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进展和启示

来源 :新疆石油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详细梳理近年来国内外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现场实施案例,分析了各类开发方式的效果,总结了现场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及得到的启示。从国内外现场试验的结果来看:注气(CO2和天然气)是目前主流的开发方式;多数先导性试验取得了成功,原油采收率可提高3%~30%;实验室模型过于理想化,与现场试验效果差异较大甚至相悖;裂缝干扰和窜流导致能量波及不均衡,是部分先导性试验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协调裂缝“利用和治理”的矛盾,明确致密基质与裂缝间的“质”换机制,通过现场经验指导并优化实验室研究等是中国致
其他文献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为厚层细粒沉积岩,是页岩油气成藏的重要层位,细粒沉积岩的分类是开展非常规油气勘探的前提。通过松辽盆地青山口乡剖面实测和系统样品分析,开展了青山口组细粒沉积岩类型、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根据总有机碳、碳酸盐矿物和陆源碎屑矿物含量,研究区细粒沉积岩可分为贫有机质陆源碎屑细粒岩、中有机质陆源碎屑细粒岩、富有机质陆源碎屑细粒岩、极贫有机质陆源碎屑细粒岩、贫有机质碳酸盐细粒岩和极贫有机质碳酸盐细粒岩。其中富有机质陆源碎屑细粒岩、中有机质陆源碎屑细粒岩和贫有机质碳酸盐细粒岩沉积于相对静水的半深湖
CO2吞吐开发具有溶解、抽提、混相等独特的机理优势,超临界CO2具有更优异的注入性、穿透性和轻质组分抽提性.为进一步认识超临界CO2吞吐在致密砾岩油藏开发中提高采收率的可
针对目前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对大尺度瞬时海岸线提取方面的图像解译过程中,仍然存在精度低与自动化水平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瞬时海岸线自动提取算法。首先,将SAR图像进行Lee滤波增强来抑制相干斑。其次,通过升级残差网络为主干网络,分4级提取海水目标的特征。然后,将4级特征经过全局卷积网络、密集连接网络和解码器网络配合,充分提取目标的本质特征,并通过上采样产生海水分割结果。最后,利用Sobel算子分离出海岸线并和原SAR图像融合以便清晰查看结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胡154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4+5段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详细定量化分析,导致胡154区块产量下降较快,水驱控制程度不高。为定量表征研究区目的层孔隙结构,利用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相渗实验资料,对孔隙结构进行定量表征及分类,结合测井曲线,对不同类型孔隙结构储集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段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主要为片状和弯片状。孔隙结构划分为3类:Ⅰ类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分布于2.57~2.61,排驱压力平均为
姬塬油田长63油藏属于超低渗油藏,现有井网难以形成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油藏趋于衰竭开采,亟需对现有井网的注采效果进行评价,为后续井网加密调整提供理论支持。为此,优选出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采静压差、见效比例、见水比例、投产满2年单井产能、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水驱体积波及系数和动态采收率9个评价指标,引入综合权重,建立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的超低渗油藏井网注采效果评价模型,对研究区长63油藏进行了井网注采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姬塬油田长63
为表征致密砂岩储集层微观孔喉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测试方法,对西加拿大盆地A区块下三叠统Upper Montney段致密砂岩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相关滤波跟踪算法凭借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已成为视觉目标跟踪领域中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热点。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但仍缺乏从跟踪框架层面对现有相关滤波跟踪算法的系统分析。因此,文中从视频目标跟踪算法基本框架出发,深入剖析了相关滤波跟踪算法的特性以及各工作阶段存在的基本问题。以此为依据,归纳总结了近十年来其主要技术新进展及相应算法特点,并对20种典型相关滤波跟踪算法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关滤波
传统的基于弹跳射线(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BR)技术的散射中心提取方法只考虑了理想点模型,但理想点模型无法描述散射中心的频率依赖特性。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弹跳射线技术的三维几何绕射理论(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GTD)模型构建方法,在通过传统方法获取的理想点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射线管数据正向推算散射中心的频率依赖参数并修正其径向位置,实现了高精度三维GTD模型构建。仿真结果表明,点频、单视角下构建的三维GTD模型不仅能准确重构相同条件
为了厘清开发后期高含水储集层内部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指导大港油田小集区块和港西区块油藏后续剩余油精细挖掘,利用紫外荧光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经图像处理后,将剩余油划分
辽河油田高升稠油油藏高3618区块受储集层强非均质性、井间干扰、孔喉堵塞等影响,火线推进不均匀,火驱效益低,为此,通过火驱物理模拟实验,明确原油不同氧化阶段的温度界限,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修正动力学参数,在基础井网上建立井间连通性模型,定量表征注采井间连通程度。并用高温气体示踪剂模拟方法验证连通性模型合理性,两者结合表征火线的运移轨迹,拟合精度提高到85%。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优化注采参数来调控火线,减缓气窜,增大了火驱波及系数,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如I5-0151C2井与I51-156井初始日注气量均为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