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美术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描是美术绘画当中基础性极强的一个内容,对于学生修习美术十分重要。学生在美术培训期间,修习素描这种基础技能,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审美。不论是美术学科的整体素养还是综合素质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新课程下的高中美术素描绘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授教,才能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将以新课程下高中美术教学方法初探——以高中素描绘画教学为例为中心,从目标明确,提升教学效率;注重整体,强化结构意识和循序渐进,保证教学质量三个方面展开细致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美术;绘画素描
  高中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不仅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调剂作用,更会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高中美术教师应当立足当下,对于学生的高中美术素描绘画水平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而在高中造型基础课程当中全部都是素描,通过素描的练习,有效提升学生在造型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从此这些方面来看,素描基础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十分重要的。
  一、目标明确,提升教学效率
  对于素描的大多数风格而言,其要求大都差不多。素描造型相关要素之外再无其他的不同,所以教师须十分重视学生在素描方面的学习。素描是高中美术绘画当中最基础的技能,但是却也是所有绘画技能所必须掌握的一个基础技能,关于素描方面的知识需要教师为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进行针对性讲解,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当教师在进行初期的素描教学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素描在高中美术绘画当中的地位,全面解释素描的基本内涵,让学生对于素描有一个精准的定位,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关于素描的艺术特点,例如素描的绘画工具有木炭,铅笔,钢笔等。认识了素描的绘画工具之后需要学生对于素描的分类标准和相应的类型,耐心地讲解这些工具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如何使用。素描有着不同的绘画技法,教师需要在学生绘画之前,为学生进行系统的介绍,让学生能够对于素描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例如线条和线条技法,线条组成物体的形象,线条区分立体与平面等相关知识,以便于学生在进行素描时能后对于素描技法地运用得心应手。在确定绘画任务后,能够目标明确,提升学习效率。而在具体的素描任务下发之后,教师需要提醒学生不要急于下笔,而是培养学生对于客观物象细致的观察能力,通过仔细观察来对于目标物体形成一个颇为透彻的认识,然后再考虑通过相应的表现手法来对于客观物象进行写实表现。
  二、注重整体,强化结构意识
  对于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而言,学生在素描创作过程中的整体感和结构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如果学生的整体感知缺失,结构意识不强,将很难真正学好素描这项基础的绘画技能。因此教师应在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感的引导,强化学生结构意识。而着眼于物体的整体性进行素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例如,教师为学生下了一个绘画任务之后,需要为学生提点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针对初学者最经常犯的一些问题。首先需要按照严格科学的步骤一步步操作,然后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注重整体感知,最后需要强化其在绘画过程中的结构意识。不少学生往往因为缺乏长期的专业性作业练习,使得自己在素描绘画过程中特别容易死扣局部的细节,即使这个细节做好了,局部得到体现了,但是往往是失败的,因为整幅作品会因为缺乏整体美感和结构性而失去了鉴赏的意义。
  三、循序渐进,保证教学质量
  对于高中素描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并非刻意一日功成的。需要学生在不断地练习过程当中逐渐加深对于素描知识的认知,素描技能的熟练和造型规律的逐步掌握。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练习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素描能力。而教师应当根据美术素描的教学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教学。
  例如,在素描学习过程中,不少初学者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心态对于素描学习十分不利。高中素描教学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教学,需要在一次次地实践中逐步提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素描学习的过程性,保持一颗不骄不躁的初心,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在学习素描过程中需要加深对于素描學习规律认知,保持一颗不骄不躁的心态。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素描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根据学生的美术学习实际情况,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需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促使学生在进行素描时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而提升美术素描教学效率。在素描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学生在素描方面的整体性,强化素描的结构意识。最后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在素描实践当中循序渐进,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修雷.正确观察是通往绘画艺术之路的桥梁——试谈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的观察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2(22):153.
  [2]王淑静.探讨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方式及艺术[J].华夏教师,2018(04):44-4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在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为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发生改变,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课程改革。基于此,本文将以高中思想政治为例,探析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转变,课堂教学重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分析各
期刊
摘要:小学作文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学生的思想、情感、状态等,是检验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说出口的话用笔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再出现“假大空”,写作缺乏灵魂的现象。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则给教师带来了积极的
期刊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历史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大致体现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要求。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们应该积极践行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充分利用高中历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助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
期刊
摘要:自小课题研究概念提出以来,如何选择适合教师自己的课题研究项目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一大难题,要使小课题研究体现真正的价值,就要在选题中注意研究的内容以实践教学问题为主,选题角度适宜,切入点准确,以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为基本目标;培养问题意识,使问题课题化;在具体确定课题名称时,要遵循适度原则,选择力所能及的研究方法,明确课题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小课题;选题;高效课堂  与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相比
期刊
摘要:校本课程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种概念,也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编制校本课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因此,笔者将结合本校校本课程,以高中数学学科为例,谈一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 校本课程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一种学生应该具备的,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
期刊
摘要:美术作为初中教育教学体系框架内的重要组成学科,对于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各项能力素养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该科学对学生未来综合全面发展的特殊意义,用心施教,积极提升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中学生审美能力及美术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就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为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出一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随
期刊
摘要:本文以“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在教学课堂的有效建设为研究主题,通过介绍“教练型”双师教学的内涵、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从几个方面的问题入手提出改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双师制;教学;教练型  引言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与重要参与者,对于教学内容与学习规律的传授影响显著,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加快教师角色与功能转型是当下的关键所在。本文
期刊
摘要:初中历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及人文素养。历史教程内容中的人文素养极其丰富,它包含的不仅是人文知识,更主要的是人文精神。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国内外的基本历史资料和发展进程进行了解。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公民心、爱国情怀等促使学生们不仅只集中于关怀自我价值,还要懂得关怀社会,甚至是全人类的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 素质教育 爱国教育  前言
期刊
摘要:班级自主管理,即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要求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会自我约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都有为大家服务的美好愿望和做好工作的满腔热情,班主任应适时抓住这些优势加以培养和合理使用,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为营造优良班风和学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规  一、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  首先,我们要根
期刊
摘要: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的教育衔接?随着语文学科素养框架的明确,我们也找到了答案——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小初衔接的重要轨道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孩子的高阶思维的培养,从教学问题的设计入手,用恰当的问题激发思维,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使“小”“初”衔接顺利接轨。  关键词:高阶思维 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问题的设计  假设小学教育教学是一个圆,初中教育教学是另一个圆,那么小学与初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