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比例原则是行政法的核心原则,其产生于十九世纪,并在时间检验中得到发展。在德国的比例原则中包含有适当原则,必要原则和狭义的比例原则。文章对比例原则进行了概述,并且分析比例原则的科学性和功能,说明我国确立比例原则的必要性,并指出在我国发展比例原则的科学性。
  关键词:行政法;比例原则;行政机关
  中图分类号:D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2-0278-01
  一、比例原则概述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手段与行政机关的目的适应。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时候,必须把牺牲程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不能过度牺牲个人利益。这一原则在西方国家中非常普遍。在德国,学者把比例原则分为以下三种具体的原则: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狭义的比例原则。
  二、比例原则的科学性和功能
  (一)比例原则的科学性
  比例原则在一经提出,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可以看出比例原则符合社会发展客观需要,具有科学性和强大功能性。在法学角度上看,比例原则的科学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符合了法律正义需求。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立法者在进行立法的时候,不断地调整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使得各方的利益能够达到平衡,以便更好的实现了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同时我们在评价一部法律好坏之时,比例原则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
  第二,体现了行政行为的法律目的。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往往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而在众种方法中有高效便捷的方法,也有愚蠢落后的方法,同时还具有貌似高效但却违背了法治精神的做法。如何确定以上做法是否合理,比例原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判断标准。符合比例原则的做法都是高效便捷的做法,而违背比例原则的做法都是需要被抛弃的做法。
  第三,体现了保护行政相对人和公共利益。比例原则适当的平衡了相对人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力求在两者之间达到共赢。
  (二)比例原则的功能
  基于比例原则的科学性,其在法制社会中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正义的功能。比例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作出行为之前,充分考虑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保持两者达到平衡的状态,实现立法的目的,又实现对相对人的权益保护,体现了法律的价值。
  第二,效益功能。比例原则要求行政主体作出行为的时候,要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果,以最便捷、最经济的方式完成行政事项。
  第三,规制功能。比例原则对于自由裁量权是一种限制。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必须认真考虑各方因素,使得自由裁量权能够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法律赋予的权利,又保证了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实现了社会与个人的双发展。
  第四,保护功能。在行政立法的时候,立法者应当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寻求平衡,避免为了公共利益而过分牺牲个人利益,从而保障全体公民的个人利益。
  第五,秩序功能。比例原则要求保护相对人的利益,稳定相对人的情绪,使得相对人对于政府有更强的信任感,消除政府与公民之间的隔阂,保护社会秩序。
  三、我国行政法上确立比例原则的必要性
  (一)依法治国的需要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行政事务管理繁杂。对于所有的行政事务都进行规定,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规定原则性的事项势在必行,而比例原则正是原则性规定中的一种。例如,在进行行政执法方面,执法者既可以使用立法者赋予的权利,又必须适用比例原则,做好行政执法工作。
  (二)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益
  以最小的资源换做都做出最大的贡献是行政执法的目标。当前,我国行政资源有限,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行政机关,在比例原则的制约下,可以自觉的考虑相关因素,平衡各方利益,以最小的投入做出最大的贡献。
  四、我国发展比例原则的可行性
  第一,发展比例原则,与我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比例原则中的共存理念与我国的传统思想理念不谋而合,同时也适应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第二,我国正在提倡依法治国,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要进行依法治国,这为比例原则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基础。为比例原则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比例原则与我国当前的形势相符合,对于我国推进依法治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三,比例原则与我国的法制体系相符合。我国的法律体系与大陆法律体系一脉相承,而比例原则就是大陆法系原创的原则,在大陆法系的众多国家都得到认可,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在我国大力推进比例原则必将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章书.论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4).
  [2]席作立.比例原则的起源、含义及其发展[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创建良好的讨论交流模式,听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研究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是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目的研究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抑制剂Roscovitine抑制HB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构建SAMHD1蛋白dNTPase活性位点及T592磷酸化位点的突变体研究磷酸化负调控抑制作用;接着在肝癌细胞Huh7.0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oscovitine,通过MTT法检测了Roscovitine化合物对细胞毒性的影响;转染HBV复制质
记者:2014年“百场电影进百家工地”活动又开始了,据了解,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请问,是什么动力使一项活动坚持了十年?rn张小虎:“真没有想到在工地上也可以看电影,我们很喜
文章从国家和社会、用人单位、中医药院校及毕业生自身情况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所遇到的瓶颈.针对目前中医药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职业前景
刘先林研制测绘仪器,一无现成图纸,二无外国数据可供参考,完全靠自己摸索.科研经费不足也是一个问题.这意味着刘先林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刘先林说,他从搞一个项目到
摘 要: 本文应用DISC行为模式把大学生分成四种类型,并介绍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实现英语教学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 DISC行为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 因材施教  “孩子不是等着被铸造的东西,而是等着被了解的人”。同样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等着被老师了解的人,而不是陶土,任由陶匠整合、雕琢、成型。所以,因材施教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每个学生的天性都可以从其行为模式上观察到,是一个人
陈汉彬,一位通才型的学者和专家,他思维敏捷,聪慧过人,多才多艺,是贵州省资深的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享有盛名的医学昆虫学家,全国知名的科普作家和贵州优秀的党外领导干部
当你面临无法扑灭的熊熊烈火,你所能做的就是:立即逃生。注意:沉着冷静,选择合适的逃生方向和线 When you face flaming fire that can not be extinguished, all you can d
期刊
西班牙工人委员会2004年出版的工会信息手册国际版,发表了该组织国际关系书记处撰写的题为《在全球化中促进民主化,构建跨国工会运动》的长篇研究文章。其中《国际工会运动与
经常有学生在问我问题时说:“老师我这道题答案虽然对了,可还是有点模糊,不知道为什么要选这个词或不知道我这句话用英语这样表达的准确吗…您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吗?”听了他们的话,我就忍不住问:“那你是当时是怎么选出正确答案的?”他们往往会笑着回答:“凭语感呗!”—“语感”,是的,我们很多同学在做英语题时有时仅凭语感就可以作对题,即便是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对学生应对考试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