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麟艺术歌曲《春雨春风》的分析与演唱研究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雨春风》是一首男声独唱曲,写于谭小麟美国留学的初期1939—1940年间,从整体风格上来看《春雨春风》是属于明快洒脱的风格,易于被听众领略,此曲目呈现出浓厚的中国民族风味,秀美的旋律曲调起伏线,细节处理精准到位,对于音韵的处理也恰当肯切,节奏较单纯,这首曲目在谭小麟早期声乐作品展演中,演出效果较好[瞿希贤:追念谭小麟师[J],《音乐艺术》1980年第3期,第11页。]。从表现风格上看,注重音乐整体风格的统一和细节的个性。优美细腻的音乐,完美地结合了歌词的内容,达到了从形式到内容诗意的简练升华。从创作技法上看,这首作品有着现代印象派音乐那种活泼、灵巧、律动感强的风格特点。
  (一)曲式结构
  这首作品风格鲜明,是一首以古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在曲式结构上,该曲结构为四乐句构成的一部曲式,同时兼有中国传统音乐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图示如下[亢怿:谭小麟歌曲《春雨春风》分析与演唱[D],南京艺术学院,2018.4,第5页。]:
  本首歌曲是谭小麟六首艺术歌曲中篇幅相对来说最长的,共有83小节。1-8小节为前奏部分,9-20小节为a乐句,共12个小节;第21-36小节为b乐句,有16个小节, 37-40小节,笔者把它分析为间奏1;41-51为c乐句,共有11个小节;52-54小节为间奏2;55-73小节为d乐句,共有19个小节;74-83小节为结尾部分,共10个小节。虽然整首曲目具有典型的西方艺术歌曲结构特征,但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民族调式,调性的转换也复杂多变,同时还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中起(1—20小节)——承(21—40小节)——转(41—54小节)——合(55—83小节)的音乐结构特点。
  (二)歌词与旋律的关系
  歌词[亢怿:谭小麟歌曲春雨春风分析与演唱[D],南京艺术学院,2018年4月,第6页。]选的是一首宋词,为宋代词人朱希真所作,创作时间为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的春天,也就是词人为官参军时期。此词情景交融,借春天的美好来反衬世间的悲苦。“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此句形容江南春天的美景:春天的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春雨,和煦的春风,是谁将这江南的草儿染就的郁郁葱葱。“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娇俏的燕子飞来了,黄莺悦耳的啼叫声何其美妙…此情此景,如此美好,只是我已老去。如此美好的景色,让人身临其境,但尾句有些悲戚,因为词人59岁才被举荐获得参军一职,借词来感叹自己坎坷的际遇。“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古往今来,滚滚红尘,纵观历史,有多少人为了权利、财富等而变的愁苦和烦恼。“樽前好,缓歌低笑,醉向花间倒。”整首词的精华就在这最后一句上,释义:珍惜且活在当下吧,美酒真好啊,吟上几句好词,唱上一段舒缓的歌,笑谈人生,就醉倒在这似锦繁华里吧。实则是想表达词人对当下环境的嘲讽、对现实的不满又无力改变的无奈之情。谭小麟之所以选这首词,是因为当时的他对历史的感同身受,他写这首歌曲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战火连天,他想借古喻今,诗中“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表现的是谭小麟对当时战火交融的祖国的无奈、担忧等复杂的情感。
  曲目里的起承转合是这样体现的:首句为起句,呈示出乐思,第二句为承句,承接呼应了第一句的乐思,“燕娇”呼应“春雨”,“莺巧”呼应“春风”,同样的弱起,同样的2+2的吟诵规律,第三句为转句,加入了新的音乐材料,展开了乐思,调性上也做了变化,第四句为合句,“缓歌”“低笑”呼应了首句的“春雨”“春风”还有第二句的“燕娇”“莺巧”,旋律的调又回到了E羽,体现出了合。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非常巧妙的中西结合,独具个性。
  (三)钢琴声部的分析
  全曲的节奏为四二拍,在节奏上的明显的特点是设计了较多的弱起小节。本首歌曲的钢琴伴奏部分颇具特色,值得推敲。1—8小节的前奏部分,又分为两个小乐句,1—5个小节为第1个小乐句,旋律感强,民族味浓郁,活泼,明快,奠定了整首歌曲的基調。这5个小节右手的旋律分析:第1小节的动机由连贯的四个十六分音符加跳音的两个八分音符组成,第2小节将第1小节的动机减值,并加入新的因素——附点音符,增加了音乐的推动力。第3小节把第1小节的动机进行了变奏处理,节奏完全相同,第4小节采用第2小节近似倒装的节奏,第5小节把第1小节的动机进行节奏裁减后落在E音上。6—8小节钢琴伴奏织体发生变化,为人声的进入做准备。
