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 那场深入骨髓的文艺与浪漫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549881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渴望浪漫的小文青们总是热衷于去欧洲留学,因为从斯德哥尔摩的梅拉伦湖畔傍晚的帆船上仰望海鸥环绕升空的热气球,到登上星空下闪烁的埃菲尔铁塔鸟瞰巴黎的浪漫夜色;从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沉醉在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到伫立于罗马斗兽场的台阶上重温古罗马人狂欢的场面,欧洲似乎打造着这个星球的“人间天堂”。
   但是,如果要更文艺、更浪漫,巴黎、伦敦、柏林这些大都市似乎永远都比不过那些充满童话般梦幻气息的古朴小城。因为那里是书卷气十足的大学城,文艺的气息散落在小城的每个细节中,让那份浪漫深入骨髓。
  英国杜伦大学城  在古朴小镇的书卷气中沦陷
  芮 涵
   如果你厌倦英国大都市色彩斑斓的城市生活,那么你可以去古朴的小镇感受淳朴的民风以及英国人的绅士和友善,那里是著名大学的所在地,有很多年轻人的面孔,古老却又充满青春的活力。虽然这些小镇地方很小,但在那里居住或读书,你会很快熟悉它们的每一条街道。而杜伦小镇古朴中透着宁静,安逸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是你留学和生活的好去处。
   尽管此时,我就在欧洲,但记忆中的那些影像还是伴着湿润的清风一个接一个明亮地、令人心醉神驰地走了过来:卖花女在街道上四处游荡,蜿蜒盘旋的狭窄石阶路陡峭峻拔,夹道皆为常春藤掩映下鳞次栉比的古老房屋,馥郁的繁花顺着延伸的枝条爬满雕花铸铁的阳台……我对欧洲文化的影像记忆与杜伦小镇真实的景象融为一体。
   杜伦到了,我暗暗吟咏济慈的诗:“这座小镇,教堂的墓园,圆顶山/这云雾、树木、夕阳,虽然美丽/却显得寒冷、陌生,像是在梦里/很久以前梦见过,现在我重新梦见……”
   900多年前,征服了英格兰的威廉一世看中了这个易守难攻的小半岛,下令在连接陆地的咽喉处修筑一座城堡。后来半岛上有了街市,杜伦就这样出现了。这里山丘广布、绿地延绵,温婉的杜伦河静静地环绕过小镇,那些由石子或石砖铺成的小路也跟着蜿蜒起来。成群的水鸟在泛着粼光的河面轻踩鼓点,与河岸两旁言谈欢笑的路人们相映成趣。澄净的天空,慵懒缱绻的云朵,映衬着杜伦保存完好的罗马帝国时代的宫殿以及巨大的诺曼大教堂。人们都说,有水有山的地方总是有更多的灵气,杜伦离喧嚣很远,离心灵很近。
   杜伦小镇只有30000人,而大学生却有6000多人。杜伦大学的校园校舍分布在全城各处,整个杜伦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连同这个地方都散发着一股古老的羊皮卷的味道。杜伦大学有至少12个学院,每个学院也是一个生活社区,社区内除了宿舍,还有食堂、阅览室、洗衣房、购物中心、活动室和体育场,当然还有“社区管理中心”。毫无疑问,杜伦是牛津、剑桥之外的又一座大学城。
   中世纪时,杜伦是防御苏格兰人南下的要塞,也是主教、伯爵们的官邸,至今古城堡内诺曼人时代的小礼拜堂等古建筑仍完好如初。19世纪古城堡改为大学校舍,13世纪时大厅成了学生食堂,古城堡功能的变化也正是杜伦从中世纪的军事要地和宗教中心转变为现代大学城的一个缩影。
   诺曼大教堂是世界上最美的哥特式教堂,走进穹顶高阔的教堂,只见一位身披教衣的修女站在门口笑眯眯地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川流不息的参观者。美丽的教堂内院有一道长长的门廊,一群刚刚排练完唱诗,披着长长风衣,明眸皓齿的歌童在教士的带领下静静转过回廊。世界著名的《哈利·波特》系列影片就曾在这里取景,其中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镜头聚集了英国许多不同的教堂,有许多场景就是在宏伟的诺曼大教堂拍摄完成的,所以这个地方受到许多《哈利·波特》爱好者的追捧,连小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喜欢这里,仿佛置身于一个魔幻的世界。
