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汉韩接续句的连接方式以及对应关系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s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语言类型学理论为基础,考察了汉语和韩国语接续句的连接方式以及对应关系。首先指出了汉语和韩国语接续句连接方式的差异:汉语接续句一般使用关联词语和语序连接,因此关联词语的使用与否并没有强制要求;而韩国语接续句则需使用连接词尾连接,连接词尾在接续句中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指出了接续句所应包含的范围,然后以句法和语义标准给汉语和韩国语的接续句分类,最后采用互译的方法考察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接续句 关联词语 连接词尾 汉韩对比
  一、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儿童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先是学会一些简单的词语,然后能说出简单句,再逐渐掌握愈加复杂、更具逻辑性的句式。根据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推断出接续句的产生是人类思维方式复杂化并反映在语言上的结果。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着接续句这一语法单位,作为个别语言的汉语和韩国语当然也不例外。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说,汉语属于孤立语,韩国语则属于典型的黏着语,因此两种语言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李翊燮(2005)根据接续句中分句连接方式的不同,把世界语言分为“连词型”“连接词尾型”和“孤立语型”三种。如果以此种分类为基础,那么韩国语则属于连接词尾型,因为在韩国语接续句中,一个分句中包含终结词尾,用以结束整个句子,而另一个分句则包含连接词尾,用以连接两个分句。汉语的情况有些复杂,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时用连词连接,有时使用具有连接性的副词或短语连接,有时还可以不用任何具有标志性的词语,即采用所谓的“意合”连接方式。本文将以上述类型学理论为基础,从宏观上探讨汉语和韩国语中接续句连接方式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分类,然后考察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先前研究
  对汉语中接续句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黎锦熙(1924/2001)、邢福义(1996,2001)等。黎锦熙在参照英文语法所著的《新著国语语法》中首次使用了“复句”这一用语,他把“复句”分为“包孕复句”“等立复句”和“主从复句”三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类方式和现行一般韩国语论著中“复句”的分类几乎完全一样,但在以后的汉语研究中,“包孕复句”这一类别则大多被划为单句而排除在复句的范畴之外。邢福义(1996,2001)根据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首先把“复句”分为“因果类复句”“并列类复句”和“转折类复句”三种,然后又对这三类复句进一步划分,一共分出十二个基本类别,这种细致的分类推进了汉语接续句的研究。众所周知,接续句中用以连接两个分句的成分一般被称为“关联词语”。吕叔湘(1980)、朱德熙(1982)根据关联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对其进行了分类,第一类可以单独用于前一个分句,也可以与后一个分句的关联词语相呼应;第二类可以单独用于后一个分句,也可以与前一个分句的关联词语相呼应;第三类是在一般情况下,前后分句的关联词语必须同时使用。对于个别关联词语的主要研究代表则有景士俊(1995)、张谊生(1996)、王伟丽和邵敬敏(2000)等,这些论文对个别关联词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做了详细考察。
  在韩国语中,对接续句进行考察的论著主要有崔铉培(1937)、南基心和高永根(1985)、金永熙(1987、1988、1991)、李官圭(1992)、徐正洙(1994)、李翊燮(2003、2005)等。其中,崔铉培(1937)首先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然后又把复句分为“包孕句”“并列句”和“联合句”三种,这里的“并列句”相当于黎锦熙(1924)的“等立复句”,“联合句”相当于“主从复句”。以后其他学者论著中所使用的术语虽然有所不同,但大多都是如此分类。崔铉培(1937)、权载一(1985)、南基心&高永根(1985)、尹平贤(1989)、徐正洙(1994)在区分“并列句”和“联合句”之后,又都从语义角度对接续句进行了进一步划分。金永熙(1987,1988)针对以语义标准对接续句进行分类的方法进行了批判,然后提出了一些句法标准把“并列句”又分为“并列”“列举”“选择”“反复关系”四类,把“联合句”又分为“独立联合句”和“依存联合句”。另外,南基心(1985)、柳贤敬(1986)、金永熙(1991)、任洪彬&张素媛(1995)指出所谓的“联合句”在句法上和“包孕句”极为相似,主张把“联合句”归入“包孕句”中。
  三、汉韩接续句的范围和分类
  韩国语的接续句是通过连接词尾把两个分句连接起来的,所以连接词尾的分类实际上就相当于接续句的分类。韩国语论著中一般把连接词尾分为联合连接词尾、偏正连接词尾和辅助连接词尾,本文暂不将辅助连接词尾作为考察对象。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分类方法,即首先根据句法标准把接续句分为联合接续句和偏正接续句,然后再根据语义标准对这两种接续句进行进一步分类。根据徐正洙(1994)的论述,韩国语接续句分类如下:
  表1:韩国语接续句的类别
  -并列关系: -?,-(?)? ,-(?)??
