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融贯中西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f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砥砺前行,六十余载漫漫医学路


  1945年,史载祥教授出生于山东。史老幼年时常看到母亲、外祖父给当地乡亲父老看诊,深受患者们的尊敬,耳濡目染之下心中开始萌发了学医的愿望,年幼时的一次生病经历更是让史老对中医印象深刻。“小时候,我曾经生了一次很重的病,长时间地高热不退,”史老说,“现在看来可能是西医的伤寒病。”当时并没有先进的医疗条件,最终是中医药让史老恢复了健康。史老的哥哥从事西医外科的工作,家中人也希望有人能够投身中医事业,于是史老毅然报考了南京中医学院(后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走上了从事中医的道路。
  “当时的学制与现在不同,是六年的本科学习。”六年的学习十分辛苦,但史老仍砥砺前行,在无数的课业、实验、临床实践中,建立了严谨而又开放的医学思维,掌握了娴熟而又规范的临床技能,终是学有所成。1965年,史老以当时(1965届)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而后被分配至南通中医院,师从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朱老指导下工作、学习。这一干就是13年。
  1978年“文革”结束,高考恢复的同时研究生招生工作也恢复。朱老对史老的能力与业务都十分认可,便找到史老,向他表达了希望他继续深造的想法。“当时朱老来到我家,专门与我谈了这个事情,告诉我研究生招生要开始了,希望我能去试试,让我好好考虑。”史老说。凭着对医学的一腔热忱,史老报名了。“当时正好赶上第一届北京中医学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招生,我就报考了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方向的研究生,时间很紧迫”。虽然只有短短2周的准备时间,但史老毫不慌乱,沉着冷静,凭借多年扎实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史老在近百名考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国医名师廖家桢教授的研究生。
  1981年,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史老准备回到南通继续工作。适逢卫生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日合作筹办中日友好医院,在导师廖家桢的推荐与鼓励下,史老来到了中日友好医院。自1981年起,史老便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大内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工作,历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中医大内科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SARS席卷中国,严峻的形势对每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对时任中日友好医院大内科主任的史老更是如此。2003年5月8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作为SARS定点医院投入使用,主要收治重症SARS患者,身为大内科主任、院SARS专家组副组长的史老毅然决然地站在了与SARS战斗的第一线。“刚刚开始的时候,隔离条件还没有那么完善,但我必须身先士卒。”史老回忆道,“考虑到家里还有老人小孩,我就尽量自我隔离吧,当时我买了个巨大的塑料桶放在家门口,回家之后先把身上的衣服都脱到塑料桶里,消毒以后再进门。”
  在SARS疫情最为紧张的时期,一位与史老相熟的患者在晚上联系了史老,听说患者高热,史老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当时医院里有很多确诊的SARS患者,如果他不是SARS但收治入院,那反而是害了他。但他的职业是公交司机,如果他确实患有SARS而我将他漏诊了,那造成的危害无法估量!”史老回忆道,“思虑再三,我还是给他开了个方子,如果到第二天早晨体温仍然很高,那必须立刻就医隔离。”在电话里完成了问诊之后,史老嘱咐患者连夜按方抓药煎服,第二天7点回电话报告体温。第二天,当史老听闻患者的体温已经正常,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这位患者究竟是不是感染了SARS已经无从考证,但是类似地早期应用中医药将部分发热患者挡在SARS以外,或是通过中医药介入将早期SARS患者的病情控制住不使其进一步发展,是完全可行的。在这一次SARS危机中,中日友好医院率先开展了中医药主动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措施,在西医尚无有效办法的情况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与史老的努力密切相关。作为专家组中唯一有着中医背景的专家,史老在当时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根据临床实践与反馈,结合多方研究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SARS的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为当时抗击SARS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宗中汇西,傳承创新的中西医结合路


  SARS的分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成功,不仅仅是一次成功而典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践,更是史老多年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的体现。
  早年,史老刚刚进入南通中医院就面临繁重的工作。史老告诉我们:“当时医生人手比较紧张,抗震救灾、下乡急诊、巡回医疗,我们都要进入基层,作为中医大夫,工作压力和接诊量都很大。”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史老迅速地成长,收获颇丰。与此同时,上级指示史老接手了内科病房的管理工作,病房中许多重症、器官衰竭的患者,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医学知识与技能才能处理。在大量的接诊与病房管理工作中,史老敏锐地意识到单纯的中医药治疗或单纯的西医治疗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包打天下!史老对中西医结合的思考得到了导师朱老的肯定与支持,也正是在导师朱老的引导下,史老走上了一条“宗中汇西”的中西医结合道路。
