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中国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摄入状况

来源 :中国食物与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j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利用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分析中国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摄入现状及特点。方法:采用连续3天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称重法、24 h膳食回顾法实施膳食调查,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摄入量。结果:2015—2017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的能量摄入量为 2 007.4 kcal、碳水化合物266.7 g、蛋白质60.4 g、脂肪79.1 g。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膳食纤维10.4 g、视黄醇当量432.9 μg、维生素E 37.4 mg、叶酸7.1 μg、抗坏血酸80.3 mg、钙356.3 mg、铁21.0 mg、锌10.3 mg、硒41.6 μg、钾1 547.2 mg、钠 6 046.0 mg。结论:中国城乡居民的能量需要得到满足、三大宏量营养素摄入基本充足,均存在城乡、东中西差异,膳食微量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关键词:能量;营养素;膳食
  当前,我国正处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镇化、国际化、老龄化日益加剧,居民食物和能量营养素摄入以及健康状况都在变化[1-5],及时反映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是制定新时代中国居民各种膳食推荐量的科学基础,也是评估和指导居民促进营养与健康的根本所在。本研究用全国代表性新数据,分析和报告2015—2017年新一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膳食营养摄入现况,为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等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项目和数据介绍
  数据来自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中央财政转移地方支付项目,负责单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本轮监测包括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2016—2017年)。
  1.1.1 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年)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为18岁及以上成人和孕妇。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05个中国死因监测系统的监测县(区)中选取302个监测点,结果具有全国、城乡和省级代表性。监测点内的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在每个监测点内采用人口规模排序的系统抽样,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团);第二阶段在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团)内采用人口规模排序的系统抽样,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居委会、连);第三阶段在每个抽中的行政村(居委会、连)内,不少于60户为1组,将居民户划分为若干个村民/居民小组,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个村民/居民小组;第四阶段在每个抽中的村民/居民小组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45户(膳食调查户20户、非膳食调查户25户)。
  1.1.2 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2016—2017年)调查对象为0~17岁儿童青少年和所抽中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含乳母),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调查点内不同年龄人群采取不同的抽样阶段和概率抽样方式。将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县级市、区)分为4层,即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大城市指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中小城市是上述大城市中心城区之外的所有区、县级市;普通农村指贫困农村以外的县;贫困农村指国家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本层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确定的县区中去掉县级市或区。将31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与4个地区分层交叉后,共计124小层,除去空缺(如东部9省市没有贫困县,或省会城市不足100万人因而不设中心城区层)等问题,全国共划分109个小层。2016—2017年全国共选取275个监测点(县级市/县级区),其中大城市31个、中小城市101个、普通农村97个、贫困农村46个。每个监测点(市/区/县)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2个村(居)委。监测结果具有全国代表性,及城乡、四类地区和省级代表性。
  1.2 监测样本量
  1.2.1 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年) 每个监测点至少调查270户,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调查人数不少于612人;从所在监测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选取30名孕妇,孕早、中、晚期各10人。如果抽样人群不能参与调查,监测点可在同一个村民/居民小组内选择结构相似的家庭户进行置换,但各监测点总置换率不能超过35%。
