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炳荣雕瓷文房用具一瞥

来源 :收藏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u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多年前,在扬州一藏友家中,欣赏到一件王炳荣作黄釉雕梅兰竹菊图水盂,色、纹高雅,雕瓷精良,至今印象深刻,长久难忘。此盂高5、口径3.5、外底径5、内底径4.2厘米。近似圆形状,小口,矮颈,溜肩,斜腹呈上窄下宽,离底近1厘米处,腹部向内折收,形成假底。宽圈足。底部刻"王炳荣作"二行四字篆书阳文款。
其他文献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自在我国确立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止,其争论的核心问题大多集中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上,而赔偿范围的争议焦点又主要是集中于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及精神抚慰金这三项。因构成刑事责任而导致的赔偿部分适用法律不同从而致使赔偿额度天差地别,是长期以来我国附带民事诉讼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近代以来,随着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原则在国际社会得到普遍认可,我国司法及学界呼吁将精神损害及“两金”赔偿纳入
期刊
目的 针对弱视儿童因视功能受损而引发的阅读问题,研究辅助弱视儿童的无障碍阅读视觉设计规范。通过改变阅读材料的视觉设计,辅助患儿缓解阅读困难的问题,提升阅读效率。方法 首先,使用对照实验法,改变阅读材料的视觉设计形式,记录弱视儿童的阅读时间及其喜爱度。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判断各视觉因素的改变对弱视儿童阅读速率的影响。其次,根据弱视儿童的阅读痛点对材料进行阅读辅助设计,通过访谈法得出各类辅助设计
期刊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保障被害人及其亲属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较为狭窄,止于物质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害,并且一般也不予赔偿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与我国《民法典》关于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的规定相左。在赔偿范围狭窄的前提之下,部分法院还根据被告人的实际赔偿能力裁剪赔偿数额,全然不能体现民事责任恢复性司法的功能,难于重建被破坏的民事社会关系。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提起的
期刊
《马拉喀什条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将人权与版权相结合的国际版权条约,在国际版权条约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推动保护视力障碍者阅读权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与《马拉喀什条约》规定衔接,2020年我国对《著作权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将受益人范围扩大,并对无障碍传输形式等内容予以明确。以我国《著作权法》与《马拉喀什条约》相比较,仍在享有权利主体、利益平衡等方面存在不足,故而对此进行分析,并针对上述问题,
期刊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赔偿范围较窄、被害方因犯罪而受到的损失得不到有效补偿的问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整体逻辑应当是建构在保障实体正义的基础上提升诉讼效率。因此,为确保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程序的正确适用,就必须考虑到犯罪行为的二重性以及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带来的潜在损失。基于对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尊重以及对我国司法权威和法律体系统一性的维护,在恢复性司法理念下,适度扩大附带民事赔偿范
期刊
有声读物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视障人士的高效便捷阅读提供了可能,但新《著作权法》第24条并没有明确将盲用有声读物著作权制作纳入著作权限制与例外制度,实践中不经许可制作出版盲用有声读物是否构成侵权的认识不明,极不利于盲用有声读物的正常供给,也会影响视障群体的合理文化需求。在对视障群体倾斜式保护的价值理念追求下,建议应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落实新《著作权法》和《马拉喀什条约》要求,在不
期刊
平等地获取和欣赏作品应该是每一个体的基本权利。现如今,虽然知识信息的数量成指数型增长,但无障碍格式版的匮乏导致大部分阅读障碍者对于作品的需求依旧无法得到满足。所以就要保障阅读障碍者平等获取和欣赏作品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历经三次修改已变得愈发完善,但分析具体规定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也将以《著作权法》为基础,讨论著作权法上阅读障碍者作品获取权保障的相关问题,共分为以下四
学位
通过信息无障碍建设消除数字鸿沟,以信息技术赋能社会群体,成为亚洲区域化传播和全球传播的共同议题;以无障碍出版推动无障碍阅读,成为新时代出版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除了技术层面提升用户体验的维度,还要以情感化设计理论补益无障碍出版的情感层面,满足阅读障碍者外观接触的新鲜感、使用过程的愉悦感、情感激励的成就感等情感需求。通过构建以阅读障碍者需求为核心,以新兴媒介技术为支撑,以无障碍格式出版物为手段的互
期刊
近年来,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稳步推进,从“消除数字鸿沟”和“通过信息技术赋能社会群体”两个方面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为视障群体以及印刷制品阅读障碍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无障碍阅读资源,为解决全球范围内视障群体文化权益受限问题提供了新范式。无障碍出版走出去能够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无障碍出版走出去可从四条路径入手:推动无障碍出版走出去的运行体制升级;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打造无障碍
期刊
作为被害人权利救济最重要的机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指在同一刑事诉讼程序中,同时解决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尽管这一制度历经数次修法的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其根源在于对附带民事诉讼依附性和独立性的认识,而认识的背后则是法律家长主义与自我决定权的斗争。不仅如此,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些安排还体现出效率优先的考量。因此,有必要从法理层面厘清附带民事诉讼的独立性,把握自我决定权和法律家长主义之间的张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