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指标对儿童铁缺乏的预测作用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krrock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常规指标在筛查儿童铁缺乏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 443名6月龄~18岁健康体检儿童(男862名、女581名)的血常规指标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以SF<20 μg/L为铁缺乏判断依据,同时伴有贫血(6月龄~5岁血红蛋白<110 g/L,6~18岁血红蛋白<120 g/L)为缺铁性贫血(IDA)组:SF<20 μg/L同时排除贫血为无贫血铁缺乏组,SF≥20 μg/L合并贫血者为铁状态不明贫血组,SF≥20 μg/L无贫血者为健康对照组。定量资料以

±sM(四分位间距)描述,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常规指标及低血红蛋白密度百分比(LHD)对IDA及铁缺乏的预测价值。

结果

1 443名儿童年龄2.1(3.3)岁,健康对照组1 061例,无贫血铁缺乏组292例,铁状态不明贫血组43例,IDA组47例。铁缺乏发生率高于贫血发生率[23.5%(339/1 443)比6.2%(90/1 443),χ2=169.76, P<0.01]。无贫血铁缺乏组LH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88(0.093)比0.073(0.068),0.131±0.013比0.126±0.008,P均<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0±4)比(83±4)fl,(326±9)比(329±8)g/L,P均<0.01];IDA组LHD[0.322(0.544)]、RDW(0.151±0.018)均高于无贫血铁缺乏组,MCV[(73±6)fl]、MCHC[(309±14)g/L]均低于无贫血铁缺乏组(P均<0.01)。MCHC、LHD、RDW、MCV预测铁缺乏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95%CI:0.60~0.67)、0.63(95%CI:0.60~0.67)、0.67(95%CI:0.63~0.70)和0.73(95%CI:0.69~0.76)。以MCV<80.2 fl、RDW>0.131或MCHC<322 g/L为界值,筛查铁缺乏的灵敏度分别为0.540、0.469和0.336,均高于血红蛋白筛查铁缺乏的灵敏度(0.139,χ2=121.70、87.47、35.56,P均<0.01)。

结论

血常规中MCV、RDW、MCHC均可作为铁缺乏的筛查指标,简便易于基层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胚胎和子宫内膜共培养模型,探讨人自体单个核细胞(PBMCs)对培养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胚胎表面LIF受体(LIFR)表达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内膜12例,分离出子宫内膜细胞。收集其外周血分离出PBMCs。收集2009年至2014年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成功且分娩的患者的废弃胚胎。研究分为实验组(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是否能作为评估卵子及胚胎质量和数量的指标,并建立获卵数的诺曼(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辅助生殖体外受精(IVF)周期的患者资料,分析AMH水平与卵子、胚胎质量和数量的相关性,并依据相关性建立获卵数诺曼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1280例患者资料。AMH水平与获卵数、成熟卵数
痛经是青少年和年轻女性最常见的经期症状,大多数青少年为原发性痛经。病史提示为原发性痛经,可直接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激素治疗,效果佳。若经治疗症状仍无改善,应检查可能存在的继发性原因和治疗的依从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青少年继发性痛经的首要原因,是一种慢性疾病,在青少年中常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治,不及时治疗会进一步恶化,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疾病进展,保护生育能力。治疗需个体化,宣教和支持也非常重要。201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妊娠囊于子宫瘢痕处种植的特殊妊娠类型,现有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其发病率较低,但常合并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大多数医生缺乏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在疾病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根据不同分型应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了解疾病的发病情况,掌握相关诊断与治疗方法及其适应证,方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治疗风险,获得良好预后并保存生育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Lando®人工真皮并结合自体皮移植修复手足部骨肌腱外露伴骨折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郑州仁济医院创伤显微外科收治的手足部骨肌腱外露伴骨折的35例患者(手部23例,足部12例)。一期先行骨折复位,彻底清创和止血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进行创面床准备。二期行Lando®人工真皮移植,待创面完全血管化后,揭除硅胶膜,移植自体皮。术后随访6~1
期刊
1例1岁9月龄患儿,社会性别男,以生后外阴异常为主诉,体格检查发现患儿尿道开口于会阴,伴有阴茎下弯,阴茎阴囊转位,左侧阴囊内可及睾丸,右侧阴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似睾丸包块,但多次查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5,XO未检测到SRY基因,与临床表型不符。进一步行口腔黏膜、包皮组织及性腺组织FISH检测,发现为45,XO/46,XY/46,X ish der(Y)t(Y;Y)嵌合体。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5,XO
期刊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是川崎病的治疗难点与关注焦点,本文就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定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阻断剂的治疗机制、英夫利昔单抗和依那西普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患儿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TNF-α阻断剂治疗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进一步探讨。
期刊
期刊
1例主诉为"间断腹痛、呕吐2个月余,加重3 d"的患儿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经过相关化验及基因测序检查,最终诊断为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以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临床罕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