  “我的导师朱良春具有非常开阔的思维,也具有很先进的中西医结合思想,并没有那些‘门户之见’。”现在常提及的章朱学派,指的便是朱良春与他的老师国医名师章次公先生所传承的学派。章次公不仅拥有高明的医术,同时还认识到中医长于整体调治,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尚不能由辨证发展到识病的阶段”,故当用现代诊断方法以济其不足。约在80年前(待考),章老提出“双重诊断(中西医诊断),一重治疗(中医治疗)” ,可谓孤明先发。希望后学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传承、发展传统中医的同时,一定也要了解、吸取现代医学的相关内容。而导师朱老在继承章次公先生思想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中医新思路,极大地丰富和革新了中医理论,也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途径。时至今日,医界公认、最为实用且行之有效的“病证结合”已成家喻户晓、医患共享的诊疗模式法则,某些“指南”“标准”远不可与其同日而语。回想五六十年前,朱老倡导“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指出“辨证是绝对的,辨病是相对的”以突出中医主体意识,是何等的远见、先见、卓见。   身为章朱学派的传承人之一,这些思想对史老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史老告诉我们,章次公先生提出的“欲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指明了我们解决中西医结合实际问题的大致思路,理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时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地位关系,即“先求我自”,继承、保持、弘扬中医的自身特色与优势。中医药的创新是在继承与弘扬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与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在某些落脚点上将二者有机结合,努力创新,既不是生搬硬凑,也不是泥古守旧,更不能全盘西化。“国家早期号召西医学习中医,开展了多届的‘西学中班’,从这些班中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中医大师,这既是中医本身作为一个优秀宝库的弘扬、发展,也是中西医结合道路正确的一种佐证。”史老如是说。
  谈起中西医结合的现状,史老十分忧虑:“中西医结合,我认为现在仍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还需要在具体的问题上进一步深入,需要从实践到理论的逐步渗透、有机融合。”史老告诉我们,中西医结合绝不是简单的1+1,更不是“盖浇饭”,而是水乳交融,应该多层次、多途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相互渗透,达到相互融合的状态,这样既是对中医传统、经典理论全新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世界医学、现代医学有力的补充和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个中医人要以宽容、开放的心态面对中西医结合,同时也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在多方面、从多层次去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如药学、中医、现代医院、基础研究、器械发明等多方面的研究者从多角度入手共同去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只要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对人类对患者有益,那就是好的道路” 。绝不能过分狭隘地去看待,引经据典也不是中医的全部。

开拓革新,在严谨、科学中探索中医前路


  中西医结合的另一个难点、疑点就是在于疗效评价。史老常告诉后学,一切以疗效说话,以疗效为中西医结合评价的重点与入手。“我告诉学生要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的至亲、甚至是自己生了病,寻求诊治,哪里会在意你是中医还是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就是想尽快、有效地解除病痛罢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疗效必然也是衡量医疗质量、医疗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
  长期以来很多对中医的非议,大都来源于中医作为经验医学的劣势,如缺少相关的循证医学研究、疗效评价体系与标准不明确、案例的临床证据不完备等,这也导致很多时候中医在现代医学面前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而史老一直致力于要改善这一现状。
  在史老的病例整理与归纳中,我们见到了一种格外的严谨与科学。史老的案例并不是口述与记忆,也不同于傳统的中医医案记录方式,而是融入了非常多、高效的、辨证的对比方式,十分强调客观临床证据。史老收录的病案,除了一定要有的中医药介入,还要求患者病程中西医诊断与检查均十分清楚、完备,中医治疗的结果在现代医学的检查结果上有所体现,这无疑使案例的可信度、说服力大大提高,而大数据、大样本的总结与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无疑也是中医数据归纳的重要途径。史老拿起了手边的一份扩张性心肌病的病案,通过病案中十数份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我们发现患者中医治疗前后心脏形态、功能的改变得到了非常直观、充分的反映,所有检查结果都是可信、可查的!史老骄傲地说:“我们有这么清楚的证据,就是要亮出来。”
  史老严肃地告诉我们,中医对案例的总结研究绝不能停留在感觉、经验上,感性认识一定最终要上升为理性认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现代医学的套路,而是要有些“拿来主义”,用现代医学的手段与技术来验证、参照我们的研究与实践。史老的案例中有大量现代医学的内容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参照,给后学的指导意义非凡。“我们的前辈拥有更好的知识传承与经验积累,但是限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与条件,他们的总结工作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很可惜的。”史老惋惜地说道,“我们比我们的前辈有更好的技术条件,所以我们不仅要整理,还要整理得更好。我有这个条件,我就要有这个使命感,不一定我的总结方法就是最正确、最高效的,但我还是要努力,至少为后学竖起一个参照系,为后来的人做出一些探索、尝试。记录下我们的想法、临床工作中的甘苦、得失,总是有一些意义的。”
  史老告诉笔者:“类似这样的工作据我了解开展得并不多,主要是部分中医院在观念或者条件上做不到,有条件的很多西医院又没有开展中医的研究,而我这里具备了这一条件。我就尽量找西医解决不了的,有充分证据支持的案例成果来形成相关的研究成果。”
