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菜与甘蓝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honglia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理勇: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已出版《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闲话》、《食俗趣话》、《说鱼道虾》等。现为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
  
  朋友们到餐厅聚餐,在点完荤菜后,还会加点一两道绿叶菜菜肴。不少绿叶蔬菜受季节的制约而没有上市,于是许多人埋怨饭店提供的琳琅满目的菜谱往往名不副实,倒是一种叫“橄榄菜”的绿叶蔬菜可以常年种植、采摘,大多数饭店会常备此菜。对大多数上海人来讲,听到和吃到“橄榄菜”也是近二十年的事,因为上海及周边地区不种此菜,菜场里也无此菜供应,只有在几家西餐馆里才能吃到此菜。
  “橄榄菜”只是上海人根据此菜的口语发音而作的记录,实际上它与属于木本的橄榄没有任何关系。它英文名为cabbage mustard,即一种介于甘蓝和芥菜之间的甘蓝的异种,规范的中文名为“芥蓝”、“不结球甘蓝”。不论是官话还是吴方言,“芥(gai)蓝”的发音均与“橄榄”相近,于是它就被讹为“橄榄菜”、“盖榄菜”等名。后来人们又望文生义,误以为“橄榄菜”与橄榄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据考证,甘蓝的祖先——野生甘蓝是一种单叶植物,最早种植和采食者是居住在近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比利牛斯山脉间的巴斯克人。公元前6世纪,入侵地中海定居的居尔特人开始将甘蓝移入大田和庭院种植,以后又传到欧洲各国。其英文名cabbage即来自“巴斯克”。经过在不同地区、环境和不同目标的选择、培养,形成了许多的品种。据1934年的统计,世界上有不同品种的cabbage(甘蓝)155种,其外观、口感诸方面的差异很大,一般人难以分别甘蓝的不同品种,如达尔文曾记录到一种变异的甘蓝,“在提尔(Tyre)岛上,由于气候和栽培的特殊,甘蓝的茎高16尺,喜鹊巢就搭在它的春季新梢上,有人把甘蓝的茎用作椽子和手杖”。这种甘蓝确实太大了。
  甘蓝按其用途分为观赏型和食用型两个大类。现在中国许多城市花园或街道中种植的外形与食用的花椰菜(民间又称“花菜”)相近,长紫色叶片的就是一种观赏型甘蓝。食用甘蓝又可以根据其主要的食用部位分为叶用甘蓝、花用甘蓝和茎用甘蓝。前面提到的“橄榄菜”就是最常见的叶用甘蓝,而中国种植量较大的花椰菜则是花用甘蓝,茎用甘蓝则是茎叶在栽培中发生变异而产生的一个品种。在中国种植量很大的卷心菜也是甘蓝,因其茎叶卷结成球,所以又叫“结球甘蓝”。
  在三年困难时期,上海的蔬菜、副食品供应极为紧张。蔬菜采取按户计口供应,每户还可以自行确定一个“礼拜日”(即家长厂休的日子),这一天可以购到品质稍好或数量略多的蔬菜,称之“礼拜菜”。当时,卷心菜被视为好菜,一般仅供应“礼拜菜”。卷心菜的外面包裹有很大的叶片,这种叶片硬而带很浓的苦涩味。以前,菜农在采摘卷心菜时仅将菜心运进城市,叶片或用来喂猪,或腐烂后当作肥料,而三年困难时期,这种卷心菜叶也被送进菜场。它的形状有点像一种当时被评上先进、积极分子后胸前所戴的纸叠花——“光荣花”,于是卷心菜叶也被人们噱之为“光荣菜”,这对曾经历过此一年代的人印象太深刻了。
  卷心菜也叫“包菜”、“包心菜”,有一种结球成尖心状的,一些地方又叫“牛心菜”。在欧洲,许多种甘蓝可以生食,是做色拉的重要材料,而在中国则基本上以炒食为主。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蓝》:
  (时珍曰)蓝凡五种,各有主治,惟蓝实专取蓼蓝者。蓼蓝,叶如蓼,五六月开花,成穗细小,浅红色,主亦如蓼,岁可三刈,故先王禁之。菘蓝,叶如白菘;马蓝,叶如苦,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二蓝花、子并如蓼蓝。吴蓝,长茎如蒿而花白,吴人种之。木蓝,长茎如决明,高者三四尺,分枝布叶,叶如槐叶,七月开淡红花,结角长寸许,累累如小豆角,其子亦如马蹄决明子而微小,迥与诸蓝不同,而作淀(靛)则一也。别有甘蓝,可食。
  蓝的种类很多,人们摘蓝主要为了提取靛青,但另外一种叫“甘蓝”的,多充当蔬菜食用。《本草纲目》“甘蓝”中讲:
  (藏器曰)此是西土蓝也,叶阔可食。(时珍曰)此亦大叶冬蓝之类也。按胡洽居士云:河东、陇西羌胡多种食之,汉地少有。其叶长大而厚,煮食甘美,经冬不死,春亦有英;其花黄,生角结子。其功与蓝相近也。
  从文字描述来看,《本草纲目》讲的“甘蓝”就是现在人们讲的“洋白菜”。“河东”是今山西省境内的黄河以东地区,“陇西”则指今甘肃省。这种甘蓝只有在河东、陇西的少数民族中种植,而“汉地少之”。此间透出一个信息,即甘蓝是经“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而“甘蓝”之得名也许就是这种“蓝”与中国本土产的蓝不一样,味甘可食也。
  甘蓝类蔬菜在中国普遍推广种植是清康熙时开始的。属于甘蓝的蔬菜很多,并有专用名词,而“甘蓝”一名反而被人们忘记了,连许多很大、很权威的辞书中也找不到“甘蓝”一词。
其他文献