   一个秀丽无比的花园弥漫着天堂的静谧,它衬着头顶不知何时起的彤云密锁的天空,以及远处一望无际的荒野。在这个长满迷迭香、开着地黄花的花园后面,住在古老房子里的人一定能听到每日教堂准时响起的悠扬钟声。在花园高高的围墙外,是一条常春藤蔓延的中世纪风格的长不见底的石子路。
   我不得不承认,这座花园狠狠地打动了我的心。我随身带着一本《纪德书信选》,坐在静得只能听到风声鸥啼的花园里,把它打开:“我当时坐在这个花园里,看不到太阳,但空气中闪耀着四射的光芒,仿佛湛蓝的天空变成了液体,正飘着雨丝……是的,在这条长长的小径上,的确好像有光在流动,而在那流泻的光芒之中,树枝梢头缀满金色的泡沫……”
   教堂对面是一座古城堡,这座城堡就是杜伦大学一部分学生的家园,为学生参加社会与学术活动提供了极佳的场所,但请注意,那些宿舍主要是面向本科生的。学院不只是为学生提供住宿,同时也组织艺术展览、客座讲学以及音乐会等各种活动。杜伦大学拥有繁荣的剧院基础,一个主干社团就有超过600个活跃会员。学校大剧院在每学期的每周都会排练学生的作品,而且它是学生作品得以演出的唯一场地,“学院四重奏”、“城堡礼拜”、“在夏天”、“爱丁堡边缘文化节”以及其他受欢迎的节目都会上演。而音乐在杜伦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娱乐项目,杜伦大学合唱团和管弦乐队尤其出名,诺曼大教堂合唱团给杜伦大学的学生提供了7项奖学金项目。
   城堡旁有一座二层小楼,这应该是杜伦大学历史上比较早的一间图书馆。书架上多是介绍英国某地历史的泛着鲜明维多利亚气息的旧书,此外还有一些法律书籍。书架边摆着几排桌椅,若干学子正在那里埋头苦读。走出小楼,草坪上多了些许热闹,几个青年在那里嘻嘻哈哈地踢球玩闹。突然间,天毫无预兆地下起一阵骤雨,我不由得咬紧颤抖的牙关。正如济慈笔下所写的那样,英国有着“短促而苍白的夏季”。
   每逢周六,城中广场摆开集市,这大概是杜伦每周最热闹的时候。各式手工巧克力和各种新鲜出炉散着麦香的面包,这些色、香、味会勾起你对美食的期待。还有精美的手工艺品、街头艺人悠扬的风琴声,以及旋转木马上孩子们的笑声,这些闲适、美好的画面或许就是忙碌的都市人无比向往的简单生活吧。   德国哥延根大学城  用粗线条勾勒童话般的生活
  Apical
   季羡林先生曾说:“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所以,当哥延根那窄窄的街道、街道两旁的铺子、城东小山的密林、密林深处的小咖啡馆、黄叶丛中的小鹿,甚至冬末春初时分从白雪中钻出来的白色小花雪钟,还有很多别的东西都争先恐后地呈现在他眼前的那一霎时,影像纷乱,他的心便像开了锅似的激烈地动荡起来。
   虽然此时我的心情不及季羡林先生当年重返哥廷根跳下站台时的急切,但当我的脚落在哥延根的土地上,看到眼前这个古意盎然的童话小城的那一刻,我还是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全身心都舒展开了。
   这里是格林兄弟执教之处,也是格林童话的诞生之地,《牧鹅姑娘》的发生地就在这里。如今,那个在童话里被女仆陷害变成牧鹅女的公主雕像已成为哥廷根的城市标志。当然,这里也是朱德元帅、季羡林先生旅德留学的地方。
   哥廷根是德国当之无愧最古老而优美的大学城之一,在这个12.3万人的小城里,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而创立于1737年的哥廷根大学更被学术界誉为数学领域的“麦加圣地”。这里学者云集,人才辈出,历史上曾有4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在此上学、教书或者深造,世界上很难再找出另一个有此殊荣的城市。