  -联合接续句- -选择关系:-??,-??,-(?)?
  -对比关系: -??,-(?)?
  -说明关系:-??/(?)??,-(?)?(?)
  -连锁关系: -??/??/??
  接续句- -原因关系:-(?)?(?),-??/??/??
  -条件关系: -(?)?,-??
  -时间关系: -??/??/??,-? -??
  -偏正接续句- -让步关系:-??/??/??,-???
  -目的关系: -(?)??,-??,-(?)?
  -结果关系: -??,-?(?)
  -转换关系: -?(?)
  -附加关系: -(?)????
  -递增关系: -(?)???
  -比较关系: -?(?)
  -反复关系: -(?)??
  汉语接续句除了包括现有的复句之外,下列句子也暂时将其包含在内:
  (1)他一看见我就出去了。   (2)他去市场买东西。
  第一个句子中虽然有连接副词“就”,但分句之间没有停顿,这种句子一般被称为紧缩句。第二个句子属于连动句的一种,我们把其归入没有关联词语,以意合法形成的接续句。对于汉语接续句的分类,有的学者,例如吕叔湘(1947)、张斌(2000),直接根据分句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类;有的论著,如王力(1954)、胡裕树(1995)、黄伯荣和廖序东(1997)等人的论著,则是先把接续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类,然后再根据语义关系进一步分类;当然也有如邢福义(1996,2001)等论著先将接续句分为“并列类”“因果类”和“转折类”三大类,然后再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类。以上大部分论著中的分类依据基本上都是分句间的语义——逻辑关系。本文尝试使用新的方法,即把关注点聚焦在连接分句的关联词语上,根据关联词语的有无、关联词语的性质和配合方式、关联词语的位置等句法标准进行分类。这样,首先可以根据接续句是否带关联词语而将其分为两类,然后再把带关联词语的接续句按照关联词语性质和配合方式分为四类。本文同时也参考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将接续句分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解说关系、选择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让步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连锁关系”等。汉语接续句分类如下:
  表2:汉语接续句的类别
  -“连词+连词”型
  -使用关联词语的接续句- -“连词+连接副词”型
  -“连接副词+连接副词”型
  接续句- - 其他型
  -不使用关联词语的接续句
  以上我们把汉语和韩国语的接续句进行了分类,下面将以此为基础使用语言对译的方法来考察两种语言中的对应关系。
  四、汉韩接续句的对应关系
  (一)与“连词+连词”型对应的韩国语接续句
  由连接词尾“-??”连接的接续句一般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具有选择关系,即从两种动作或状态中选择其中之一。这种句子翻译成汉语往往与“连词+连词”型的“要么~要么~”接续句相对应。
  (3)?? ??? ?? ??? ??? ???? ??? ??.
  他每天早上要么去市场,要么去运动场。
  (4)??? ????? ???? ? ???.
  她要么亲切,要么善良。
  (5)?? ????? ?????? ? ???.
  他要么是诗人,要么是小说家。
  在以上三个句子中,我们分别列举了不同的谓语,即动词、形容词和“是”来考察连接词尾和关联词语的对应关系。另外,在韩国语中,与“-??”用法基本相似的连接词尾还有“-??”和“-(?)?”,汉语中与“要么~要么~”相类似的形式还有“或者~或者~”“不是~就是~”等,这些形式所表达的语义基本相同,但在语体、语气等方面则存在一些差异。
  由“-??”连接的接续句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具有转折或对比关系。前一个分句一般表示承认某种事实,而后一个分句所表示的内容却不受前一分句内容的限制。
  (6)?? ?? ?? ??? ??? ? ?? ???.