生煎馒头    生煎馒头,可算是上海最地道的本地小吃了。上海从开埠以来,一直风行,至今不衰。无论劳苦大众、平民百姓,还是阔老板、娇小姐,对它都是情有独钟。  南方人吃东西,讲究细巧。分量太足的肉包子,吃多了会倒胃口。哪及得上这生煎馒头,个儿不大,小巧玲珑,外皮不厚,肉馅不少。急性子的人,一口便能吞下一个。它与锅贴的差别,除了形状以外,还在于注意“包装”的细节。生煎馒头虽小,却也有两种不同的品种。一
期刊
从今年6月1日开始,麦德龙在全国商场内推广麦咨达产品,此次推广活动涉及包括禽、肉、蛋、蔬菜等250种产品。据悉,此次推广的250种产品上均贴有可追溯条码,顾客可以在商场内的信息终端或者是麦咨达网站 (www.starfarm.com.cn)查询这些信息。例如,麦咨达的苹果在网站上输入条形码后,即可查到苹果来自哪里,何时种植,直至追踪到苹果生长的果园,顾客可以全面了解整个供应链。这种透明化的查询体系
期刊
上海南汇瓜果有限公司隶属南汇区农业委员会,是一家集科研开发、引种品比、示范推广、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该公司与上海交大农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刊物交流+咨询热线+专家巡诊”模式的技术服务体系,“特约经销+连锁专卖+展示展销”模式的网络销售平台。为了重点开发绿色瓜果,上海南汇瓜果有限公司还将绿色无公害理念引入“绿妮”品牌瓜
期刊
麦当劳自今年6月3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和天津7大城市的所有餐厅,包括得来速,推出享誉全球的McCafe鲜煮咖啡。  McCafe鲜煮咖啡的主要原料采用精选的阿拉比卡咖啡豆(Arabica)。咖啡豆生长在中南美洲地区,以口感醇厚丰富而著称,加工时经过严格甄选和精心烘焙,再加上麦当劳专业的鲜煮工艺,确保了每一杯McCafe鲜煮咖啡浓郁香醇的口感与品位。  消费者可以通过拨打麦当劳
期刊
我的先生是上海本地人,但我的婆婆即先生的母亲,则是道道地地的苏州人,故而我们一家从口味到生活习俗,十分“苏州”,如吃得精细,小菜一般只浅浅一碟,一顿吃光,不熟的人见到我们这样肯定要笑我们小气。苏州人不大用“吃”这个词,多用“尝尝”:“阿要尝尝伲(我们)屋里厢自己做的熏鱼?”“尝”比“吃”高几个层次:尝有品,评点、研究众多含义在内;而“吃”,似只是单一的牙齿和舌头的动作。因为以“尝”为主,故而苏州人
期刊
来到浦东金桥五莲路1668号(巨峰路口)的盆景汇大酒店,拾级而上,进入装潢华丽的包房,总厨徐建华大师已等候多时。家亮兄告诉我,这家大酒店的老板陈先生两岁就去了荷兰,如今来上海开餐馆,开业一年多来,生意越来越好,今天又是全满。开在小区附近的餐馆如此爆满,的确是十分不容易的事。  冷菜上桌,筷子首先落在姹紫嫣红的健康蔬菜色拉上。球生菜、红黄彩椒、紫甘蓝、黄瓜、叶生菜、苦生菜、红黄番茄,这么多七彩蔬菜,
期刊
法国食品协会从2004年开始在全球推广“开怀法兰西派对”。活动定于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举行,今年6月4日,有21个国家37个城市共同欢庆这一重要的时刻。东京、纽约、上海、北京、莫斯科、海牙、伦敦、蒙特利尔、多伦多、都柏林、科隆、京都、曼谷、斯特哥尔摩……和橄榄、奶酪、熟食、水果、鹅肝、牡蛎、葡萄酒、烈酒……每一次的“开怀法兰西”派对都充分与当地风格融合,展现了法国饮食文化独有的魅力。(王玲)
期刊
“世博金饭碗”中秋前夕上市  由上海世博局授权制作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世博金饭碗”均以999千足金为原材料,并由复杂的传统黄金打造工艺,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耐触摸、可清洗、不变质。本次限量发行的“世博金饭碗”共有60克、100克、200克、300克、500克五种规格,其中每个金碗都配有一件由合金制作而成的中国国家馆模型。该特许商品在中秋佳节前夕与广大收藏爱好者见面。    
期刊
今年5月22日,约100名来自各大酒店和餐馆的中国厨师和餐饮管理人员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意大利厨艺节。  三堂培训课向中国青年厨师揭示了意大利厨艺的秘诀——朴实、创造、配料新鲜。意大利著名的Carcangin厨艺大师说:“厨艺反映人的灵魂。意大利人是创造天才和审美的专家,因此意大利菜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外观悦目。不过意大利人和中国人一样,有很强的家庭观念。于是厨艺成为了一条重要的‘社会纽带’,使
期刊
近千种东瀛新品亮相上海  “2010日本消费品展”于9月17~2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市民可从中了解到更多的日本特产和日本风情,免费品尝日本美食,免费试用体验最新的日本产品,参加福袋抽奖等活动。为呼应上海世博会“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主题,该日本消费品展围绕“好品质,好生活”的主题,充分展示高品质产品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参展商中不乏佳能、三菱汽车、朝日、味之素、养乐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