  1.2.2 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2016—2017年)每个监测点至少调查280名0~5岁儿童,0—5月、6—11月、12—23月、24—35月、36—47月、48—59月、60—71月等7月龄组各40名,男女各半;至少调查28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按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共10个班级,每个班级28人,男女各半;至少调查100名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如需置换,调查户及调查对象必须在同一行政村(居委会)内选择相同性别、相同年龄(月龄)组、家庭结构相似的儿童青少年,各监测点调查对象、教育机构置换率不能超过35%。
  1.3 监测内容
  2015—2017年监测内容包括询問调查、身体测量、膳食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1.3.1 询问调查 包括家庭、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问卷。采集家庭和个人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身体活动;孕妇、乳母信息;机构和监测点信息。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询问填写。
  1.3.2 身体测量 包括身高(长)、体重、腰围和血压。由调查员采用标准方法集中进行,测量仪器符合国家计量认证要求。分别采用婴幼儿身长测量计、TZG型身高坐高计、百利达(TANITA)HD-390电子体重秤、头围尺、腰围尺、欧姆龙 HBP1300型电子血压计。
  1.3.3 膳食调查 面对面询问方式,采用称重法、24 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称重法:采用称重记录法调查家庭连续3天(2个工作日、1个休息日)各种食用油、盐、味精等主要调味品的消费量;同时登记家庭用餐人日数。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调查对象连续3天(2个工作日、1个休息日)24 h在家、在外进食的所有食物,包括主食、副食、零食、水果、饮料等,同时记录营养素补充剂的消费情况。食物频率法:询问被调查人过去12个月或1个月内给定食物的消费、频率及每次消费量。   1.3.4 实验室检测 分为样品采集保存、样品测定两部分。2015年对18岁及以上调查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8 mL,检测血生化指标和营养状况;采集部分调查对象的尿液样本检测尿钠和尿碘。2016—2017年对全部0~5岁儿童采指尖血测定血红蛋白值;每个监测点30名3~5岁儿童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所有6~17岁儿童青少年和乳母采集空腹静脉血6 mL;6~17岁儿童青少年留取随机尿8~10 mL,血样用来检测营养和生化指标。
  1.4 膳食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提取有效的个体膳食数据,数据清理时去除了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低于 800 kcal或者高于5 000 kcal的人;去除3天膳食调查中膳食记录不足1天者。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版、2009 版[6-7],计算平均每人日膳食中能量和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并按标准人系数折算成每标准人日能量和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标准人是指 18 岁从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男子,能量需要量为 2 250 kcal。将样本人群按性别、年龄、劳动强度、生理状况及妊娠阶段对应的能量推荐量,除以2 250得到标准人系数[8]。本研究描述我国2 岁及以上居民的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结果。本研究還将中国居民每标准人日钙、锌、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入量,按照营养素的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到居民存在摄入不足风险(低于EAR)和无摄入不足风险(达到或超过RNI)的状况。
  1.5 伦理审批和知情同意
  本轮监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完成当地的伦理审查。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年)伦理审批号为201519,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2016—2017年)伦理审批号为201614。被抽中的调查对象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纳入监测。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实施了严格的各级质量控制,数据可靠,结果可信。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 SAS 9.4软件,结果的描述划分为全国、城市和农村,以及东、中、西三类地区。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情况
  纳入膳食摄入分析的2岁及以上居民共73 572名,其中城市30 219名、农村 43 353名;男性34 606名、女性38 966名。
  2.2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
  2015—2017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为2 007.4 kcal,城市为1 940.0 kcal、农村为2 054.3 kcal,农村高于城市;全国合计、城市、农村均为东、中、西部依次降低。平均每标准人日蛋白质摄入量为60.4 g,城市和农村分别为62.7、58.7 g,城市高于农村;蛋白质摄入随着东、中、西部依次下降。平均每标准人日脂肪摄入量为79.1 g,城市和农村分别为80.4、78.1 g,城市高于农村;全国合计为西部居民摄入量较高,城市为中部较高,农村则西部略高。平均每标准人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66.7 g,城市和农村分别为245.5、281.5g,农村高于城市;西部城乡居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略低(表1)。
  2.3 主要维生素与矿物质
  2015—2017年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0.4 g,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0.8、10.1g;全国合计、城市、农村均为东、中、西部依次略有降低。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视黄醇当量摄入432.9 μg、维生素E 37.4 mg、硫胺素0.8 mg、核黄素0.7 mg、烟酸14.4 mg、叶酸7.1 μg、抗坏血酸80.3 mg;其中视黄醇当量、叶酸、抗坏血酸为城市高于农村,随东、中、西部依次降低;维生素E为农村高于城市,东、中、西部依次增高。居民每标准人日摄入钙356.3 mg、铁21.0 mg、锌10.3 mg、钾1 547.2 mg、硒41.6 μg、镁264.9 mg、钠6 046.0 mg;其中钙、钾、硒摄入为城市高于农村,随东、中、西部依次降低。钠摄入量为农村高于城市,中部地区居民摄入最高(表2)。
