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须和小檗碱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抵抗作用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97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评估黄连须(FRC)和小檗碱(BBR)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的非特异性免疫及对抵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鱼喂食含1.00%、0.50%、0.25%,0.10%,0.00%的FRC和0.05%BBR的饲料28d。喂养28d后,鱼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记录感染14d后的存活率。检测NBT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吞噬活性和补体C3水平来评价药物对草鱼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喂养饲料含有FRC和BBR的各组提高NBT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吞噬活性和草鱼补体C3水平。喂食0.50%FRC组感染细菌后的存活率最高,与模型组比较增加44%。FRC和BBR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最小抑菌浓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FRC和BBR可以用作免疫刺激剂以提高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和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疾病的抵抗。
其他文献
为防控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减少该病害对早竹产业造成的损失,笔者主要针对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低于5
从木材构造、化学组分和水分等因素对木材动态黏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进行了综合评述。从木材构造方面,阐述了树种、应力木,以及木材的心边材、幼龄材与成熟材、纹理方向、早晚
以1年生夏蜡梅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主要抗旱机制,以期总结夏蜡梅幼苗的灌溉措施。结果表明:夏蜡梅幼苗的保
通过形态解剖和显微技术对大鳍异(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大鳍异消化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口下位,口咽腔大,颌齿发达,鳃耙
利用波导型准相位匹配周期极化反转铌酸锂(PPLN)晶体直接倍频波长为976nm的连续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在 接近室温的晶体工作温度(28℃)下,获得了488nm的连续蓝光输出,最大输出大
对8种旋流通风方式进行了实验测试,分别得到了各种通风方式下的速度场和污染物浓度场.结果表明,旋流通风方式用于改善气流组织和室内空气品质是经济可行的.
20世纪30年代,在工业化持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淮河流域传统食品业在机遇与挑战中缓慢前行.一方面,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交通条件日益改善,无论是生产规模,抑或是生产效率与生
本文从价值网形成的背景开始,阐述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的转化。借鉴诸多学者对价值网理论的定义和研究成果,对图书馆价值网的形成、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和界定。在此基础上,从竞
根据2008年广东省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构成的统计数据,采用对应分析法,并结合可支配收入、平均消费倾向分析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针对不同的收入人群
目的 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9年5~12月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14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1~5月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15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