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井高焰壮西蜀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气的发现与战国时秦国对蜀郡井盐的开采有关。《华阳国志·蜀志》说:李冰任蜀郡守时,“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地,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盐与天然气往往结伴而生。盐井的开凿,使蜀中百姓很快认识到天然气的作用(时以天然气煮卤水得井盐),从而掀起了对火井(即天然气井)的开发与利用的浪潮。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二记载:“临邛火井一所,从(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煮盐,得盐。”《华阳国志·蜀志》也说,临邛县“有布濮水,从布濮来合火井江,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終日不灭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西汉中叶,朝廷在临邛(治今邛崃市)增置盐铁官。
  对临邛火井的开发,任乃强先生考证并评论说:“火井场,公元前二世纪时曾出火井,盖作陂池盐井者掘出天然气。有人投以家火,遂燃烧发光焰。古人用湿絮塞之而灭。遂有人作石盘镇闭,而穿小孔泄气,燃以煮盐。亦可以竹筒吸盛其气,穿孔燃之,以代烛夜行。其气不与空气接触则不自然,故可‘拽行’也。此说明两千年前我国巴蜀地区已能利用天然气,载此科学奇迹的历史文献,甚可珍贵。”(《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第160页)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这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里对临邛火井所喷天然气燃烧壮观场面的讴歌,也是对西汉劳动人民智慧与首创精神的礼赞。中国是第一个开采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特别是用天然气煮井盐要早出西方约莫一千八百年;而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天然气井就出在西汉中叶的蜀郡临邛地区。这是西汉文帝以后“驰山泽”之禁的直接益果。它说明国家经济政策的宽松对生产力的解放与推进真是立竿见影。
其他文献
对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全基因组中微卫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查找到l~6个碱基重复类型的微卫星序列共90 346个,约占整个基因组总长度的序列(1.1Gb)的0.41%,分布频
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广播电视技术标准资料的收集和保存,经过多年的收集积累,现有各类标准资料近2000条,标准单行本和标准汇编几百册。其中广播电视标准比
期刊
广西广电数据网是全省统一的多业务数据平台,接入方式以CMTS+CM为主。基于CMTS+CM接入方式,利用HFC网络实现VPN和非VPN的业务,从而实现了对专网业务的支持。本文简单描述了网络
鸻鹬类涉禽是目前比较珍稀的一类迁徙鸟类。预测迁徙鸟类的栖息地适宜性与其他物种不完全相同,人类影响、土地类型等因素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本文利用Maxent模型,结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