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三思后写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简介】赵魁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河北省语文骨干教师,《语文周报》特约记者,曾任河北衡水中学语文学科中心教研室主任,多年担任高三年级备课组长,曾获河北省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全国目标教学一等奖等荣誉,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参编10余部教学论著,有3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
  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二十年,发现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有的学生不是因为写作能力差,而是因为写作的思路不对。比如,有些同学写文章没有列提纲的习惯,甚至连腹稿都不打,漫无目的,随意发挥,边写边构思;还有一些同学虽然在写作之前列了提纲,但是他们往往先考虑怎么写(写作技巧),然后才考虑写什么(文章内容),这样就特别被动。所以写起文章来特别吃力,写出来的文章也不好。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写作之前先弄清楚命题人要的是什么,再看自己有什么,认真权衡之后再确定自己写什么,最后再设计怎么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解决上面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什么
  拿到一道作文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白命题人要的是什么,然后再逐字逐句地认真分析,必要时还得把关键的字词句圈画出来。一般情况下,我们至少要弄明白以下三个问题。
  1.作文的主题是什么


  作文的主题也就是立意的角度,是写作的方向,如果立意错了,写作的方向也就错了。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仔细分析,认真思考,弄清楚命题人要的是什么,只有把题审清楚了,主题想明白了,方向才能确定。
  很多作文题的立意角度都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材料进行分析才能明确,这也是审题的重要任务之一。绝大部分作文的主题不止一个,尤其是最近几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角度非常宽泛。比如2017年全国卷Ⅱ:“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这道作文题需要认真思考和分析,才能找到符合题意的角度。首先我们需要准确判断这六句话的主旨,然后再观察其中哪两三句可以组合在一起说明同一個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我们熟悉的,而且是可以写出一定深度的文章的。当然这六句中如果有读不懂的也没关系,只要能读懂其中的两三句就可以了,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局限在某个主题中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急着做出选择,你只需把自己认为符合题意的主题先列出来,其他的暂时不要考虑。
  2.材料的表述对象有哪些
  近几年的高考,无论是新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很多作文材料中都有多个表述对象(作文材料中的人、物、关键词等)。就全国卷Ⅰ来说,2012年有“修船工”和“船主”两类人,2013年有“商人”“许多老工匠”和“一位年轻工匠”三类人,2014年有“运动员”“观众”和“裁判员”三类人,2015年有“父亲老陈”“女儿小陈”“警察”和“网友”四类人,2016年有“两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画外)”等四类人,2017年则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12个表述对象。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梳理这些表述对象,要搞清楚他们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谁是正面对象,谁是反面对象;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向并列的还是反向对立的;他们做事情的方法如何,结果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意义何在,危害有哪些;你对他们的行为如何看待;等等。这些信息梳理清楚了,写起作文来才有很强的针对性,才有话可说。
  3.写作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除了仔细分析作文材料,认真研读写作要求也非常重要。很多老师大量训练高三学生的作文,学生们见得多了,练得多了,很多人就觉得作文要求基本都一样,无非“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之类而已,因此审题时基本不看要求,这是大错特错的。
  近几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在作文要求上进行了细化,加入了一些具体的任务。比如,2015年全国卷Ⅰ,就要求考生“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要求,如果写的不是书信体,如果没有站在写信人的角度写作,均是不符合要求的。作文出现了硬伤,必然会严重影响分数。再比如2017年全国卷Ⅰ,要求考生从作文材料给出的12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如果没有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而只是围绕其中一个关键词作文,或者把12个关键词都写了,那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如果没有“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文章同样不符合要求。此外,如果文章是针砭时弊的,全文都是在批判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等丑恶现象,其认识必然是片面的,不但不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而且还跟命题者的意图背道而驰,那么这样的文章是会不及格的。
