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善故事

来源 :文学少年(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的样子寒酸,古古板板的,不打扮,手里提着工作袋和旧雨伞,走向山头的医院。别人多以为她是个收藏磁杯子的老小姐。
  在她65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也就是这故事真正的开端。
  那天晚上,她坐在那里,两只脚高高地搁在另一张椅子上——照她的看法,自然不是贵妇淑女应有的举止,不过她实在太累,浑身酸痛,而且照痛的程度看,恐怕还不止是疲倦。也许做了40年护士之后,现在该是退休的时候了。就在这时候电话铃响起来。常常找她的一位医生问她,肯不肯去看护一个病人,是个12岁的男孩,已经病了很久,没有多少日子好活了,医生希望他临终时有位特别好的护士陪他。她答应了。
  男孩的病历表上记载,已经施过15次大手术,输过100多次血,还有拖了一年多的间歇性寒热。她放下病历表,走进男孩的病房,做了三件事:她向他道了晚安,她告诉他,假使要在床上坐起来,就得确确实实地坐起来,不能软绵绵地瘫在床上,然后她卷起了衣袖。
  从此,她以无限的慈爱苦苦地和这身心交瘁的病童的病魔搏斗,而且有三次和死神搏斗。这以前,他躺在床上苟延残喘,怕得要死。他第四次是出血,然而这次他竟对病魔发怒了,站在床边的她笑了,因为她已经胜利:教会了他如何奋起作战。
  他可以活下去了,那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需要教他的事还多着呢。首先是教他走路(虽然他能不能学会走路医生都没有把握),还要让他受教育,因为他几乎不识字,更糟的是他根本不愿意学,他惟一的兴趣是梦游远方,远离那张病床。于是她就针对这个弱点开始。
  她把自己小时候在英国的故事告诉他,又把一些关于法国的故事告诉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她曾经到法国当过护士。她建议他写信去索取杂志广告上宣传的旅行手册。他求她替他写信,她不答应。因此,慢慢地他就开始学习写了。
  她又引导他向前迈进一步。告诉他,如果希望将来出外旅行,就需要有点钱,所以最好现在就开始赚钱。怎么赚?用两只手。她替他买了一架小小的织布机。织出的布数量逐渐增多,她答应给他推销——但是他必须自己记帐。因此他开始学算术。
  有一天,她有意无意地提起,懂点法文对出国旅行的人会有帮助。她教他一些法国话,有一句就是“我爱你”。她说:“你到法国去旅行,就知道这句话很有用。”他听了,心里为之一动,因为她的眼神充满了慈爱。可是更动心的还在后面呢。
  她教他的,是要不耐其烦,这对他也许最重要。对不肯听话的两条腿不耐其烦,对愚昧无知的脑筋不耐其烦。她替他的腿按摩,硬把他有残疾的腿扳回正常的位置,痛得他直叫。为了启发他的心智,她叫木匠做了一张马蹄形的桌子围着他的病床。
  她先布置他右手边的世界。堆了许多英国作家的小说,后来又添了一些外国小说。有一天早晨他醒来时,看见多了一个书架,上面是一幅布鲁格的《婚礼》。几天之后,换了一幅霍尔斯画的酥胸高耸的《波希米亚女郎》——他心里又为之一动——然后是毕加索的小丑像和仕女画,以及霍默、米开朗琪罗等名家的作品,他看书看腻了,就欣赏欣赏这些名画。
  最后,她又在他桌子的左手边布置了留声机和一些唱片。在炎热的夏天下午,他们就听德彪西的《海》。一个凝霜的冬夜,他首次听到西贝留斯的乐曲。因为多年缠绵病榻,他已经慢慢习于梦想,所以她特地在他面前摆了一架望远镜。他的窗下有山谷和小城。“看,”她说,“看这个真实的世界。”
  这时候,他已经15岁了,开始流露出新的不安情绪。她一定注意到这种情形,因为不久之后,他的桌子上出现了一本与过去迥然不同的书。那是一本描写少男少女的小说,作者的描写也相当坦率。最后,他终于渐渐了解自己心理上的变化。许多类似的书接连出现在桌子上。他心里很高兴,也觉得很可笑,这位老小姐居然带了这些书给他。有一次他跟她开玩笑,说她不知道这些书的内容是什么。她和平常一样以慈爱的眼神淡淡地回答他,说她当然知道。
  这个男孩子就这样度过了两年,老小姐以无限的慈爱一直把宝藏堆满了马蹄桌。最后她告别的时刻终于来临。别的且不说,她自己病重,只有短短几个月好活了,不过他始终不知道。再说,她的工作也完成了,因为他现在已经开始步行,或者说差不多在步行。站在一小铁栅围成和附有轮子的方框里,他能够摇摇摆摆地走几步了。
  他们决定在俄勒冈海滨的一个古老避暑胜地,静度他们在一起的最后几个星期。那里有一条水泥路,可以让他练步。她坐在旅馆临海的窗下织东西或者看书,偶尔抬头眺望海天相接的远方。他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她这样和蔼可亲。
  每天上午或下午他们都要到那条水泥路上去。她多半坐在树下,望着他来回挣扎练步。许多年前画家替她画像时,她可能就坐在这样的树下。有一个下午,事实上也就是他们在一起的最后一个下午,他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他拖着弯曲的双腿尽快地摇摇摆摆走过去问她。他什么时候才可以丢开帮他走路的方框?如果一旦可以丢开,他应该做些什么特别的练习,使两腿更有力?她一时没有答复。
  也许她知道这是她要告诉他的最后一件事了。她慢慢地睁开眼睛,他在这双眼睛里看见了无限的慈爱。但是她回答的时候,仍旧和往常一样,没有废话,好像这问题是谁都应该知道的。“哦,”她说,“你当然要学跳舞才行嘛。”
  他——的确照她的话做了。不过,当他丢开方框能够跳舞时,她却走了——她永远离开了这个男孩。我,就是那个男孩,她那无限慈爱的眼神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责编/商晓娜
其他文献
  