  他虽然有很多书,但是不太看。
  (7)??? ????? ??? ?? ??.
  虽然天气很暖和,但是心情却不太好。
  (8)???? ?? ??????? ??? ???? ???.
  (这里)虽然以前是学校操场,但是现在成了停车场。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由“-??”连接的接续句一般可以与汉语中“连词+连词”型“虽然~但是~”接续句相对应。韩国语中与“-??”语义基本相同的连接词尾还有“-(?)?”,但经常用于书面语。另外,“-??/(?)??”在语境中也可以表示前后分句具有对比关系。与此形成对照的汉语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则十分丰富,除了“虽然~但是~”以外,还有“尽管~然而~”等可以互相搭配,另外,后一分句中还可以使用连词“不过、可是、就是”或连接副词“却”。这些关联词语同样在语体、语气上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进行韩中翻译时,应该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词语。
  由“-(?)?(?)”连接的接续句表示前后两个分句具有因果关系,前一个分句说明后一个分句中情况发生的原因。
  (9)?? ??? ? ???? ?????? ??? ????.
  因为我作业做得好,所以受到了教授的夸奖。
  (10)??? ???? ??? ? ????.
  因为天气热,所以我无精打采。
  (11)?? ?????? ??? ? ?? ? ??? ? ???.
  因为他是专家,所以当然能处理好这件事。
  在对译中可以发现,由“-(?)?(?)”连接的接续句可以和汉语“连词+连词”型“因为~所以~”接续句对应,此时前一分句的“因为”也可以用“由于”代替。和汉语相比,在韩国语中,能够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尾比较多,除了“-(?)?(?)”以外,由“-(?)??”“-??”“-???”“-??”“-??”连接的两个分句也都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其中,“-(?)??”一般用于书面语,“-??”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和“-(?)?(?)”替换,但后一个分句不能用于命令句;“-???”连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主语为做某件事而努力,这成为影响后一个分句情况的原因。因此“-???”所表示的原因可以说是间接性的。由“-???”连接的接续句虽然也可以翻译成带有“因为~所以~”的句子,但与此相比,翻译成“为了~”却似乎更为贴切。带有“-???”的分句不能使用形容词和指定词作谓语。例如:
  (12)?? ???? ?????? ??? ???.
  他因为等妈妈,所以没能外出。
  他为了等妈妈没能外出。
  (13)*?? ????? ?? ?? ???.
  我因为忙,所以得早点儿回家。
  *我为了忙早点回家。
  “-??”一般被认为是“-??”的口语表达形式,表示说话人对自己做出的行动提出某种外部的、客观的理由。以上各个连接词尾从语义或语用上基本都可以表示因果关系,但在具体语义上仍存在一些细微差别,句法限制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汉韩翻译中,应该根据语境和句法限制做适当的选择。   由“-(?)????”连接的接续句表示前后分句之间具有递进关系,这个形式表面上是由几个语素连接而成的,但实际上已经固化为一个表示单一语法意义的连接词尾,另外“-(?)?? ???”也与其类同。这种接续句翻译成汉语一般和“连词+连词”型的“不但~而且~”接续句相对应。
  (14)?? ??? ???? ??? ??? ? ???.
  今天不但哲洙来,英姬也来。
  (15)?? ??? ????? ??? ?? ?? ??.
  今天不但心情好,而且兴致也高。
  (16)? ??? ? ??? ?????? ????.
  这个人不但是那个公司的主人,也是(公司的)总经理。
  汉语中前一分句的“不但”也可以替换为“不仅”。另外,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也可以使用“连词+连接副词”型的“不但~还~”接续句。
  五、与“连词+连接副词”型对应的韩国语接续句
  上文中已经讨论了“-??”的用法,使用的是“-??…??+??”句式,如果把后一分句中的“??”换成其他谓语,则可以对译成“连词+连接副词”型的“无论~还是~都~”接续句。例如:
  (17)?? ?? ???? ?? ????? ??? ??.
  他无论是出去还是回家,都戴着帽子。
  (18)? ??? ???? ??? ???? ????.
  那个女人无论是漂亮还是丑,都与我无关。
  另外,不定代词与“-??”结合时,一般也与“无论~都~”接续句对应。
  (19)?? ??? ??? ?? ? ????.
