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丹参酮)对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基因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其抑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丹参酮低剂量组[10 mg/(kg·d)腹腔注射]、丹参酮高剂量组[20 mg/(kg·d)腹腔注射]及缬沙坦组[10 mg/(kg·d)灌胃],另有8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T1R、AT2R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内[Ca2+]i的变化.结果 (1)低、高剂量的丹参酮均对升高的血压无影响,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缬沙坦组(P<0.01,P<0.05).(2)丹参酮低、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LVMI、MFD高于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手术对照组(P<0.01).(3)低、高剂量的丹参酮和缬沙坦均下调手术大鼠心肌的AT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丹参酮低、高剂量对AT1R的影响不及缬沙坦(P<0.05).(4)缬沙坦组的AT2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升高(P0.05).(5)丹参酮低、高剂量与缬沙坦均可使肥厚心肌的[Ca2+]i显著降低,高剂量丹参酮对[Ca2+]i的影响明显超过缬沙坦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对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是非血压依赖性的,其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AT1R的mRNA、蛋白表达、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有关;AT2R有可能参与了缬沙坦降低血压、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研究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建立“亚健康状态”知识型数据库,结合流行病学、计算机学、数学、国际量表学等有关原则,依
期刊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
目的 探讨大黄素与环孢素A合用对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LEW→BN大鼠原位肝移植为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术后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环孢菌素A(CsA
通过反复实验发现 ,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监测剂的放置影响监测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2 0 cm× 30 cm× 2 0 cm布类包 7个 ,12 1℃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 ,化学指示胶
目的了解进入90年代医院感染病原菌学分布变化。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1997年12月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619株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感染病原菌总
目的 明确虫草茵丝提取物(Cordyceps mycelia extract,CME)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大鼠肝硬化的干预与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DMN 10μg/kg剂量腹腔内注射
年近半百的寇女士,近年来,每逢经期就会胆颤心惊,如临大敌。原来,数年前寇女士就患有月经紊乱,常常40~60天一潮,经期较长,经量也较多,在服用中西药后,出血还能勉强控制住。但
目的 在体观察通心络抑制猪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16头小型雄性家猪,麻醉后进行左侧开胸手术,选择心脏左前降支及回旋支近端管腔外径大小近似的两处节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