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挖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传统模式,适应现在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此,进行了培养学生体验性学习方式的探索。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了极大提高,获得了各方面的体育知识,并提高了身体素质。
[关键词]中学 体育与健康 课堂教学 体验性学习
一、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习惯于“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一单调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方法的机械性,使得体育与健康教学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参与体育课中一次次反复的机械性动作练习,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劳累,还有烦恼、焦虑,甚至是痛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正处于一个崭新的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我们输入了新的教育理念,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作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的探索”正是出于这一思想精髓的理解,而采取的课堂教学改革对策,力图以此来焕发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活力,让学生体验轻松愉悦的体育与健康课堂生活,从而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体验性学习的界定
我们认为广义的体验学习,就是能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体验,在体验中又能生成新的学习方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给客人送一杯茶时,在走动中身体的晃动会使杯中的茶水晃动起来,人自然就会调节肌肉的力量、步伐的大小等来作出调整,这一过程就是典型的体验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体验就是学习。狭义的体验学习是指课程中的体验学习,即把过程作为学习的内容来掌握,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交流合作、价值构建等来体验学习的过程。其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是体验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三、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内涵
体验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点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这个表述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 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体验性学习方式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体验活动。
2. 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感受。这种感受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一种直接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仅有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也有对某些状态的体验;既有操作性活动体验,也有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心理体验。
3. 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点。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包括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点等三个方面。基于“体验”的性质和需要,体验性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即除了学习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和需要形成的技能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得未经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知识。这而种直接知识是来源于丰富的学习过程的体验。丰富的学习体验是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本区别。在体验性学习中,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来看,是一个由认同、体验、领悟的发展过程,这就构成了其“体验”过程的三个环节,也形成了其学习的基本内容。
四、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为了进一步阐明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内涵与范畴,我们在此提出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四个基本特征。
1. 重学习过程。体验性学习方式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式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体验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的“有型”的知识技能。体验性学习比较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的体验,并在此过程中把已有的经验与新有经验结合在一起,但它不是一种知识和技能教育。在体验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技能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 重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同时也是一种认识活动,与个体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体验性学习时,学习者必须将新学的内容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一种必然的联系,让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这样会提高学习的效益。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学习形式。认知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体验则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体验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学生发展中必须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方式应该成为学生主体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重知识技能的应用。学以致用是体验性学习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体验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技能的量。在这一点上,体验性学习与“发现学习”、“小群体学习法”、“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学与教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学习形式上体验性学习也具有发现、探究、交流的特点,但在学习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
4.重学习直接经验。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重视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还十分重直接的学习体验。直接经验则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并内化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体验性学习之所以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学习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
五、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具体操作环节
在教学中,体验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点。这是一个由认同、体验、领悟的认识发展过程,“认同”、“体验”、“领悟”是这一过程中三个最基本的环节。其中,“认同”是先导,“体验”是主线,“领悟”是结果。
1.认同:学习活动之初,当教师提出学习的内容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尝试性练习活动,体验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与教师一起达成教学的目标,这一环节引导着即将进行的体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体验: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体验到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知道了要学什么。此时,在教师和引导和组织下,学生利用各种身体运动练习来充分来体验知识技能的形成的过程。此时的体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领悟:领悟是体验的总结和概括,形成知识技能的内化过程,体现了对学习体验的升华,表现了学习过程已获得成功而结束。此阶段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与教师共同进行以评价为主的体验活动。
以上三个环节之间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相互联系,以“体验”作为主线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认同——体验——领悟”三个环节是学生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进行体育学习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学习的内容。
六、体验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我们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了多种合作的组织形式:(1)课堂教学四环节合作:课前整队、讲一则体育新闻、领做准备活动、课后整队。(2)两人合作,由教师出示内容与目标后,由学生自主选择组成。(3)小组合作,针对学生的情况,可按运动能力、运动项目兴趣、交往程度等进行组合,每个学生都有任小组长的机会,小组人数为4-8人,全班为5-10个小组。(4)大组合作,按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队形,本实验采用常规的4-5组,每组为11-16人。(5)全体男生(女生)合作。(6)本班男(女)生与同年级其它班的男(女)生的合作。(7)本班的男(女)与同年级其它班的女(男)生的合作。使学生在多种合作的情境中自主的进行体育学习,不仅的体育学习的参与度方面、还是学生的合作交往、心态的调节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七、结论
通过体验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体育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培育的,在体育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获得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它主要包括:主动获取体育知识的能力;对体育知识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对体育知识的处理和运用能力。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有效途径;采用问题解决的学习等方法,每节课安排一項任务让四位学生完成,让学生自己直接来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对学生的信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此,还将学生体育信息素养的培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收到了很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项贤明.泛教育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9.
[2] 耿培新.2000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新变化[J].体育学刊,2001(5).
[3] 杨文轩,林笑峰等.体育学原理[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9.
[4]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5] 杨丰宇,邓若锋.试探心理健身教育课的主体参与[J].人民教育1999(11).
[6] 邓若锋等.试探“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J].体育教学,2001,(3).
[7] 吕达,张廷凯.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0(2).
