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稀土矿区及周边土壤中稀土、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来源 :矿产保护与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离子型稀土矿在江西赣州首次发现并开采,在长期开采过程中对矿区及周边水土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了持续影响,本文选择赣南足洞离子型稀土矿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系统的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重稀土含量明显高于轻稀土,其中Y含量是全国背景值(22.90μg/g)的7.2倍,占比最高;地累积指数评价Igeo均值显示HREE和Sm分别有77.44%和99.55%为无污染至中等污染,95.92%的LREE为无污染;重金属除Pb处于轻度-中等污染水平外,As、Cd、Cr、Cu、Hg、Zn
其他文献
以青岛王哥庄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依托,对王哥庄社区存在的3个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勘察研究,针对各灾害点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方案,并介绍了治理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及工艺要求.治理工程完工后通过了长时间变形观测和雨季的考验,证明该崩塌治理研究效果良好,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基于凡口铅锌矿选矿废水特性的解析及技改需要,以“初期氧化+预处理+生化处理法”工艺处理选矿废水。通过研究不同O3浓度、催化氧化时间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处理后废水回用对选矿指标的影响,评估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初期氧化阶段,利用O3直接或间接氧化废水中残留药剂;协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Ca2+和重金属;后续的生化处理进一步提升出水质量。在O3浓度为60 mg/L,催化氧化时间为20 mi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因此,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对于降低重金属毒害风险、维护环境健康和恢复生态意义重大。与其他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因其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主要作用方式,讨论了微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协同植物修复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联合修复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这一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