  除了严谨科学的传承工作,史老也非常重视案例、思想的传播。史老开通了博客,在自己和夫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为“华祥医塾”,每有临证实录、思悟所得,必上传分享。时至今日,华祥医塾已然成为一个医学传播的阵地,有着近600篇博文,点击量近25万,影响甚广。
  史老坚定的认为,中医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的使命是去解决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尚未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史老坚定地告诉我们:“临床上难题太多了,而且老问题解决必然会有新的问题产生,还有许多许多值得我们去研究,有待我们去解决的,这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编辑    车    翀)
其他文献
标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能吃是福”,饮食是每个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一次舒适、满足的进餐往往使人幸福感“爆棚”,而一旦“吃不好”,很多时候就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了。“吃不下”“吃不香”“容易饱”等消化不良的典型症状几乎困扰过我们每一个人,很多时候我们不去在意它,症状也就很快缓解了,但是有些人的消化不良症状相对严重,持续时间更长。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消化科的副主任医师张静告诉我们,我们决
期刊
魏永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重症及睡眠呼吸障碍合并心肺血管等相关疾病的诊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刘广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擅长脑血管病、脱髓鞘病以及重症肌无力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聂绍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主任医师
期刊
阳春三月,又到了开学季,当各个阶段的学生们背起书包走进校园的时候,我们也许能猜得到,现在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每天学习的时间远远超过了“8小时工作时间”,由于无暇顾及体育运动,饮食结构不够合理,他们的身体发育或是过于肥胖,或是提前“成熟”;由于被紧张的学业所累,在比较和竞争中前行,他们背上了青春年少所不该承受的心理负担。身的重负:中国儿童的肥胖率已达8.1%  
期刊
日前,享佳健康与旗下老人佳在知识产权领域捷报频传——共计获得五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五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这表明享佳健康及老人佳一直专注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自主研发,不懈努力,同时也标志着两家公司在知识产权领域更上一层楼。你的睡眠 我来守护  近年來,国家不断重视微创新,对实用新型审核更加严格,增加了审核力度,实用新型专利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高。在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方面享佳健康和旗下老人佳成果喜
期刊
廣西贺州市,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市,当地90~99岁的长寿老人有将近9000人,百岁老人逾500人。在广西贺州市的昭平县住着两位百岁老人,104岁的潘奶奶和116岁的胡奶奶。这两位老人家年过百岁却依然手脚麻利、精神矍铄,充满活力,令人羡慕不已。这两位百岁“老神仙”住在山村里,虽然当地风景秀丽、空气清新,但却没有城市里优渥的生活条件、精细的饮食和有保障的医疗。那么到底是什么长寿法宝能让她们如此高龄依
期刊
国家级名老中医史载祥今年已是77岁高龄,自从走上医学之路,史老便励精图治、严谨治学,将书本上的医学原理与临床实践中所收获的实战经验相结合,一心钻研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病的活血化瘀疗法。  行医数十载,史老总结历代医家经典,阐发了血瘀之证形成的三种途径,分别是内结之血、污秽之血、离经之血。【血瘀证之内结之血】  史老曾经救治过一位冠心病患者,这位患者到史老这里来就诊时,心脏内已经
期刊
进入三月,春色盎然意渐浓。此时,我国多数地区的气温正在快速回升,出现咳嗽症状的人也日益增多,这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息息相关,“倒春寒”依旧不可小觑,北京同仁医院的呼吸科专家提醒我们,正值冬春交替之际,一定要谨慎防范“倒春寒”对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  冬末春初,天气欲暖还凉,这正是呼吸科最为忙碌的季节之一,这时如果你仔细观察呼吸科的诊室,就不难发现咳嗽的患者是最多的。这是因为有70%~80%的疾病
期刊
开播十年特别节目策划会上,悦悦说:“养生堂就是说不出的‘我爱你’”。这句话让新来的导演很有代入感,深切体会到了观众与养生堂之间的感情,通过这句话也感受到悦悦对养生堂发自心底的爱。现在能庆祝开播十年的节目屈指可数,能参与制作十年特别节目真是荣幸之至!  《养生堂》一年365期节目,没有重播,这种大日播的压力你很难想象,无论有多少备播节目,总感觉瞬间就被吞噬掉了,最恐怖的事是忽然發现马上快没节目播了,
期刊
65岁的翟大妈,因为腰腿疼一个多月,来医院看病。通过拍片,发现她的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患者有什么特点呢,就是腰疼和腿疼。一般早晨休息的时候不疼,站久了、走多了就疼,患者这时候就需要蹲下或者坐下休息,但是再起来走或者干活,疼痛还会继续加重。X光片和磁共振显示翟大妈的腰椎有增生,有椎间盘突出,腰椎有轻度滑脱,用中医的保守治疗的方法治疗一周,疼痛有所缓解,医生让她回去继续用中药,保护腰部,就不会有太大
期刊
315会员权益日,为积极响应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的“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引导正确的消费观,享佳健康打造“315品质消费月”,为会员带来放心、安心、省心的产品及服务。  享佳健康成立于2007年,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客户至上、诚信经营、大力维护会员权益视为己任,将合规理念融入生产和运营全过程之中。11年来,享佳健康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体系,通过315售后维权服务站、正品保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