  2.4 膳食摄入的主要营养素评价
  2015—2017年,中国有97.2%的居民存在膳食钙摄入不足风险,44.5%的居民膳食锌摄入量达到或超过RNI,70.8%的人群膳食铁摄入量达到或超过RNI。中国居民膳食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风险均为农村高于城市;铁和锌则为城市高于农村。居民膳食钙、锌、铁、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风险都表现为东、中、西依次增高(表3)。
  3 讨论
  中国城乡居民的能量需要得到满足,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摄入基本充足,膳食微量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随着社会经济、食物供应方式、生活方式等的变化,我国居民的能量摄入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有研究认为,居民能量摄入与经济发展、城市化成反比关系[9]。2015—2017 年我国居民每标准人日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 007.4 kcal,农村高于城市;蛋白质摄入量为60.4 g、脂肪为79.1 g,均为城市高于农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66.7 g,农村高于城市。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能量摄入量为2 251 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65.9、85.6、321.2 g;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得到居民能量摄入量为2 172 kcal,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别为64.5、79.9、300.8 g。比较可见,2015—2017 年全国及城乡居民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下降趋势;脂肪摄入量趋于平稳,其中城市居民有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呈上升趋势[1,3,5]。美国[10]NHANES(2017—2018年)结果显示,2岁及以上居民能量摄入量为2 378 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90.1、96.2、277 g,能量、蛋白质和脂肪均高于中国居民。荷兰(2012—2016年)1~79岁居民能量摄入量为2 127.1 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78、84、237 g[11];澳大利亚(2018—2019年)18岁及以上成人的能量摄入量为2 095.2 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79.8、92.1、229.1 g[12],两国居民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低,但蛋白质高于中国居民。日本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18年)显示[13],20岁及以上成人的能量摄入量为1 929.9 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71.8、61.0、254 g,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都低于中国人;2018年韩国一项调查发现[14],居民能量摄入量为1 968.4 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71.1、46.9、289.7 g,能量、蛋白质和脂肪都低于中国居民,碳水化合物则略高。显然,不同国家采用的膳食调查方法、评价方法、纳入人群都不同,即使是粗略的比较,也可以看到东西方饮食所致的能量、宏量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别。   摄入膳食纤维对健康具有益处。2015—2017 年我国居民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0.4 g,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0.8、10.1g;与2002 年(12.0 g)、2010—2012 年(10.8 g)相比,全国、城市、农村均有所下降,城乡差距变小[1]。美国[10]NHANES(2017—2018年)显示,2岁及以上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7.5 g,2012—2016年荷兰人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9.8 g[11],均高于中国居民。
  2015—2017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视黄醇当量为432.9 μg、维生素E为37.4 mg、硫胺素0.8 mg、核黄素0.7 mg、叶酸7.1 μg、抗坏血酸80.3 mg,其中视黄醇当量、叶酸、抗坏血酸为城市高于农村,维生素E为农村高于城市;绝大多数居民都存在膳食维生素A、B1、B2和C摄入不足的风险。与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相比,2015—2017年居民视黄醇当量、维生素E摄入量有所下降,城乡差距略缩小;全國合计膳食维生素B1摄入不足的比例下降了5.7%,城市居民膳食维生素B2摄入不足的比例下降了3.1%,农村居民膳食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比例下降了3.7%。美国[10]NHANES(2017—2018年)结果可见,2岁及以上居民摄入视黄醇当量为479 μg、硫胺素2.34 mg、核黄素1.81 mg、叶酸204 μg、抗坏血酸79.0 mg,除了抗坏血酸相近,其他均高于中国居民;荷兰居民摄入视黄醇当量为858 μg、维生素E为15.6 mg、硫胺素2.6 mg、核黄素2.3 mg、叶酸51 μg、抗坏血酸139 mg[11],均高于中国居民。
  2015—2017年中国居民每标准人日摄入钙356.3 mg、铁21.0 mg、锌10.3 mg、钾1 547.2 mg、硒41.6 μg、镁264.9 mg、钠6 046.0 mg;其中钙、钾、硒摄入为城市高于农村,随东、中、西部依次降低;钠摄入量为农村高于城市,中部地区居民摄入最高。97.2%的居民存在膳食钙摄入不足的风险,44.5%的居民膳食锌达到或超过RNI,70.8%的人群膳食铁达到或超过RNI。与2002年、2010—2013年相比[3,5],2015—2017年中国居民钙摄入量略有下降;城市居民比2010—2013年下降了11.6 mg,农村居民则增高了6.7 mg。铁、锌摄入量比2002年略有下降,与2010—2013年持平。钠摄入量略低于2002年,比2010—2013年略上升。对比不同年份调查,居民钙、锌和铁膳食摄入不足的风险相近。2017—2018年美国[10]居民摄入钙1 078 mg、铁15.7 mg、锌12.4 mg、钾2 767 mg、硒127.5 μg、镁320 mg、钠3 895 mg,除了铁均高于中国居民;荷兰居民摄入钙993 mg、铁11.3 mg、锌12.4 mg、钾3 106 mg、硒50 μg、镁341 mg、钠2 924 mg[11],除了钠和铁,其他均高于中国居民,美国、荷兰居民的钠摄入量远低于中国。
