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质胶质细胞源性祖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缺血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n_830511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体外培养脑白质胶质源性神经祖细胞并制备神经祖细胞的缺血模型,以期进一步研究脑白质缺血性损伤时脑白质的再生机制. 方法 分离3日龄内SD新生大鼠的双侧脑室周围白质组织,原代培养脑白质神经祖细胞,每3~4天传代一次,并对神经祖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鉴定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神经球标志物神经胶质抗原2(NG2)和诱导分化后少突胶质细胞前体标志物O4的表达.应用自行研制的细胞缺氧箱,对传至第3~4代的神经祖细胞制备氧糖剥夺缺血性模型.建模后24 h应用Hoechst 33342/PI双染和CCK-8法分别评估氧糖剥夺30 min、45 min、60 min、2h及3h神经祖细胞存活率的变化. 结果 脑白质神经祖细胞具有形成神经球和连续传代的能力,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神经球均显示NG2阳性,并可被诱导分化为O4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正常培养的神经祖细胞无凋亡和坏死细胞,随着氧糖剥夺时间的逐步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并出现坏死细胞.不同氧糖剥夺时间组细胞存活率均不同,而且随着氧糖剥夺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功培养了脑白质胶质源性神经祖细胞并建立了有效可靠的祖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脑白质缺血性损伤时脑白质的神经再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在成人和儿童中均有较高发生率[1],常引起脑组织结构的破坏,继发出血、细胞损害、脑水肿等病理改变
目的 探讨再次经蝶入路手术(TSS)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策略. 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福州总医院收治的23例再次TSS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法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西门子双源CT、头颈部血管疾病
目的 探讨高场强术中磁共振(iMRI)在多影像融合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对收治的24例颅内病变患者应用iMRI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致外展神经麻痹的影响因素,并对其预后进行临床随访总结. 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39例颈内动
目的 探讨影响岛叶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4月至2011年4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58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得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的Prowler 14(P14)、Enchelon 10(E10)和SL 10 3种微导管在蒸汽塑形前后其末端长度的变化,为临床上判断弹簧圈的最佳解脱位置提供参考. 方法 将Jasper 弹簧
目的 探讨姜黄素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病情的效果以及相关机制,为AD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48只昆明种A PP/PSI双转基因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即AD模型组
目的 探讨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血管痉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7周龄清洁级SD大鼠3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12只)、SAH组(12只)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RTl)在激活型小胶质细胞介导PC12细胞损伤中所起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和PC12细胞,ELISA检测1μg/mL脂多糖(L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