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语文创造性教学刍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in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具有创造性学习能力的人才。所以,培育创新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已经突出地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了。学校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输出者,更是知识技能的生产者,在当今学习化的社会中,学校更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语文学习的任务不仅只是满足于获得语文的某种技能技巧,更要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造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44-02
  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挖掘人的创造潜能。传统教育培养的是唯唯诺诺的服从者,但是在未来社会中,只有那些锐意创新、勇于开拓的人才会取得成功,我们倡导的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创造教育。一位美国学者曾说过:“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造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可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及综合素质的体现。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在新一轮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开展语文创造性教学势在必行。下面是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研究和体会。
  一、培养目标
  通过语文创造性教学活动,期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想象,逐步具备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2)有独立见解,不随声附和,能独立解决新问题,以培养创新能力。(3)有较好的、独特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语文创造性教学步骤
  1.质疑提问
  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敢于、善于提问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步。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造性教学的前提。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营造宽松的民主氛围,才能以情动人,激发兴趣。此外,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因素,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再现课文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教材的要求,对学生提问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开始这一练习时,教师应让学生预习课文,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不断评估问题的质量,指点学生。在教师不断的鼓励、肯定和期盼下,学生才能敢于思考,敢于提问。
  2.解疑答疑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与思考问题,掌握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发挥创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以各种形式交流各自的提问,比如组与组或组内交流,先解决容易解决的问题,剩下的问题大多是课文的重点或难点。不同的是,这是学生自觉确立的学习目标。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以学生实践为主,有目的、多形式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学生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众体间多种形式的交流,动脑、动手释疑解难,很好地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个性充分发挥的独立思考中,创造力得到了培养与提高。教师还要多讲述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逐渐养成对某段话、某首诗不同于今人,甚至不同于古人的独特见解和看法,从而形成新颖独特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时,除了让学生多读、多体会语言美以外,我觉得还应当创设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质疑提问,并最终独立释疑。
  我首先启发学生对冰封雪飘的冬景进行联想和描绘,进而以配乐的形式,富有激情地朗读了课文,目的是为学生学习课文创设美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老舍是北京人,他为什么喜欢济南的冬天?学生在想:“济南的冬天”怎么强烈地吸引了老舍先生呢?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家积极开始质疑、释疑。学生围绕着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很快便把握住了文中以山、水为主所描绘的济南“全景图”“雪原图”和“水色图”三幅图画,三幅图画吸引着老舍先生。那么它表达了一个什么意境呢?经过讨论,学生概括为:明丽、恬静、舒适、清晰、美好和情感美。我又要求他们以第一人称方式,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把三幅画面合为一个画面,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扩展画面。结果,学生情趣高涨,思维活跃。济南的城、山、水被学生赋予更美妙的色彩、更深远的意境。
  3.归纳总结
  质疑提问、解疑答疑,是从学生不懂的地方开始,避免了教师一问到底、一讲到底的费时低效现象,但是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所以,要研究教法、研究学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独到见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己的深入思考,领悟出新的、独特的学习方法,这也是创造的过程。
  4.巩固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评价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创造性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引导其自我反馈、自我评价。让学生按定向目标自我设计测试题或者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题,从而巩固、应用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发展创造力。
  21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未来的人才最显著的特点是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为中学生最终成长为合格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语言,应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在能否在特定语境中得体地表达和正确理解话语。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造成大学英语被社
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存在的问题,即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在支持科研的开展,经费少、人员多,造成科研水平难以提高、重复性工作较多、成果转化不畅。针对这些问题,以曾经在农业部组织的
强夯机在使用中因臂架侧向刚度不足而导致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引起事故的起升动载系数和起升绳偏摆角不是确定值。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非概率可靠性理论
【摘要】我们热切的呼唤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开心,让他们大胆地表现自我,大胆地异想天开,大胆地创新,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因充满激情和智慧,巧妙地引领,让孩子的童心在美术的天空尽情挥洒。  【关键词】课程改革 主体 综合性 表扬 引导 多媒体 童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45-02  基础教
【摘要】慕課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新的教学成果中,慕课不仅敲响了教学的警钟,更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技能改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慕课教学活动能够凸显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并带来英语教育和学习的新发展高潮,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公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慕课时代下高校英语教学将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慕课时代 高校英语教学 机遇及挑战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
目的:了解成都市青羊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青羊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处置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