   在老市政厅地窖餐厅的入口处,至今还刻着一句著名的拉丁文古语,用来形容哥廷根大学生的生活:“哥廷根之外没有生活,即便有生活,亦非这般的生活。”著名英籍犹太数学家布洛诺斯基曾这样形容哥廷根:“一切古老的大学均有美妙的相似之处,哥廷根正如英国的剑桥和美国的耶鲁那般,偏远而罕为人至。”
   哥廷根大学的小区散布在城中各处,文科中央校区“蓝塔”紧邻老城,是神、法、商等社会科学系的所在地。文史哲等人文科系也在附近,数学系老楼则在老城西南部。而大部分自然科学系则位于新建的北部校区,医学系与哥廷根医院合为一体,座落于山脚下。除了老城的热闹之外,哥廷根东部青山叠翠,西南部吉斯湖碧波荡漾,均是休闲静思的好去处。
   学术传统在哥廷根备受尊重。在哥廷根大学的博士生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的当天,他们会头戴博士帽,在亲友的陪同下乘坐花车前往市中心的广场,向格林童话中的“牧鹅女孩”献花,并用亲吻的方式感谢她带来的好运。这个古老的仪式成为哥廷根的一景,游客们常驻足观看。由于亲吻者众多,“牧鹅女孩”也成了世界上受吻最多的女孩。为了维护秩序和保护原雕像,市政厅曾下令不许亲吻该雕像。后因违令者太多,原雕像已被博物馆收藏,现在矗立在广场上的是一座复制品,而市政厅也未实际禁止刚出炉的博士们爬上雕像,献上他们的热吻。
   我和很多在哥延根留学的中国学生一样,课余时间喜欢到席勒草坪散步,然后登上附近的小山,在暮色中凝视这座美丽的小城。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季羡林先生,他在《重返哥延根》中这样写道:“我没有忘记当年几乎每个礼拜天都到的席勒草坪,它就在小山下面,是进山的必经之路。当年我常同中国学生或德国学生,在席勒草坪散步之后,沿着弯曲的山径走上山去,曾在俾斯麦塔俯瞰哥廷根全城,在小咖啡馆里流连忘返,在森林中的茅亭下躲避暴雨,在深秋时分惊走觅食的小鹿,听它们脚踏落叶一路窸窸率率地逃走……”或许,在很多年以后,哥延根对于我来说也会有写不完的甜蜜回忆。
   在阳光普照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坐在市政厅广场旁的咖啡馆前,晒晒太阳聊聊天,或者拿一本书静静地看一下午,自得其乐地欣赏着这个沧桑而又充满活力的小城,呼吸着只有哥廷根才具有的独特的书卷气息,而这难道不是人生最浪漫的事吗?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城  感受千年老城的敦厚与从容
  灵樱风若语
   在意大利,相比游人如织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博洛尼亚显得很安静。这座中世纪老城规模不大,靠步行就能领略到它的风韵,而它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其大学总面积约占城市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清一色红砖房的古城中心地带,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他们共享这座城市的城墙、教堂和各类资源,而这样的历史已有10个世纪之久。走在博洛尼亚曲折的石板路上,大约每5个路人中就有一个是博洛尼亚大学的学生。
   遁迹于佛罗伦萨和米兰之间的博洛尼亚,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惊人的美食,更呈现出比罗马更令人陶醉的古老城区,它有着比米兰更具活力的文化艺术活动,与意大利共存的悠久历史。中世纪贵族为增加威慑力建造的两座姊妹塔(一高一矮)经过几百年岁月的洗礼,成为穿透古城过去和现在的坐标。以姊妹塔为圆心,方圆几千米之内,始于中世纪的博物馆、教堂、钟塔、民宅比比皆是。这里的建筑都不高,外墙色彩犹如莫兰迪油画色彩的调子,土红、黄灰、紫灰,这些鲜明的色彩组合在一起,视觉效果强烈,但又让人觉得这一切都是淡雅的,特别是在清晨柔和的阳光中,那种透明感更令人愉悦。