  1990—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工作组的研究表明,许多国家居民高钠摄入、低膳食纤维和低钙摄入对死亡和DALYs均有贡献[1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指出[16],中国居民平均钠摄入过高值得关注;缺铁性贫血仍然是我国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居民维生素A和钙缺乏有待改善;居民摄入奶类、大豆及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处于很低水平,而且城乡差异不容忽视。中国面临着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双重挑战,为了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7]、《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18],建议政府各部门密切协作、全社会共同努力,继续加强不同地区全年龄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加强方法学研究和完善食物成分表,以提高个体能量、营养素准确评价;深入推进营养教育和膳食分类指导;继续倡导和深入开展 “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 个层面协同推进,促进居民健康。◇
  参考文献
  [1]于冬梅,何宇纳,郭齐雅,等.2002—2012 年中国居民能量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J].卫生研究,2016,45(4):527-532.
  [2]葛可佑,常素英.中国居民微量营养素的摄入[J]. 营养学报,1999,21(3):322-328.
  [3]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翟凤英,杨晓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二:2002 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常继乐,王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年综合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
  [6]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 2004 [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7]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 2009[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8]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 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9]张兵,王惠君,杜文雯,等.1989—2009 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二):18~ 49 岁成年居民膳食能量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J].营养学报,2011,33 (3):237-242.
  [10]USDA.What We Eat in America,NHANES 2017—2018[DB/OL].https://www.ars.usda.gov/northeast-area/beltsville-md-bhnrc/beltsville-human-nutrition-research-center/food-surveys-research-group/docs/wweia-data-tables/   [11]The diet of the Dutch[DB/OL]. https://www.rivm.nl/bibliotheek/rapporten/2020-0083.pdf.
  [12]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Apparent Consumption of Selected Foodstuffs,Australia[DB/OL]. https://www.abs.gov.au/statistics/health/health-conditions-and-risks/apparent-consumption-selected-foodstuffs-australia/2019-20:2020.
  [13]JAPAN Ministry of Health,Labor and Welfare.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DB/OL]. https://www.e~stat.go.jp/stat-search/files?page=1&cycle=7&toukei=00450171&tstat=000001041744&tclass1=000001139646&layout=datalist&cycle_facet=cycle.
  [14]Korean Statistic Information Service.Table Daily intake trend of nutrients during 1969—2018[DB/OL]. http://kosis.kr/statisticsList/statisticsListIndex.do?menuId=M_01_01&vwcd=MT_ZTITLE&parmTabId=M_01_01&parentId=F.1;F_17.2;#F_17.2.
  [15]GBD 2019 Risk Factors Collaborators.Global burden of 87 risk facto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1990—2019: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 Lancet,2020(396):1223-1249.
  [16]《中國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会[DB/OL].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4583/index.htm.2020-12-23.
  [17]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D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2019-07-15.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D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7-07/13/content_5210199.htm.2019-07-15.
