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术应用型临港物流人才的专业化培养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ot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临港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适应临港物流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物流人才的解决对策,以实现临港工业与物流之间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临港物流;人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1 环渤海临港物流现状及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环渤海地区的临港物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多为简单的运输、采购和仓储业务。大部分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与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临港物流业的发展需求,也成为环渤海地区临港物流业发展缓慢制约因素。
  2 现行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主要侧重于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设计的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多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在理论教学结束后集中一周或几周的时间进行。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主要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并不能培养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的能力,缺乏完整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
  2.2 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脱节
  随着临港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越来越需要具有高素质、掌握高新技术的技术应用型物流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招聘要求,就表明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存在脱节。如何让学生一毕业就具备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能力是物理人才培养题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物流专业起步较晚,属于新兴专业,导致物流专业教师的缺乏和不对口现象较为严重。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半路转行到物流专业,有的教师通过自学、有的教师只是经过短暂的培训就走上讲台,缺乏比较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 技术应用型临港物流人才培养对策
  面对物流人才培养中的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提高物流人才的水平,总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3.1 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在教学体系设计时应以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和先进理念为前提,逐步进行物流管理基础、运输组织管理、仓储作业管理、自动识别技术、货运代理实务等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学习到商品流通的一般理论、物流的基本概念、商品的儲存与保管、确定运输方案、包装与装卸搬运、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系统、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城市物流、国际物流等内容。具备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能力、物流的运输路线的设计等能力、仓储管理能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掌握国家对外贸易的各种法律、法规及管制制度,海关对报关活动及报关活动相关人的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准确无误的填制各类报关单证,熟练进行通关作业及报关相关活动的前期、后续管理工作的能力。
  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使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认知,使学生将能够认知物流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理解现代物流的产生、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掌握物流企业业务管理的基本流程与要求;开设物流商务技能实训、运输技能实训的实训课程,培养学生,适应岗位工作、完成岗位单项任务的能力。以适应临港物流业的发展,培养出技术应用型人才。
  3.2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物流专业教育的时,所传授的往往是已经成体系的物流知识,而临港物流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比较新的问题,这就形成了知识与工作实际的时间差。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便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从校园毕业就具备走上工作岗位的能力,缩短了适应期,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积极与环渤海地区的临港物流企业合作,一方面以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为平台,调整课程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服务于企业,通过签订“订单班”等订单教育的形式,为企业量身培养专门人才,确保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源源不断。另外,企业也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资源为企业现有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提高师资队伍总体水平
  目前,高职院校很大一部分物流专业教师都从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转变而来的,缺少系统的物流知识,特别欠缺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可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思路解决。“走出去”,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参加物流专业师资培训和各类学术研讨会,增强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派遣教师到临港物流企业中挂职锻炼,参与临港物流业的实际工作,通过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学习和锻炼,提高教师本人的实践操作水平。“引进来”主要是邀请其他高职院校的优秀教师、临港物流企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来校内进行交流研讨,开拓视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张芮.我国高效物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8(1).
  [2]许文静.应用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优化的探讨[J].物流技术,2011(10).
  [3]周洁.浅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J].北方经济,2011(4).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与其学业情绪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与积极学业情绪呈正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呈负相关。  关键词:职业认同;学业情绪;体育专业;相关性  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专业性,他们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认知、评价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然后借鉴前人的研究,构建了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及阻碍产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最后针对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因子分析法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升产
期刊
摘 要:随着微信及微信平台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应用微信服务。同时各种微信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本文从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入手,在分析企业微信平台和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基础上,从微信营销角度来研究图书馆微信的合理有效利用。  关键词:图书馆;微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  1 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1月发布的一款手机通信软件,它支持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相对效率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将排名对象的各项评价指标分为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两个部分,以低输入高输出对排名对象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将评价问题转换成了线性规划的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所有排名对象的相对效益指数排名,将排名结果与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有对比结果得出数据包络分析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更能客观地反映出较为真实的结果。  关键词:排名问题;相对效率;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了凌阳SPCE061A的特定人的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将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到家居控制系统中。提出一种操作简便、易扩展、适用于家庭应用的控制方案。分析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流程。同时在Google App Inventer平台下,介绍了基于蓝牙通信的Android智能手机控制软件的搭建。经实际测试表明,本系统成功地实现对家电的声控技术和Android智能手机远程控制。  关键词:凌阳
期刊
摘 要:叶澜《教育概论》的问世,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使用,可以说对每一个致力于教育研究的学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本《教育概论》区别于其它教育著作,缘由对教育这个概念的独特的见解,使我们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探讨。本文主要从“什么是教育”、“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三方面对此书进行理解和学习,并谈论一些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教育;教育整体;社会系统  叶澜1983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开始独立讲
期刊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个合格的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上课的精彩以及学生考试成绩的出色,更需要考虑教学手法的明了性、整堂课的兼容性、课前的可查询与课后的易检索等,所以,教师自身的再学习与提高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阐述笔者教学过程中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  关键词:日新月异;应用;抽象;提高;沉淀  成为教师十几年,最初的雷厉劲早已在日常工作的琐碎里逐渐淡去,在这个信息丰富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读书时的老本已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不停电检修时,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进行操作可能导致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的状况,提出现有电流互感器二次过电压保护器设计、运行的缺点,并介绍了一种基于电流测量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预判装置。该系统代替四联短接线并接入需要短接的端子上,利用可调节电阻对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进行分流,通过观察电流变化判断二次回路是否开路。该装置避免二次侧开路的发生,提高了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工作的安全性,具有广
期刊
摘 要:现今的“读图”时代已经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数字化的生活模式,而动画这种表现形式无疑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据绝大部分的视觉表达,他必将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表现方式或是信息传递手段,将传统的手绘动画与数字化的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数字化的创作手段帮助我们在信息传达和视觉表现上变的更加快捷和高效率,而对于二维动画数字化的研究也是动画工作者必须从事的一项研究性的工作,是一个不得不进行的实践项目。
期刊
摘 要:我们每一天都会打开我们的平板电脑或是电视、报纸,我们已经习惯了去看新闻,听新闻,大到了解国家实事,小到关心生活里的鸡毛蒜皮的琐事,但是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你是否能够毫不怀疑的全盘接受?这么多的消息里面其真实的含量有多少?难道没有谎报误报的假性新闻吗?我们为何会完全相信这些新闻报道?这是创作这个动画的原始动机。剧本前期构思来源于我们现实的日常生活事件和真实的人物原型。  关键词:实验动画;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