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加速侵蚀下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变化

来源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研究比较林地,不同一垦年限的侵蚀农地中微生的区系与土壤酶活性,分析了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人为加速侵主要引起表土层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减少,其中以真菌下降率最高,参与土壤碳,磷转化的纤维素分解菌,磷细菌分别在林地开垦后的3年,10出现快速的下降过程,对侵蚀环境反应敏感,可作为反映侵蚀土壤质变化的微生物指标,随开垦年限和侵蚀强度的增长,与土壤肥力因素相关的酶活性总体水平下降,酶活性总分值与开垦年限呈指数关系,提出了用蔗糖与碱性大磷酸酶的活性作为表征侵蚀土壤质量的酶学指标。
其他文献
自古英雄出少年。 美国著名的杂志《财富》评选出九六全美最年轻的十大华人富豪,雄居榜首的竟是年仅27岁的新移民杨致远。杨致远因创办美国国际电脑网络Yahoo(雅虎)而迅速致
本文介绍了烟用香精新品种──异戊酸薄荷酯的特点、合成方法,讨论了催化剂类型和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指出了适宜反应条件。
父亲去世已有半年多了,和父亲恩爱相伴近三十年的母亲这些日子再没露过一丝笑容,她与我交谈得也越来越少了,她总爱独自呆在卧室里,默默地缅怀过去。“这样下去,她挺不了多久
选取侵蚀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在晋西离石羊道沟建立的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在汾河水库上游地区的曲井典型小流域进行应用,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技
以四川资阳土壤保护站1989-1995年径流小区观察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不同生态利用条例下,径流诸因素与相对应的泥沙冲刷量的关系,确认径流深为其主导影响因素,运用土壤抗冲性指标均值
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的实行计算机化改革,推动了数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发展,进而电气自动化成为工业发展的趋势。电气自动化创新了
通过对治理前、后洪水平均过程线及其特征量的对比分析可知,尽管治理后的过程平均降水量稍大于治理前,但其洪峰流量和洪量呈减小趋势,沙量较治理前减小20%以上,且呈现出涨势
本文结合EPc物联网和第四方物流的相关技术,探讨基于EPC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重点论述了系统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及功能模块设计。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数据通信模式由有线模式向无线模式转化。由于无线网络时通过利用电磁波在空中辐射来传递数据,所以只要在无线节点覆盖范围内的终端用户都能接收到无线信
洪泽县位于淮河下游,西挽洪泽湖,东携白马湖,南临淮河入江水道,北依苏北灌溉总渠,辖10个镇、3个乡、6个农林场圃,人口37万,全县水域面积77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8.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