  Status of Energy and Primary Nutrients Intake Among Chinese Population in 2015—2017
  YU Dong-mei,ZHAO Li-yun,JU La-hong,GUO Qi-ya,FANG Hong-yun,XU Xiao-li,LI Shu-juan,PIAO Wei,CHENG Xue,CAI Shu-ya,DING Gang-qiang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trition and Health,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and primary nutrients intake among Chinese population using China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illance(2015—2017).Method The 3-consecutive days food weighting method and 24-hour dietary recall were used to collect edible oil,seasoning and food information.The dietary energy and nutrients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China Food Composition Table.Result In 2015—2017,the average energy intake per reference man per day of Chinese people was 2 007.4 kcal,carbohydrate was 266.7 g,protein was 60.4 g,and total fat was 79.1 g.The average fiber intake per reference man per day of Chinese residents was 10.4 g.The intakes of retinol equivalent,vitamin E,folic acid,vitamin C,calcium,iron,zinc,Se,K,Na were 432.9 μg,37.4 mg,7.1 μg,80.3 mg,356.3 mg,21.0 mg,10.3 mg,41.6 μg,1 547.2 mg,and 6 046.0 mg respectively.Conclusion It was adequate for energy and macronutrients intakes in Chinese population.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east and west region and micronutrients deficiencies were still existed.
  Keywords:energy;nutrient;diet
其他文献
污水处理厌氧消化技术是一项高效节能的专门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生物厌氧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厌氧技术发展概况,研制污水处理用厌氧消化成套装置国家标准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并对污水处理用厌氧消化成套装置的核心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及核心技术要求进行了阐述。通过该项国家标准的研制,将完善现有水污染防治技术标准体系,为整体提升厌氧消化成套装置的建设质量及稳定运行水平提供标准支持。
期刊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应用,信息技术类平台机构为产业参与方的技术能力测评和规范服务评估提供了第三方客观评价.本研究分别对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信息
基于2020年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信息,分析了内蒙古地区产品质量情况,并围绕“放管服”政策,以风险预警为基础,以分类监管为抓手,以信用监管为依托,以智慧监管为支撑,
本文从基本信息、元素测定种类及范围、试剂及材料要求、设备要求、取制样要求、分析步骤、结果计算要求、精密度要求、试验报告要求9个方面,对YS/T 1262-2018《海绵钛、钛及
本文通过对儿童模拟假人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儿童模拟假人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碰撞领域,在消费品缺陷分析与安全评估领域中缺少合适的儿童模拟假人,例如对儿童攀爬等场景的安全风险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儿童体型、重量等参数的比较和物理伤害场景的研究分析,在碰撞假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儿童模拟假人模型的优化,解决我国在消费品缺陷分析与安全评估领域儿童模拟假人的缺失问题。
热喷涂碳化钨涂层技术是一项极具工程化应用前景的高性能耐磨涂层制备技术。本文针对航空领域热喷涂碳化钨涂层国内外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包括3项美国宇航材料规范(AMS2435H、AMS2447D和AMS2448A)和2项航空行业标准(HB 7627-1998和HB 20396-2016)。从热喷涂工艺方法、涂层材料、显微组织、涂层硬度、结合强度、弯曲性能、残余应力7个方面对国内外航空领域热喷涂碳化钨涂层标准的技术指标、测试方法等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热喷涂碳化钨涂层技术的拓展应用和技术创新提供参考和指导
介绍了国产LYJⅢ-0.35/10000大型氯气透平压缩机的投运以及改进情况.该型机组具有运行稳定、流量范围广、节能等优点,是大型氯碱企业新建或节能改造时值得优先考虑选用的设备
本文介绍了国内8家实验室研究基于图像处理的烟丝宽度测量方法及ISO 20193:2019的精密度及检测效率。结果表明:(1)基于图像处理的烟丝宽度测量方法得到的精密度与ISO 20193:2019处于同一数量级,重复性标准差(Sr)与烟丝宽度的比值小于5%,再现性标准差(S_R)与烟丝宽度的比值小于8%;(2)基于图像处理的烟丝宽度测量方法比ISO 20193:2019的检测效率高。
期刊
摘 要:目的:描述和分析2016—2017年中國中学生饮料消费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研究对象为中国275个监测点29 584名中学生。通过食物频率法的膳食调查问卷收集中学生的饮料消费情况。结果:2016—2017年中国中学生不同类型饮料总的消费率为72.8%,男生(75.3%)高于女生(70.3%),城市(76.9%)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