  无论谁去首尔,我都赞成。
  (20)?? ??? ??? ?? ??? ??.
  无论哪个人好,都与我无关。
  由“-(?)?”以及“-???”“-????”“-???”“-??”等连接的接续句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具有假设关系。
  (21)?? ?? ?? ?? ??.
  如果春天来了,山上就会开花。
  (22)??? ???? ?? ??? ? ? ?????.
  如果那个她善良的话,早就嫁出去了。
  (23)?? ? ?? ????? ??? ???? ???.
  如果你那时读了这本书,想法一定会改变。
  (24)??? ???? ?? ????? ???.
  如果发生问题,我们就马上告诉老师吧。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韩国语中表示假设关系的接续句都可以翻译成“连词+连接副词”型的“如果~就~”接续句。除此以外,汉语中表示假设关系的连接词语还有用于前一分句的“要是、假若、假使、假如、若、倘若”和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的“那么、便”等。汉语中这些表达方式的差异主要在语体、语气方面,而韩国语中表示假设关系的连接词尾不仅在语体、语气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句法上的限制也有所不同。例如,“-??”句的后一个分句往往需要表示命令、意愿等语气,两个分句中的谓语一般不能使用状态性动词。
  (25)???? ??? ??? ??.
  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山里吧。
  (26)?? ??? ?????? ???? ??.
  如果是星期天,那个人就去钓鱼。
  在由“-??”连接的接续句中,前一个分句表示后一个分句情况实现的必要条件。例如:
  (27)? ??? ?? ?? ???.
  只有那个人来,我才去。
  (28)??? ??? ?? ?? ? ? ? ??.
  只有健康好,才能做好别的事。
  (29)? ????? ? ??? ?? ? ??.
  ?只有是那个人,才能坐上那个位子。
  只有那个人才能坐上那个位子。
  在以上例句中,如果前一个分句中的条件不实现,那么后一分句中的情况就不能出现。可是如果前一分句的条件实现了,后一分句的情况也并一定能够实现。即前一分句提供的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由“-??”连接的接续句一般与汉语的“连词+连接副词”型“只有~才~”接续句对应。另外,从例(29)对译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汉语“只有”分句使用谓词“是”显得不太合理。
  由“-??”“-???”“-(?)????”“-(?)???”“–(?)????”“–(?)??”“-??”连接的接续句表示前后分句之前具有让步关系,即前一分句表示对某一情况给予承认,后一分句提出与前一分句相反的内容。
  (30)?? ?? ?? ??? ?? ???.
  就算他不来,船也要出发。
  (31)??? ???? ? ???? ???? ??.
  就算问题很简单,也要仔细思考再回答。
  (32)?? ?? ? ???? ? ?? ??? ??.
  就算今天不吃饭,也要做完这个工作。
  (33)?? ?? ??? ?? ?? ?? ?? ???.
  就算做了很多家务活,也看不出来。
  从以上的例句中可以看到,由表示让步关系的连接词尾连接的接续句一般与“连词+连接副词”型的“就算~也~”接续句对应,其中“就算”也可以用“即使”来替代。
  六、与“连接副词+连接副词”型对应的韩国语接续句
  由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词尾“-?”可以与“连接副词+连接副词”型的关联词语“既~又~”或者与其语义类似的“既~也~”、“又~又~”相对应。例如:
  (34)?? ?? ?? ??? ??.
  外面既刮风又下雨。
  (35)??? ???? ????.
  她既漂亮又聪明。
  (36)?? ???? ?????.
  他既是学者又是政治家。
  连接词尾“-?”还可以表示“顺次并列关系”,这种关系表示的是前后两个分句中动作出现顺序的先后,因此分句中不能使用状态谓词。与“-?”相比,连接词尾“-??”能更明确地表示这种顺序关系。表示“顺次并列关系”的句子一般与汉语中“连接副词+连接副词”型的“先~然后~”承接接续句相对应。例如:   (37)?? ?? ??(?) ?? ???.
  我先洗手,然后吃饭。
  ?我既洗手又吃饭。
  (38)??? ???? ????.
  *??? ????? ????.
