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温州眼视光医院因糖尿病玻璃体积血行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病人68例(82只眼).所有患者均行23G (Guage)联合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平均9个月(6~16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机 构】
:
325027浙江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27浙江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27浙江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27浙江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温州眼视光医院因糖尿病玻璃体积血行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病人68例(82只眼).所有患者均行23G (Guage)联合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平均9个月(6~16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玻璃体积血复发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75只眼(91.5%)视力提高,患者术前平均视力Log-MAR (1.68±0.57),术后1周平均视力LogMAR (1.17±0.61);末次随访平均视力为LogMAR (0.58±0.45),较术前视力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P<0.05,t=12.75,P<0.05).术中发现黄斑水肿的患者末次随访时视力较差.手术当天、术后1d、2d、3d内眼压无明显变化,末次随访时眼压略有升高.随访期内再次发生玻璃体积血6只眼(7.3%),一过性高眼压14只眼(17.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只眼(17.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只眼(17.1%),此外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患者女,63岁.因两眼视力下降1年余于2008年7月19日就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0.25,左:0.3,右眼角膜透明,颞上方巩膜1.0 cm×1.0 cm区域局限性充血,瞳孔药物性散大,晶状体呈棕黄色混浊,透过瞳孔于虹膜后外上象限7-1点位置,可见一棕褐色直径约1.0 cm类球形隆起(图1).左眼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核
患者男,20岁.于2011年7月11日以“左眼视物模糊1周”为主诉来诊.既往于2010年8月20日在我院行双眼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术后双眼视力均为1.2,在假期打工,于2011年6月25日不慎被卡片划伤左眼,伤后视物逐渐模糊,来我院复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0.5,左眼球结膜充血,角膜瓣轻度向鼻侧移位伴有斜行皱褶,角膜瓣下及边缘可见点片状奶油状上皮植入和层间异物,余未见异常。
目的 评价外路手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73只眼随访资料完整的通过外路手术治疗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11只眼,伴有屈光间质混浊孔源视网膜脱离7只眼,多象限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4只眼,裂孔不明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伴有P-PVR C3级的视网膜脱离8只眼,伴有脉络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于1983年5月创办发行首期杂志。至今年5月迎来了创刊30周年华诞。
目的 探讨泪腺上皮性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重新复习天津眼科医院病理科自1980年至2009年间收检的113例泪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参照WHO关于唾液腺肿瘤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分析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类型和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113例泪腺上皮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73例(64.6%),腺样囊性癌23例(20.4%),癌在多形性腺瘤中9例(8.0%),其他类型的上皮性
目的 研究视野缺损计分对青光眼视野缺损评价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方法 对25例3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视盘检测和Humphrey视野检查,研究HRT视盘参数、视野平均缺损(MD)和视野缺损计分(VFDS)间的关系和相关性.结果 VFDS与MD间呈明显正相关;二者都与HRT视盘参数有相关性,VFDS的相关系数大于MD的相关系数.结论 VFDS与视盘客观检查结
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组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属于少见病.按缺陷的酶和临床表现可分7型.在各型黏多糖贮积症中,眼部的异常表现很常见,主要有角膜混浊,视网膜变性和视神经病变等.病理改变为黏多糖物质在细胞内、外异常贮积,导致组织结构形态发生变化.此文主要就近年来黏多糖贮积症眼部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患者女,54岁.因左眼上睑下垂眼睑肿胀逐渐加重,行眼眶CT扫描发现左侧眶内有卵圆形软组织块影,2007年2月8日以左侧眶内肿瘤收入住院.患者5个月前行子宫摘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Ⅲ期.术后口服高效孕酮.1个月前发现枕部有硬性肿物生长,逐渐增大,行病理检查为转移癌近半个月左侧肩胛下可见2 cm×2 cm大小的圆形红色隆起.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矫正不提高,右眼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术中下方大范围虹膜根部离断修复的新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 对17例小切口白内障术中发生的下方大范围虹膜根部离断用"注射针引线法"施行缝合修复.结果 所有17例术中虮膜根部离断患者经"注射针引线法"修复,全部恢复虹膜的位置和瞳孔形态,随访半年,效果满意.结论 对小切口白内障术中下方大范围虹膜根部离断的恢复提供一种新的有效处理方法,避免操作损伤角膜内皮,值得临床上应用。
患者女,67岁.因右眼红痛、结膜肿胀、视力丧失l周,左眼红,视物模糊2d,于2010年5月7日收住院.既往2个月前因双眼红、视物模糊于本院诊断"双眼全葡萄膜炎",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症状改善.入院检查:痛苦面容,血压120/80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12..右眼球结膜组织肿胀,质硬,高度隆起,包绕眼球,边界不清,呈"鲑肉斑"样外观,压痛不明显.角膜轻度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