CSSCI数据库中2000-2020年收录的2163篇“生态文明”相关研究论文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年度发文量、学科分布、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研究主题等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生态文明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热点,研究热点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文明理论探究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两个方面。但生态文明研究学科较为集中,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实证研究较少,未来需进一步拓宽生态文明研究领域、深化生态文明相关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我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生态学理论,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测度体系,并分析了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影响。研究表明:观测期内我国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水平处于中高位置,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过程,其结构稳定性较为薄弱;从四大区域的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来看,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梯次递减的态势,但四大区域中部分省份表现出非均衡情况,这与具体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
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在大中小学实现红色基因传承一体化传承有其现实必然性和重大意义。对地方红色资源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红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现实困境,提出地方高校应扎根地方、积极实践,对青年一代进行红色基因教育,用活用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育人实效。
文章基于201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乳制品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等拓扑指标以及可视化网络结构图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乳制品贸易网络整体格局、核心国家以及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乳制品贸易网络中的地位,从而为进一步挖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乳制品贸易潜力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乳制品贸易联系较松散;阿拉伯
意识形态工作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公安队伍的发展稳定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论述当前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继而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四个层面,由宏观架构到微观举措,探析抓好公安队伍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路径与方法。
单元视角下的关联性教学强调“整体”,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意义,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联读定标”“比较析法”“迁移实践”“篇本链接”四步关联性教学操作路径。
<正>自团中央部署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团辽宁省委将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贯穿全年的工作主线,抓实抓细抓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辽宁各级团组织围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青年的特色活动,引导团员和青少年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
期刊
基于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R410a双级制冷循环,建立了热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双级循环中间压力的升高,系统制冷量和耗功均降低,系统COP先升高后降低,系统存在最优中间压力,并且对应最优中间压力存在最优中间温度。与单级循环相比,双级循环的高压级压缩机排气温度低于单级循环的排气温度,约低35.47℃,双级循环系统COP提高了约7.41%。■分析表明,蒸发器■损失最大,约占总■损失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际2011~2020年有关数据,分别运用熵值法、SBM模型计算了各省域的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数水平,并且建立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者耦合协调模型,然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了东、中和西部地区耦合度差异的来源。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指数、技术创新指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遥遥领先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全国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
随着国际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问题受到持续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注意力集中于环保制冷剂。CO2由于简单易得、安全可靠、传热性能和流动性好等优点受到重视。本文对CO2气液两相小型膨胀机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在循环中将节流阀换成CO2膨胀机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经过计算得到带膨胀机跨临界CO2循环的制冷、制热效率分别比R134a循环高6.9%、4.6%,比带节流
保障教育机会公平是提高社会流动性,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数据,从社会网络规模和强度两个维度综合测度社会网络,研究社会网络对教育代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显著促进了教育代际流动,且该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高人力资本家庭及女性子代群体中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降低父亲学历较低家庭受信贷约束的概率,以及提高此类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是社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