  *她先漂亮然后聪明。
  她既漂亮又聪明。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在由“-?”连接并表示“顺次并列关系”的句子中,分句中的谓词一般不能表示状态,与此对应的“先~然后~”也是如此。
  由连接词尾“-(?)??”连接的接续句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中的动作同时进行,这种句型一般与汉语中“连接副词+连接副词”型的“一边~一边~”接续句对应。例如:
  (39)??? ?? ???? ??? ???.
  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听音乐。
  (40)??? ?????? ????.
  *她一边漂亮,一边聪明。
  她既漂亮又聪明。
  (41)? ??? ????? ????.
  *他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学生。
  他既是老师,又是学生。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虽然“-(?)??”可以和状态动词结合使用,但此时不是表示动作同时进行,而是与“-?”的第一种用法一样,只表示一般性的并列关系。汉语中的“一边~一边~”则根本不能与状态谓词连用。
  由连接语尾“(?)???”连接的接续句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渐进关系,这种句型一般与汉语中“连接副词+连接副词”型的“越~越~”接续句对应。例如:
  (42)? ?? ???? ? ?? ????.
  那本书越读越想读。
  (43)???? ??? ? ??? ??.
  越忙就越要注意健康。
  (44)?? ????? ?? ??? ? ??? ??.
  越是亲密的人越要彼此持守礼仪。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到,汉韩两种句型在谓词的使用上都不受限制。汉语中的“越~越~”句型表示后一分句中的动作随着前一分句中动作的变化而变化,在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表示连锁关系。
  由连接语尾“-(?)?”连接的接续句表示前后两个分句动作或状态的反复,这种接续句一般与汉语中“连接副词+连接副词”型“一会儿~一会儿~”接续句相对应。例如:
  (45)?? ?? ?? ??.
  雨一会儿下一会儿停。
  (46)??? ??? ??? ??? ??.
  他的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紫。
  例(45)表示同一动作的反复,例(46)前后两个分句都使用了形容词,这种表达已经接近于惯用语。另外,汉语中的“一会儿~一会儿~”也可以替换为“时~时~”。
  七、与其他型接续句对应的韩国语接续句
  在由连接词尾“-(?)??/??”连接的接续句中,前一分句提出某种目的,后一分句表示为达成此目的而发出的动作。在这里使用的句型是“-(?)??/??+X+??”,这种句型一般与汉语中的“为了~”句型相对应。
  (47)??? ?? ???? ??? ?? ???.
  为了看书,他们没吃午饭。
  (48)*??? ?????? ?? ?? ???.
  *为了漂亮,他坐在镜子前。
  虽然学界对于“为了~”词类的认定还有很多争议,但我们认为如果“为了~”后面出现动词,那么“为了”是连词,表示前后分句之间具有目的关系;如果“为了~”后面是名词,那么“为了”则是介词。另外,从上面的例句中也能发现,“为了~”句型中的后一分句不能使用任何关联词语,因此与前面已经讨论的三种情况都不相同。韩国语的“-(?)??/??”句和汉语的“为了~”句都不能使用状态谓词。
  在由连接词尾“-??/?(?)”连接的接续句中,前一分句表示达到某种目标或某种程度,后一分句表示施行某种动作。这种句型在翻译成汉语时,一般与“以便~”或“为了~”等关联词语连接的接续句对应。例如:
  (49)??? ??? ??? ? ???/?(?) ????? ?? ??? ????.
  请各位事先准备,以便能充分地发表意见。
  为了能充分地发表意见,请各位事先准备。
  (50)??? ?????/?(?) ??? ?? ???.