  二、有什么
  明白了命题人要什么之后,接下来就要思考自己有什么。要思考自己脑子里有哪些素材是符合这些立意角度的。很多学生抱怨素材不足,写作文的时候往往咬断了笔杆也想不出一两个合适的素材。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的素材不足,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不是我们没有素材,而是不会梳理整合素材的思路。
  我们可以以一些关键词为突破口,在头脑中进行一连串的搜寻。比如我们可以以 “课本、电视、网络、文艺、体育”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或者以“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等为关键词进行搜寻,也可以从正反对比的角度,搜寻一些成对或成组出现的素材,如“开国之君与亡国之君、忠臣与奸臣、四大美女与四大丑女”等。其实,仅语文课本就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名人名言、诗词歌赋,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足够我们写文章用了。再加上我们看过的电视、书籍,我们喜欢的艺术、体育等活动,可以用的素材其实是非常多的。只要我们按照一些关键词去回忆,就一定可以搜寻到大量的素材。   我们在脑子里搜寻素材时,要尽量找不同角度、不同类型的素材。一篇文章中运用的素材类型要尽量多样,如果能兼顾古今中外,同时还能兼顾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那么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说服力也会更强。
  我们还可以按照名人轶事、社会热点、名人名言等不同类别搜寻,同时要注意,一定要搜寻自己熟悉的素材,尽量避开那些一知半解的内容,否则,虽然表面上搜寻到了一些独特的素材,但实际上无话可说,这就是一种“虚假繁荣”。
  找到符合题意的素材之后,我们可以把它们按照不同的主题分类写在草稿纸上。如果可能的话,搜寻到足够多的素材以后,再根据需要进行筛选,切忌脑子一热就做决定。比如某个素材在脑中一闪,就立马选定它,提笔就写,等写到一半甚至刚写了两三句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无话可说了;或者发现这个素材不合适,甚至偏离了主题。这时候就会非常尴尬,会越写越吃力,最后只能生搬硬套,敷衍塞责,勉强凑够800字了事。有的学生写文章不列提纲,不打草稿,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生搬硬套,七拼八凑,痛苦至极,出现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准备素材不到位导致的。
  就如顾客要吃包子,我们就要搜索我们的素材库里是不是有包子,有哪些包子,如果需要现场制作,那么我们有哪些做包子的原料,等等。这些都准备好了,接下来的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为了使写作更顺利,我们应该在草稿纸上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写什么
  上文提到,一道好的作文题,一般会有多个符合题意的立意角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考生有话可说,才能更好更公平地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否则便是废题了。近年来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这一特点上体现得更加明显,绝大部分都是开放式的话题,立意的角度也非常宽泛,考生只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即可。比如2017年全国卷Ⅱ,我们可以把材料中的六句名言任意组合,得到10多个非常好的主题。2017年全国卷Ⅰ的主题就更多了,作文材料中给出了12个关键词,从美丽乡村到现代都市,从国粹京剧到万里长城,从中华美食到电子商务……你可以随意地组合,你也可以自由地谈论。面对眼前这么多的主题,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仔细权衡,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主题来写,这样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梳理出来的诸多主题,肯定有一些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如果选定它们,不但能写的内容少,而且也写不出很深刻的看法,所以这些主题我们可以果断排除掉。有的主题我们很熟悉,列举出来的素材也很多,对问题的分析也能很深刻,那么我们就可以选定这个主题。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会在两个甚至更多的主题之间徘徊,总觉得这几个主题都很好,写哪个都行,哪个都舍不得扔掉。这时候就要比较自己掌握的素材库中,哪个主题的素材更新鲜,哪个主题的素材类型更全面,从而做出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才能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主题呢?把握住三个关键词即可,一是角度,二是熟悉,三是新鲜。
  所谓角度,就是面对作文材料中的几个表述对象,选择一个你最擅长的切入点。简单来讲,就是要选择站在谁的角度看问题。比如2017年北京卷,是写“说纽带”还是写“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如果选择写“说纽带”,是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写还是站在文化交流的角度写,是站在历史传承的角度写还是站在校园和谐的角度写;如果选择写“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所选择的“画面”是经济方面的还是政治方面的,是艺术方面的还是科技方面的,是自然方面的还是人文方面的,等等,这些就是需要我们斟酌筛选的切入点。