[8] 毛振明.对十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J].体育教学,2000(5).
[9] 陈琦.对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8(2).
[关键词]中学 体育与健康 课堂教学 体验性学习
一、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习惯于“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一单调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方法的机械性,使得体育与健康教学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参与体育课中一次次反复的机械性动作练习,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劳累,还有烦恼、焦虑,甚至是痛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正处于一个崭新的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我们输入了新的教育理念,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作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的探索”正是出于这一思想精髓的理解,而采取的课堂教学改革对策,力图以此来焕发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活力,让学生体验轻松愉悦的体育与健康课堂生活,从而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体验性学习的界定
我们认为广义的体验学习,就是能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体验,在体验中又能生成新的学习方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给客人送一杯茶时,在走动中身体的晃动会使杯中的茶水晃动起来,人自然就会调节肌肉的力量、步伐的大小等来作出调整,这一过程就是典型的体验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体验就是学习。狭义的体验学习是指课程中的体验学习,即把过程作为学习的内容来掌握,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交流合作、价值构建等来体验学习的过程。其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是体验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三、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内涵
体验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点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这个表述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 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体验性学习方式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体验活动。
2. 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感受。这种感受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一种直接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仅有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也有对某些状态的体验;既有操作性活动体验,也有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心理体验。
3. 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点。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包括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点等三个方面。基于“体验”的性质和需要,体验性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即除了学习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和需要形成的技能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得未经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知识。这而种直接知识是来源于丰富的学习过程的体验。丰富的学习体验是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本区别。在体验性学习中,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来看,是一个由认同、体验、领悟的发展过程,这就构成了其“体验”过程的三个环节,也形成了其学习的基本内容。
四、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为了进一步阐明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内涵与范畴,我们在此提出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四个基本特征。
1. 重学习过程。体验性学习方式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式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体验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的“有型”的知识技能。体验性学习比较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的体验,并在此过程中把已有的经验与新有经验结合在一起,但它不是一种知识和技能教育。在体验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技能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 重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同时也是一种认识活动,与个体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体验性学习时,学习者必须将新学的内容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一种必然的联系,让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这样会提高学习的效益。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学习形式。认知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体验则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体验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学生发展中必须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方式应该成为学生主体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重知识技能的应用。学以致用是体验性学习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体验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技能的量。在这一点上,体验性学习与“发现学习”、“小群体学习法”、“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学与教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学习形式上体验性学习也具有发现、探究、交流的特点,但在学习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
4.重学习直接经验。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重视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还十分重直接的学习体验。直接经验则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并内化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体验性学习之所以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学习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
五、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具体操作环节
在教学中,体验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点。这是一个由认同、体验、领悟的认识发展过程,“认同”、“体验”、“领悟”是这一过程中三个最基本的环节。其中,“认同”是先导,“体验”是主线,“领悟”是结果。
1.认同:学习活动之初,当教师提出学习的内容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尝试性练习活动,体验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与教师一起达成教学的目标,这一环节引导着即将进行的体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体验: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体验到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知道了要学什么。此时,在教师和引导和组织下,学生利用各种身体运动练习来充分来体验知识技能的形成的过程。此时的体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领悟:领悟是体验的总结和概括,形成知识技能的内化过程,体现了对学习体验的升华,表现了学习过程已获得成功而结束。此阶段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与教师共同进行以评价为主的体验活动。
以上三个环节之间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相互联系,以“体验”作为主线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认同——体验——领悟”三个环节是学生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进行体育学习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学习的内容。
六、体验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我们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了多种合作的组织形式:(1)课堂教学四环节合作:课前整队、讲一则体育新闻、领做准备活动、课后整队。(2)两人合作,由教师出示内容与目标后,由学生自主选择组成。(3)小组合作,针对学生的情况,可按运动能力、运动项目兴趣、交往程度等进行组合,每个学生都有任小组长的机会,小组人数为4-8人,全班为5-10个小组。(4)大组合作,按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队形,本实验采用常规的4-5组,每组为11-16人。(5)全体男生(女生)合作。(6)本班男(女)生与同年级其它班的男(女)生的合作。(7)本班的男(女)与同年级其它班的女(男)生的合作。使学生在多种合作的情境中自主的进行体育学习,不仅的体育学习的参与度方面、还是学生的合作交往、心态的调节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七、结论
通过体验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体育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培育的,在体育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获得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它主要包括:主动获取体育知识的能力;对体育知识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对体育知识的处理和运用能力。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有效途径;采用问题解决的学习等方法,每节课安排一項任务让四位学生完成,让学生自己直接来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对学生的信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此,还将学生体育信息素养的培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收到了很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项贤明.泛教育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9.
[2] 耿培新.2000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新变化[J].体育学刊,2001(5).
[3] 杨文轩,林笑峰等.体育学原理[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9.
[4]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5] 杨丰宇,邓若锋.试探心理健身教育课的主体参与[J].人民教育1999(11).
[6] 邓若锋等.试探“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J].体育教学,2001,(3).
[7] 吕达,张廷凯.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0(2).
[8] 毛振明.对十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J].体育教学,2000(5).
[9] 陈琦.对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