  *她生了火,以便暖和。
  ?为了暖和,她生了火。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由“-??/?”连接的接续句一般不能使用状态性谓词。在汉语中,“以便~”一般被认为是表示目的关系的关联词语,但和“为了~”相比却有一些语义差别。“以便~”表示主语通过某个动作或行为使目的的实现变得较为容易,这种语义和“以便于”较为相似,而“为了~”在语义上则没有此类要求,因此“为了~”的使用范围更为宽泛。另外,“以便~”在口语中常常用“好~”来代替。“以便~”所连接的分句往往是一种好的意图或结果,如果想表示避免不好的结果出现,一般使用的关联词语则有“以免~”“省得~”或“免得~”等。
  八、与不使用关联词语接续句对应的韩国语接续句
  前文已经提到,汉语接续句也可以不使用关联词语而直接靠语序连接,但是不使用关联词语的接续句,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有时可能会比较模糊,此时要根据分句的内容、语境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例如:
  (51)天气冷,我们不出去。
  就例(51)而言,可以表达因果关系,即“因为天气冷,所以我们不出去”;也可以表达假设关系,即“如果天气冷,我们就不出去”,所以使用关联词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变得明确。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关联词语被大量省略的现象,特别是在口语中。这里所说的“不使用关联词语接续句”并不是指这些省略现象,而是指前后两个分句不能使用关联词语的接续句。
  前文中已经讨论了连接词尾“-?”与汉语“既~又~”接续句的对应关系,前提是例句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相同的。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那么将会呈现出以下的对应关系:   (52)??? ?? ?? ??? ??? ??.
  哲洙回家,英姬去学校。
  (53)??? ?? ??? ??.
  哲洙个子高,英姬个子矮。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在“-?”所连接的“一般并列关系”接续句中,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那么则与汉语中不使用关联词语的接续句相对应。另外,正如张斌(2000)提到的,由“-?”连接的接续句可以表示前一分句的内容是后一分句的伴随动作或实现方法,在这种语义条件下,“-?”接续句与汉语的连动句对应。例如:
  (54)?? ??? ?? ?? ??.
  我坐公共汽车回家。
  在由“-??/(?)??”连接的“说明情况”接续句中,前一分句首先引出要说明的对象,唤起对方的注意力或好奇心,后一分句再对这一对象进行具体说明。这种“说明情况”接续句一般与汉语中不使用关联词语的接续句相对应。例如:
  (55)?? ? ??? ? ??? ?? ??? ???.
  我认识那个人,他不是坏蛋。
  (56)? ???? ??? ??? ?? ? ?? ?????.
  那个运动场上人很多,他们都是这个村子的。
  与“-??/(?)??”接续句对应的汉语句子一般被称为“解说关系复句”,“解说关系复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使用关联词语。
  在由“-?(?)”连接并表示前后分句具有转换关系的接续句中,它表示前一分句中的动作结束并转而进行后一分句中的动作。例如:
  (57)?? ??? ??? ??? ?? ??.
  他在房间里玩着玩着睡着了。
  他(刚才)在房间里玩,现在睡觉了。
  (58)??? ??? ???.
  天晴着晴着,又阴了。
  天(刚才)还晴着,(现在)又阴了。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由“-?(?)”连接的转换关系接续句一般与汉语中承接关系接续句相对应。另外,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如此对译,但汉语中的“V着V着”形式能很好地对译“-?(?)”所表达的语义。
  在由“-??”连接并表示前后分句具有连锁关系的接续句中,前一分句对后一分句起到某种限定作用。这种接续句在翻译成汉语时一般以译成不带关联词语的连动句为佳。例如:
  (59)?? ?? ?? ?? ???.
  他回家吃饭。
  他先回家,然后吃饭。
  (60)??? ??? ??? ??.
  警察抓住小偷带走了。
  警察抓住了小偷,然后把他带走了。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由“-??”连接的连锁关系接续句虽然也可以翻译成“先~然后~”接续句,但这种句子只能表示时间顺序,无法体现出前后分句之间的连锁关系。
  在由“-(?)?”连接的接续句中,前一分句表示主语动作的直接目的。其中,前一分句只能使用动词作谓语,而后一分句则只能使用移动动词作谓语。这种接续句一般也与汉语的连动句相对应。例如:
  (61)??? ???? ?? ??.
  我们去雪岳山玩吧。
  (62)??? ??? ?? ??? ??.
  他们去公园看樱花了。
  由“-?(?)”连接的比较接续句表示前后两个分句具有比较关系。“-?(?)”在翻译成汉语时一般译成“像”“像~一样”“像~似的”等等。例如:
  (63)??? ??? ??(?) ????.
  我们像飞上天一样高兴。
  (64)? ??? ???? ??? ?? ?? ???.