   对于在博洛尼亚读书的人来说,你只要会一点点蹩脚的意大利语就可以在整个城市中畅行无阻,收获你想要的那种古城特有的恬静,感受这里独有的人文气息。你会发现,凡是那些最老的街区和最老的房屋,似乎都是这座被欧洲人封为“学习灵魂之母”的博洛尼亚大学的校产。走在古老光滑的石头铺成的街道上,或者在一条古老的林荫路上漫步,你或许会和我一样,激动地想象着几百年前,伟大的伽利略和哥白尼、忧郁的但丁和佩特拉克也许也曾从这里走过吧。从公元1088年建校开始,博洛尼亚的市民和学生便开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千年来,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城与一座有着深厚传统的学府相得益彰地共处着。
   留学博洛尼亚大学,你会被那多达两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室)震撼到。但大多数图书室晚上关门时间比较早,所以你也就体会不到在图书馆通宵奋战的满足感了。不过,你还可以去专门的自修室,那里的关门时间比图书馆晚很多。我常去的一个叫Palazzo Paleotti的自修室是由一座中世纪宫殿改建而成的,整个楼层大约3米多高,一抬头便是哥特式的尖顶。每次上楼、出门休息,或者坐在不同的座位上自修,我都会被遍布各处的油画、浮雕以及柱子上绝美的图案所包围。在复习迎考的日子里,每晚10点从这里回寝,我时常会有一种时空错落之感。
   博洛尼亚大学有一栋专门为中国留学生提供住宿的“中国学院”宿舍楼,位于市中心。那是一座建于17世纪、四面环街的老房子。很多同学都喜欢在入睡前,站在窗前发会儿呆,然后静静地看昏黄的灯火里这座千年古城入眠的样子。当然,如果你不想错过博洛尼亚温情的夜,你也可以在古老的中世纪广场上看一场免费的文艺电影,或者在大学城旁的小巷里听一场免费的露天古典音乐会,最后再享用一杯醇美的鸡尾酒,完美地结束这一天。
   朋友们都说,意大利是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度。从这几年我在博洛尼亚留学的见闻中,的确很难想象一个连厨房穿着和用具都如此一丝不苟的民族,是把生活当成怎样的艺术来品味和享受的。拉丁谚语中的“Carpe Diem”意为活在当下,珍惜此时此刻拥有的,物质也好,精神也罢,皆是时间最宝贵的神赐。不管是一幢建筑、一段旋律,还是人们脑海里的某种思绪或灵感,只要存在过,皆是值得铭记而传承的永恒。在我看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需要这份不必急于求成的从容的。
其他文献
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帝都北京这样,吸引着如此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有抱负的学子。古色古香的建筑孜孜不倦地讲述着历史的沧桑,那弯弯的老胡同、方正的四合院里,每一片砖瓦都散发着老北京独有的人文气息。尽管从前的悠闲已被匆忙的现代脚步所取代,但老北京留下的京味仍氤氲在这块北靠燕山南临永定河的土地上,滋润着北京城近九十所高校,彰显着蓬勃的青春活力,以独特的魅力让人心甘情愿地在此“沉沦”。  这是一个孕育梦想的地方
期刊
今年6月我去了一趟柬埔寨。归来后,有人问我对什么印象最深,是巴肯山的静谧日落,小吴哥的安详倒影,还是高棉的微笑。我摇摇头说:“这些都很棒,但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乘坐热气球的体验。”   热气球起飞之前,工作人员发给我们一包糖果,并说:“一会儿你们飞跃暹粒上空时,地面上会有很多孩子追着你们要糖果。到时候,你们就可以把这些糖果丢下去给孩子们。”   在热气球上面往下发糖果,听起来是多美妙的事情啊!糖
期刊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远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