  从第6个小节一直到乐曲的结束,占据钢琴伴奏大部分的节奏为四个十六分音符为一拍的固定节奏型,且每小节的旋律线都是相似的,从低到高再低下来一点,有些像不对称的拱形,听起来细细碎碎的,类似弹拨乐器织体的固定音型,笔者觉得像是在模仿琵琶的演奏与音色,织体和音响效果都很像琵琶,这应该和作曲者是琵琶演奏家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37-40小节的间奏部分,有两处设计了琶音,更像琵琶的音响效果。这种热闹的钢琴伴奏织体,以小节为单位划出的旋律线,像是细如牛毛的春雨,又像是被春风吹绿的小草,旋律和伴奏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了灵活性更高的律动。当然这种相对紧密的伴奏节奏类型给演唱者增加了难度,特别旋律声部还有较多的弱起节奏。调式调性方面,建立五声性的现代多声部风格,在表现风格上注重音乐整体风格的统一。整首曲目结构精炼,设计用心,尤其是对一些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
  (四)咬字与行腔的处理
  整首歌曲的词的结尾处的咬字大部分都属于开口韵,开口韵要求在发声的时候整个嘴巴及口腔都是打开着的状态,且声音较为响亮。比如在演唱到“老”“少”等字的时候,确保口腔全部打开,达到良好的口腔共鸣效果,并且要把气息压低,更好的保持曲调之间的连贯性。在行腔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倒字,吐字清晰,把字和声音融合起来,确保咬字、吐字清晰。很多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发声技巧上,却对咬字不太重视,从而很难把歌曲所蕴含的真实含义表达出来,使得乐曲风格和实际表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把这首歌演绎的较好,就需要注重对古典诗词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掌握,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气息、声音、节奏、咬字、行腔以及速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把控。
  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把字头、字尾等重要环节进行重点表达,以此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去表达古典诗词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内涵。在归韵的时候要选择最佳时间,不能够过早,否则会导致共鸣腔体提早关闭,还要注重字头表达时候的使用力度和旋律变化间的关系。在演唱比较激昂部分的时候,咬字一般就要偏重一些的,并且能够确保气息稳定;演唱稍微柔和旋律的时候,在确保可以听清楚歌词的前提下,咬字的力度可以适当的减轻。诗乐一体的艺术形式在这首作品里得到了显著的体现,演唱者确保诗词主旨和旋律两者融为一体,相互交融。
  (五)演唱细节处理
  本首艺术歌曲在演唱时,第一句“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演唱者在演唱此句时,整个人的状态都应该是轻松明快的,在节奏的安排上设计了弱起,强调了“雨”字和“风”字,而且这两个字都设计了五拍的长音,转变为强拍,旋律的行进仿佛在模仿诗歌吟诵,又好像是在感慨春风化雨,万物复苏的大自然美好景象,演唱时需要注意力度的强弱对比处理,并且要确保气息上的连贯。“问谁”是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虽然简短但是得到了强调;“染就”使用了附点节奏,符合诗词吟诵规律;江南草中的“南”字加了装饰音,也是本首歌曲里唯一一个装饰音,点出了江南的灵秀。第二句“燕娇莺巧”应选择明亮的音色来进行表达,“只是参军老”情感转折,在“老”字上使用六个小节之长,两个小短句,相同的节奏,但旋律的走向是先抑后扬,情感也愈发显现出来,为后面歌曲的发展做了铺垫,气息使用上应该偏饱满,选择激昂有力的声音,但同时也要注意伤感愁绪的表达。演唱者在演唱第三句“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的时候,在音色上是逐渐变得更加明亮,需要把既有感叹也有苦恼的情绪表达到位,此处声音做渐强处理,适当的增加一些吟唱的感觉。第四句“樽前好,缓歌低笑”,在“好”字的处理上使用了九拍的长音,并且伴有变音升F,符点节奏,力度的渐强和渐弱处理,一个字的设计如此精妙绝伦,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对人生事态的感叹,要求演唱者把握变音的音准、符点节奏的感觉,以及力度先渐强再减弱的把控,从而更好的表达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最后一句“醉向花间倒”,进行了重复处理,并且前后两句的旋律也存在变化,呈现的是逐渐增强的力度变化效果。
其他文献
声音中蕴含了无限的生命力。  在婴儿和孩童时期,我们就会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长大后,我们用语言、音乐等来表达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或欢快、或忧伤、或激昂……  现代西方心理学已经提出对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使用“音乐疗法”,认为音声中蕴含着强大的疗愈力量,可以调节自己的身体状态,使之更加和谐、健康、平静。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音声对情绪活动的作用,与内分泌、植物神经系统、丘脑下部等有密切的
期刊
开放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圈子中。打破狭小的圈子限制,走向更大的人脉圈子,是人走向发展和成功的必经之路。    生活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每个人实际上都处在自己特定的圈子当中。从广义上来理解“圈子”,就是有某一共同标志符号的群体。而从物质上说,“圈子”是形形色色的,但无论什么样的圈子,它都会把特定的人网聚在一起,并有其特定的标志符号和使命。  这种标志符号,可能意味着身份、经历的相近,比如同学
