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当代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撑,实现大国工匠的要求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教育主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既要有内涵建设又要有外部约束,要从文化、教育入手。工匠精神注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创新与技艺相结合,会计专业作为热门专业,做好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基于此,本文章对工匠精神在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运用
  引言
  财务会计的应用非常普遍,所有机构的运作都离不开财务会计的应用。如今,许多中职学校都设立了会计专业,但是现阶段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令人担忧。随着中职院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的事业单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如何建立适合社会需要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是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育者面临的挑战。
  一、工匠精神的概述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能够体现出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职业品质等内容,成为了从业者的一种价值取向。从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来看,主要包括专注、敬业、创新以及精益等方面的内容。从根本上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伦理德性精神,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内在品格中形成的,作為一种对完美的追求,表现出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创新。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对于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升专业技能人才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滞后
  教师为了能够达到课程标准或升学目标,上课往往主要讲解理论知识,有的甚至是照本宣科。一般而言,教师上课基本采用的是从概念、账户结构、账务处理,最后做练习的模式,教师的理论性教学方法太过单一、枯燥,教师在台上源源不断地讲理论,学生在下面无精打采没兴趣,教师上课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无人回答,师生之间很难形成互动,使得课堂没有生气。另外,教材配套的实训练习也少,对学生而言,就很难理解。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养成。
  (二)实训能力薄弱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意识不到位,学习上比较懒散,思想上仍处于初中阶段,需要老师不断进行提点,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学习不具备主动性,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在会计实训中的实践能力较差,无法达到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与积极性,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会计实训获得学习乐趣,体验到学习知识的用途,通过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而带来的自豪感,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三、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的运用
  (一)优化课程
  优化人才培养设计方案,建立一套塑造工匠精神培养模式,必须整合会计专业相关课程,增强试验与实训安排,注重工匠精神对基础课的熏陶。首先,优化岗位设置与安排,做好教学工作与情境的对接,对实践教学进行设计,在搭设情境的同时,让工匠精神与会计企业实践整合到一起,通过“干中学”“学中干”养成工匠精神。其次,帮助学生提高主动学习、钻研课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专注耐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操守。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与推陈出新的各种知识,单一的报账、算账与记账已经达不到要求,只有具备了专业创造与自我学习能力,才能变成工匠精神于一身的行家。
  (二)提升工匠精神重视程度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升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将传统工匠精神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构建符合行业发展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中职学校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增强内在自觉性,同时强化外在制度约束,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在进行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工匠精神的融入,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做到热爱学习、追求上进,实现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三)举办特色文化活动
  部分中职学生虽然对学习文化理论的兴趣不高,但对学校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感兴趣。学校应该抓住这一特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要求,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特色活动,激励学生参与其中,感悟工匠精神内涵。如开展“专业技能展示月”活动,组织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积极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文化广场”“道路文化”“技能大师展示馆”“校友风采馆”活动,积极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邀请劳模、大师、民间艺人或企业家进学校现场演示或做报告,传播专业技能、交流经验,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工匠精神的魅力与价值,激发学生对所从事职业的信仰与追求。
  (四)让教师的敬业成为技能智慧
  要加强团队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师道德素质标准。例如层次可由合格、良好、优秀、卓越四个层次构成。维度可由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打分,实操课中精益求精的教学打分,下企业从勇担责任、乐于奉献等维度打分,从多个维度将标准量化,细化师德标准,将师德作为教学团队考核、评优奖励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要营造敬业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2015年,《大国工匠》这一电视节目影响广泛,之后工匠精神渐渐成为引领时代的潮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中职会计专业人才,是时代赋予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和核心目标。在大数据时期,中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阶段,给会计专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中职院校必须大力关注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探索工匠精神的培育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姜莉莉,汤光涛.工匠精神在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2):137.
  [2]张馨,毛亮.论工匠精神的培养——以中职会计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37-238.
  [3]任敬怡.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育[J].教育观察,2020,9(02):109-111.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融入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外语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自信,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和弘扬。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具有自身特征的社会历史因素。
期刊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百年,在百年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够发展中国。我们应该一心向党,永远跟随党的步伐,不忘教育初心,完成教育使命,为中国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感恩我党,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回顾百年党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同时又能够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一个
期刊
摘要: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也由于此,其他国家与中国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种种情况凸显了交流翻译人才的重要性。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与中国的经济来往非常频繁。此文章主要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校日语翻译教学方法,现在多层次的市场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开辟一条新路,让教学方法也能活起来。以往的教学方法它还有很多不足,很多错误,以前认为的方法不一定现在还实用,因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变化。我们今
期刊
摘要:所谓教育家不外乎“教书”和“育人”,“教书”是作为一种职业,“育人”是一种情怀。教育家并不是虚无飘渺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书匠”,拥有扎实的教书技艺,具有“匠心精神”,不断磨练教学技艺,与时俱进,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培育优秀人才,方能成为工匠之师。  关键词:教书匠;教育家;教师素质;工匠之师  根据教育活动划分,教育家分为“广义的教育家”和“狭义的教育家”[1]。从
期刊
摘要:法学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复合型、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才的需要。高水平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要从交叉学科的教学开始。由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思维和方法等的不同所造成的“学科壁垒”,导致法学多学科交叉培养受多重因素制约。为了实现“重基础、强交叉、拓视野、推创新”理念下的人才培养的重大突破,需要科学合理设计课程、改革传统的招生机制、打破院系体制阻隔、改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等人事管理制度,营造多学科交
期刊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在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硬件设施配置齐全但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课程设置不全面且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课外活动内容简单且形式单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落后的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为此,教育的当代使命应更加生动而具体地表现为:促进所有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主动发展、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教
期刊
摘要:大数据专业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性,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大数据专业已成为必然趋势。针对我国高校大数据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文章结合学校大数据专业的发展实际,给出了在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组织结构、课程体系设置、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探索成果。以期推动大数据专业的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大数据应用型人才需求。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融合;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高校的学科发
期刊
摘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发展阶段要进行的重要任务。社会建设要按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发展有机衔接。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可从养老与医疗保障、教育、就业、住房保障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着手,推进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生活品质 社会建设 以人民为中心 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
期刊
摘要:田径短跑是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锻炼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而且有利于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课程,提出了几点加强田径短跑训练的措施建议,供参考。小学阶段的田径短跑训练,其目的是强健学生体魄,重点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身体协调性以及反应灵敏度等。由于小学生的运动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制定田径短跑训练计划时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不应给学生带来额外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内的历史教育问题也在得到不断地重视和完善。但在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的广大农村地区,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师仍存在着教师留守率低、专业素质不高、教学资源有限和教师职业态度不端正等现象,严重的影响着乡村地区的历史学科教育  关键词:乡村;历史教学;教师  中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起,城市的改造和建设在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城市经济的发展随之带来的是城市人口的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