期刊
心 结  李紫怡   时光,划过屏风。留下一道道或深或浅的泪痕。光斑是蓝色的精灵,舞踏在这道道褶皱之上,深远而悠扬,风抚过,却也吹不走那心结。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你回首时,望见春花秋月依旧如故,泪却浸入了眼眶,多了个心结。拂袖时,我听见了你那轻微而又沉重的叹息声,唉——做个才人真绝代,为何薄命做君王?   最
期刊
万里丝路道漫漫,千载驼铃荡悠悠。沿着千百年西部商旅的足迹,途经安西,穿过玉门,一路向西,我来到这文化的宝库、艺术的天堂——莫高窟。   静静地立于洞内,感受那古老壁画的神韵。飞天翩翩,衣带飘飘,他们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是悠久的历史,是痛苦的磨难,还是描绘出他们的无名的大师?   静静地立于大师的门口,西壁上的题字“甘州史小玉笔”现在已经黯然消褪了,但岁月带不走千手千眼观音的画像,还有更多无名的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竟然成了一位埋在书堆里的人。书、卷子、练习册,排山倒海一般,威严屹立于不宽敞的桌面,而且卷子每天还在以几何级数增加,悠悠然地一张张飘到原本就无空间的桌面上……无论你是一个粗糙还是细腻的人,书桌都是我们的朋友。你是否会为了它的整洁而烦恼呢?除了书、卷子和练习册,还有无处安置的橡皮纸笔、到处飘散的小小便利贴、还有多到随手放置的可爱笔记本们,我们要如何安放这些小伙伴儿们呢?其实,小小
期刊
主持人: Memo   对于爱美的女生来说,夏天就是花裙、凉鞋和遮阳伞;对于爱运动的男孩来说,夏天就是冲浪、流汗和健康的古铜色皮肤;对于幸福的吃货们来说,夏天就是西瓜、冰激凌和绿豆汤……当然,不管是什么人,要是再被蚊子咬上几口,那么这个夏天就算完整了。   爱蒙达:我个人觉得,在炎炎夏日里看着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上面西装革履,下面一条沙滩裤和一双人字拖,一边喷口水一边汗流浃背地为吹着空调、吃着冰淇
期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旅游季,啃了一学期的书,还不赶快出去玩玩犒劳一下自己,可是现在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实在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这不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马航失联、亚航失联似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些憨厚的大飞机们和我们玩起了躲猫猫。然而,飞机失联的阴霾还未散尽,前不久,隶属于汉莎旗下航企德国之翼的一架空客A320客机又在法国南部坠毁了。这一起起事故搞得我们这些想要出行的小伙伴不禁要问:飞机,你怎么
期刊
文/Memo 图/肖振铎
期刊
十几年寒窗,一朝高考,考完之后猛然的放松,是否让莘莘学子们感到了一丝的茫然与无措?在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响完之后,考生们陆陆续续走出大门,脸上挂着疲惫但却轻松的笑容。是啊,为了高考,曾经暂别了多少快乐,现在就要开始自由自在地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了:可以去看电影,打游戏、踢足球;可以毫无压力地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尽情感受生活……不过,学生们选择最多的还是去驾校学车。许多学生都认为开车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