  那个朋友像读小说一样读(自己的)专业书籍。
  汉语论著中一般认为“像”是个兼类词,即如果出现在名词前面则是动词,如果出现在动词前面则是副词。按照这种观点,与“-?(?)”比较接续句对应的汉语句子则属于单句,“像~一样”在句子中作状语。
  九、结语
  以上对汉语和韩国语中接续句的连接方式以及对应关系进行了考察。首先回顾了汉语和韩国语中句子类型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为了使两种语言中类似的语言现象能在统一框架中进行对比,本文提出了“接续句”这一概念,并指出了两种语言接续句的范围。其中,韩国语的接续句使用连接词尾连接,而汉语中接续句的连接方式则具有多样性,包括使用关联词语和不必使用关联词语的类型,关联词语则可以根据其性质进一步划分为连词和连接副词。通过这些考察,依照句法和语义标准给汉语和韩国语的接续句划分类型,然后通过互译的方法具体探讨了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是从宏观上勾勒出了一个对比框架,对于各个关联词语和连接词尾的句法、语义限制则讨论得比较粗略;对于语义相似的关联词语和连接词尾之间的语义、语用差别,也没能给予充分说明。我们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从微观入手,以弥补以上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7.
  [3]黎锦熙.新著国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景士俊.析“却”[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5,(1).
  [7]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54.
  [8]王伟丽,邵敬敏.“一面p,一面q”的语义类型和相关句式[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9]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0]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与搭配[J].汉语学习,1996,
  (3).
  [12]张斌.现代汉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张斌,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5][韩]崔铉培.国语语法(????)[M].正音出版社,1937.
  [16][韩]李官圭.国语并列结构研究[M].曙光学术资料社,1992.
  [17][韩]李翊燮.国语副词包孕句的成立[M].太学社,2003.
  [18][韩]李翊燮.韩国语语法[M].首尔大学出版社,2005.
  [19][韩]柳贤敬.国语接续句的句法特征[J].韩语(??),1986,
  (191).
  [20][韩]金永熙.国语的接续句[J].国语语法的理解,1987,第10
  卷.
  [21][韩]金永熙.并列接续句的句法特性[J].韩语,1988,(201).
  [22][韩]金永熙.偏正接续句的句法样相[M].徐载克博士花甲记念
  论文集,1991.
  [23][韩]南基心.连接词尾和副词型词尾[J].语言(?),1985,
  (10).
  [24][韩]南基心.国语连接词尾的使用[M].曙光学术资料社,1994.
  [25][韩]南基心,高永根.标准国语语法论[M].塔出版社,1985.
  [26][韩]权载一.国语复句的构成研究[M].集文堂出版社,1985.
  [27][韩]任洪彬,张素媛.国语语法论I[M].韩国放送大学出版社,
  1995.
  [28][韩]徐正洙.国语语法[M].根深之木出版社,1994.
  (李雪 韩国高丽大学国语国文系)
其他文献
油桶炉在小蚕共育中用于加温具有制作简便、成本低,操作容易,加温时间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简要介绍油桶炉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通过环江县东兴镇近十年小蚕共育技术推广的实践,结合当前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介绍了推广小蚕共育技术的现实意义以及取得的成效和采取的措施。
转EGFP基因家蚕是西南大学转成的新型绿色茧转基因新品种材料,由西南大学与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对转基因家蚕绿茧品系进行r系统分离纯化和综合经济性状的杂交改良,以期实现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如何培育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正确认识体育产业的微观基础理论、科学界定和划分体育市场以及准确制定体育产业政策与界定体育产业内涵等问
上蔟是养蚕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蔟具的选择和使用的正确与否是提高上蔟生产率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蚕茧的质量和上蔟工效的提高。本文阐述了纸板方格蔟的特点、上蔟、采茧及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对女子足球传球失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在造成传球失误的原因中以"传球目标选择不当"、"传球时机选择不当"、"传球力量控制不当"
通过剖析广西蚕业50年科技发展历程,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科技创新成就,重点分析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品种创新、种养技术、资源利用等科技创新的手段及成效;客观分析了广西蚕
本文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以宁波市政府网站英译文本为案例,研究其优点及不足。从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分析,提出地方政府网站英译的策略和方法,即结构重组法、改译法和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传统蚕业的延伸与拓展,是当前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在桑、蚕、丝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重大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
广西南宁天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注册成立,公司下属有4个生产厂:蚕药厂、桑果酒厂、桑叶茶厂、蚕丝被加工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