  所谓熟悉,一方面是指熟悉这個主题,自己有很多话要说,且能评得深刻,论得透彻;另一方面是指熟悉这些素材,选择自己非常熟悉的素材,写起来才能够驾轻就熟,如数家珍。比如2015年全国卷Ⅱ,如果熟悉并掌握很多生命科学方面的素材,那么就尽量写笃学敏思的大李;如果熟悉并掌握很多普通技术工人的素材,就尽量写爱岗敬业的老王;如果三者都不熟悉,可以考虑把三者进行对比,那样素材就相对丰富了。
  所谓新鲜,主要是针对作文素材来说的,一方面是指时代感强,比如“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黑科技”等;另一方面是指少有人用的素材,当然,这些少有人用的素材,一定是你非常熟悉而其他人未必熟悉的。比如很多学生的作文中写到梅兰芳,但是和他并称为“四大名旦”的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却极少有人写到;很多学生的作文中写王羲之,但是钟繇、张旭、董其昌等著名书画家却少有人写,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如果你是一个京剧发烧友,如果你酷爱书画艺术,你完全可以选择这些少有人用的素材。物以稀为贵,这些素材都是非常新鲜的。
  四、怎么写
  有了素材,定了主题,就好像出门明确了方向,且备足了盘缠,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么,这“东风”要怎么写,就需要我们要认真考虑,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如何开头,如何收尾,如何点题,如何过渡,哪些素材在前,哪些素材在后,哪些素材详写,哪些素材略写,甚至还要考虑各部分的字数,等等。其实说白了,这个环节就是在做一个“排列、组合、包装”的工作。在上面几个环节中,我们准备了足够数量的素材,在此基础上选定了自己最擅长写的主题。接下来这个环节就是要设计文章的思路,给这些素材排列顺序,安排位置,然后给文章配上漂亮的外包装。比如准备好的几句名言,哪句放在开头,哪句放在结尾;找出几个名人事例或社会热点现象,哪些可以详写深挖,哪些可以合在一起构成一组排比;如何使用一些修辞或几个整句使语言更优美,等等。
  建议大家不要过分重视写作技巧,思想深刻了,素材充足了,文章自然就出色了,否则使用再多的技巧也没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实用的思路,因为它符合人们交流表达的规律。毛泽东的很多政论文、鲁迅的很多杂文都是按照这个思路写的。
  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写道:“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是说,画竹子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谋划,在心里构思出要画的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后抓住时机“振笔直遂”,才能落墨不多而雨态风姿各得其妙,做到下笔如有神。画竹如此,作文亦然。胸有成竹,三思而后写,才能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反之,即使绞尽脑汁,也难写出令人满意的好文章。   【实战演练】
  下面,我们按照上面说的审题构思的方法来做一个小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市民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其实只是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发的朋友圈而已。”小刘坦言,父母自从半年前加入自己的朋友圈之后,就开始极度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有些小情绪发着好玩,却被他们当了真,不断询问、劝说,让我哭笑不得。”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构思示例:
  一、明确符合题意的立意角度(明白命题人要的是什么)
  1.朋友圈应该屏蔽父母
  (1)从孩子的角度立意:朋友圈有私密性;孩子渴望自由,渴望独立,避开父母,减少矛盾;只依靠朋友圈与父母交流,并不能使双方感情升温;部分内容进行屏蔽是最佳的选择。
  (2)从父母的角度立意:应尊重孩子,不要以爱的名义管控孩子;关心要适度,过度的关心说教会让子女反感;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对朋友圈内容不一样的解读容易引发亲子误会,更不利于双方交流。
  2.朋友圈不该屏蔽父母
  (1)从孩子的角度立意: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搭建好与父母交流的桥梁。
  (2)从父母的角度立意:通过朋友圈了解孩子的生活,拉近彼此的距离,也可以尝试通过家庭微信群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3.朋友圈屏蔽父母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朋友圈是如今人们社交的关键途径之一,其中值得讨论的话题很多,可以从孩子们报喜不报忧的心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閡、朋友圈里参差不齐的内容等角度考虑。
  二、列出自己所掌握的符合题意的素材(明白自己有什么)
  把自己所掌握的符合题意的素材罗列出来,比如父母偷看子女的QQ聊天记录、频繁访问孩子的QQ空间,偷看孩子的通话记录、手机短信,偷看孩子日记,搜查孩子的物品等等。我们还可以回忆平时在课外中积累到的一些名言警句,如龙应台《目送》中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当代心理学家武志红《巨婴国》的“父母将‘我必须全能或完美’的婴儿式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变成‘你必须全能或完美’”,等等。然后再进行比较,这些素材中,哪个方面你掌握得最多,哪个角度你写起文章来最有话说,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确定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主题。