期刊
每年一度的中国“两会”,今年也逃不脱全球金融危机的袭扰,如何战胜金融危机?如何让地方经济尽快从全球金融危机中解困,走上健康平稳发展之路?4千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人民大会堂,与国家领导共商国是,共话危机。        中国政府:  随时可以出新的刺激经济政策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在会见采访两会记者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做了长期的、困难的准备,我们预留了政策空间
期刊
“振兴”更多的是为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调整”则主要着眼于产业的长远发展,产能过剩行业将面临洗牌。    从元旦前,到春节,到两会,十大重要产业的人士都处于一种紧张的兴奋之中。  2009年1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山东青岛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来到他“十分牵挂的地方”青岛港,在与工人们寒暄后,他宣布了继“四万亿投资计划”后的另一个大消息,除要把“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十大措施进一步具体和丰富外,更
期刊
一、教材解析  六下第一单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一语文要素是小学语文能力发展的长线目标,从四年级到六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该目标成螺旋式上升,形成了如下序列:  从教材编排体系看,语文要素在单元之间,各册之间具有连贯性。“分清主次,体会作者的详写部分”这一语文要素,是五、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六年级有了更高目标,要求写作时,注意抓住重点,
期刊
《美术鉴赏》这门学科改变了学生们看待问题的方式。美术鉴赏是指学生们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经验和过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作品进行感受、体悟、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不同层次的审美享受,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与内涵。  美术鉴赏能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艺术作品产生的基本规律与过程,它不止局限于感性认识方面,而且能极大的提高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鉴赏课教会学生运用视
期刊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24点建议  主动地布局下一步改革,寻求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新阶段改革的重大突破,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当前最急迫的全局性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两会前提出的24点建议。    2009年是我国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发展转型的双重挑战,需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过去30年的实践证明,无论面临的挑战有
期刊
一、当下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在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习题的主要来源一般是教材或者与教材相关的试卷和习题册,因此习题十分有限,不能充分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2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变换教学策略数学教师在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习题讲
期刊
一、她真是因为贪玩不想回家吗?  一个大冷天下午,我抱着作业进教室。一个女孩儿擦身而过,跟我轻声身打了个招呼。我突然想起这个孩子的妈妈好几次晚上九点多还在小区、群班级群找人,印象中这小姑娘还好,只是天性活泼,注意力不是特别集中,妈妈有了二宝,管不过来。  我喊住那个小姑娘:“这么冷,赶紧穿上外套吧!”她有点小得意地说:“你看我还在出汗呢。”--“哇,你身体真棒,妈妈怀你的时候一定把最好的全都给了你
期刊
值此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或“本组织”)成立20周年之际,成员国:  高度评价上合组织为推动和深化成员国睦邻友好关系、巩固地区安全稳定发挥的积极作用。  总结本组织取得的发展成就,指出成员国间开展合作大有可为。  恪守《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