期刊
QQ哥这几天可神气了,跑到唏哩哗啦小镇的告示板上贴了一封挑战书,扬言要打败鱼乐儿和米弯弯。原来,以前QQ哥的来信总是没有他俩的多,很不服气,而在公元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的早晨,QQ哥竟然一下子收到了N多封小朋友的来信,这真让QQ哥得意坏了,当即提笔写下豪言壮语,向鱼乐儿和米弯弯挑战!这事在唏哩哗啦小镇上传开了,乐观派认为QQ哥的来信以如此速度增长打胜仗是相当有希望的,悲观派则认为QQ哥想打败鱼乐儿数目
期刊
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惟一的要求:你和你的朋友一起来!    金蛋·男生女生配  文/李展    李遥vs李展“鼠蛋!”    “到!”  只要你在四(1)班教室里喊“鼠蛋”,李遥就会立马来到你的跟前,以立正姿势站好,像等待命令的战士一样,令人哭笑不得。  李遥是我的同桌,他为什么叫鼠蛋?“鼠蛋”这绰号,还是我给他取的呢!呵呵!  李遥本不属鼠,可我看他就像老鼠,
期刊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仁爱比聪明更难做到  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的总裁杰夫·贝索斯小时候,经常在暑假随祖父母一起开车外出旅游。
期刊
四月的记事簿送给你四个小故事,可都是大总统与小孩子之间的趣事呀。“大总统与孩子比聪明大赛”开始!    脑袋比脸重要    2002年秋的天,俄罗斯总统普京收到了一封孩子的来信,孩子在信中说总统戴着安全帽不好看,希望总统以后不要再戴安全帽。原来不久前普京总统到一个石油公司去视察,他按规定戴上了安全帽,那位孩子在电视中看到后,认为普京戴着安全帽没有不戴帅气,所以写来了这封信。  普京当即亲自给孩子写
期刊
  
期刊
夜晚像黑色天鹅绒的帷幕  几颗星星在舞台上闪光  树林里响起沙沙声  那是风吹过树枝,吹过草叶  吹过小鸟和它们的梦想  树林里是多么安详  该睡的都睡了  月亮公主走出银色的宫殿  她的白纱垂到草叶上  就像母亲的手轻轻、轻轻  轻拍着宝贝的肩膀    一颗最小的星星  在天空中眨着好奇的眼睛  他看见一朵害羞的昙花悄悄绽放  他看见鸟妈妈的怀中  安睡的小鸟收紧稚嫩的翅膀  蓝色的蝴蝶正飞过水
期刊
  
期刊
每次给“一塌糊涂”洗澡是让米弯弯一家人最头疼的事情。可“一塌糊涂”又不能不洗澡。  大家就开始骗“一塌糊涂”洗澡。大家一起玩捉迷藏,先是米弯弯把眼睛蒙上,然后是朱奇奇,最后是“一塌糊涂”。“一塌糊涂”蒙着眼睛兴高采烈地到处找人,只听“扑通”一声,“一塌糊涂”就落在澡盆里了。  还有一次,爸爸把“一塌糊涂”喜欢的骨头扔进了洗澡盆,“哈,多聪明的办法,它要是想要骨头,就必须跳进去洗澡。”“一塌糊涂”为
期刊
“同学们,把桌子都推到讲台前,然后把椅子靠墙,在教室中间围一个圈儿!”下午的课一结束,就听团支书在班里喊。  班主任在黑板上写下“送你一颗心”几个字,那颗红红的“心”被他用红粉笔画得大大的。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个活动,先请同学们坐下,随便坐。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运动,名字叫‘刮大风’,我说特征,你们看自己符不符合,如果符合,就赶紧离开现在的座位,跑到别的座位上,谁最后一个坐下就要罚节目。好,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