  三、设计写作的思路、方法技巧等(设计怎么写)
  明确了角度,备足了素材,接下来就设计怎么写。比如名言警句放在开头还是结尾,这几个素材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哪部分需要详写,哪部分可以一笔带过,等等。
  完成以上三个步骤之后,再开始写作,这样你就可以“下笔如有神”了。
其他文献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清代山阴人金缨在其所编的《格言联璧》有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培根《谈幸运》有言:“人人都是自己幸运的设计师。”  雕塑家吴为山曾说:“什么是雕塑?雕的过程就是一个减的过程,是做减法,从外向里慢慢减,减去那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塑的过程就是加法,不断从里面向外面加,是一种加法,加上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
期刊
麥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12日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其各地分公司也正陆续更名。  其实,麦当劳这个金色拱门形状的标志在西方有个著名的昵称——Golden Arch,直译为中文正是“金拱门”。  麦当劳官方微博称,这只是在证照层面的更名,还呼吁大家要认准“麦当劳”。但新名称还是因为听起来太“土”而在网络上引起了全民狂欢。  一些网友表示,“金拱门”这个名字甚至比“汉堡
期刊
如今在微信朋友圈存在大量的投票链接,其中一部分更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投票。有的家庭走捷径,通过刷票公司、买票等操作让孩子的票数遥遥领先。朋友圈投票开始变成一门“生意”,攀比之风也随之滋生,有的家长为买票甚至花上数千元。到最后,所谓的投票变成了“烧钱游戏”。  乍一看,现在的网络投票不仅比过去那种现场投票更加高效、便捷,而且收集到的民意也更全面、更广泛。然而事实并非这般简单美好。随着各种网絡投票活动的泛
期刊
一个去美国留学仅8天的男生,在当地时间下午4点,想做一盘番茄炒蛋。然而,他既不会切番茄也不会打蛋,更不知道到底该先放番茄还是先放蛋。他只好选择发微信给大洋彼岸的妈妈,问番茄炒蛋怎么做。妈妈和爸爸一开始给他发了个语音,你一言我一语地教着,但男生还是听不明白。最后,爸爸充当摄影师,妈妈下厨,父母一起录制了一个完整的视频,让男生在异国他乡成功做出了番茄炒蛋。  最后,在餐桌上和朋友闲聊时,男生忽然惊醒,
期刊
有时候你以为天要塌下来了,其实是自己站歪了。  ——几米  去见你想见的人吧,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躁,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趁世界还不那么拥挤,趁飞机还没有起飞,趁现在自己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有呼吸。  ——佚名  人都会犯错,最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错误。逃避错误,无视错误,只会让你再次犯相同的错误。  ——东野圭吾《麒麟之翼》  当
期刊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离家出走……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但极少数人的逃离可以引来如此多的关注与喝彩。斯特里克兰德,这位在书中忧伤终老的主人公,被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读者奉为神祇。  生活有无数种可能,毛姆选择写下了为艺术和自由抛弃一切的那一种。满地都是六便士,故事的主人公却要抬头看月亮,因为,那是梦之所
期刊
当网络社交成了现代人最常用的联络方式之后,微博、微信朋友圈、qq以其风趣、传播迅速的特点引领时尚,风靡网络人群。追根溯源,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已经整出言简意赅、风趣典雅的段子了。  1.同样是思念,今有微信祝福:如果每想你一次就能得到一朵鲜花,那么,我的世界将是一个大花园。  古人云:陌上花开缓緩归。(相传五代十国时代的君王钱镠甚爱自己的王妃,王妃每年寒食节必归临安,钱镠甚为想念。一年,春色将老
期刊
学过化学的人,对化学元素周期表都印象极深。说实在的,很多人都痛恨那些气字头、金字旁的生僻字眼,感觉那玩意儿像噩梦。然而,有一个痴迷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人,使出全力“追赶”门捷列夫,绞尽脑汁以立方体版本、纪念币版本、树脂版本等形式,将化学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变成了实物。他就是网络世界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界的大咖刘华栋。  刘华栋,1991年出生在山东威海,从小就喜欢自然科学,是一个聪明调皮的孩子,让父母最
期刊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大寿,为了给老佛爷进献贺礼,满朝文武百官人人使出浑身解数,搜罗天下奇珍异宝。红顶商人徐润献上了一份与众不同的大礼——一套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聊斋图说》连环画。收到礼物后的慈禧太后“凤颜大悦”。  按理来说,慈禧太后的六十岁大寿贺礼怎么也轮不到连环画出场。那么,徐润怎么会想到要送连环画呢?这得从慈禧做寿说起。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当中,人生六十是大寿,应该好好庆祝一番,慈
期刊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世人眼中的怪人,十五岁时就放言要带兵出征鞑靼,为国效忠;十七岁时定下做圣贤的目标;他父亲为了让他走上正常人的道路,给他订了一门亲事,他却在成亲当天跑去道观与道士讲学,差点错过了自己的婚礼;他曾经不吃不喝盯着一根竹子几天几夜;他曾劝寺庙的禅师还俗……  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蔡元培说:“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