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因素及其训练方法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lzh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
  摘要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和足球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及赛前心理的训练的方法,为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足球运动心理变化因素心理训练
  一、 前言
  竞技体育的竞争实质上是竞技后备人才的竞争,中学生运动员的培养是实现竞技体育战略目标的人才保证,我国的青少年业余足球训练体制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中学生足球训练的动力问题,运动技能的如何快速有效掌握,业余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训练问题等,而这些问题又往往归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或与之结合紧密,本文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对中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问题进行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国足协足球进校园活动黄石地区中学生足球代表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2.专家访谈法:向各运动队教练员,足球进校园高级讲师进行访问。
  三、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
  1.竞赛规模和运动员面临的任务
  竞赛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心理情绪,规模越大,运动员的情绪就易于激动,斗志昂扬,易产生高度的情感和强烈的荣誉感,同时运动员自身也感到压力较大。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几个学校足球队的运动员在参加校际间比赛时,因为竞争对手较弱,那么他们的情绪就不兴奋,不仅不能发挥正常的技战术水平,甚至还有因为对比赛不够重视而输掉比赛的。而当他们代表学校参加省、区级的比赛时,由于竞争对手的实力也很强,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就不是很容易的事。这时在比赛任务很重的情况下就必须全力以赴,而他们因为是代表学校,在为学校争光的情绪感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兴奋性增强,到是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2.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
  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也是影响心理因素之一。俗话说“艺高人胆大”。经验丰富,准备充分,球队整体训练水平较高易产生增力情绪,反之,则产生减力情绪。初次参加比赛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成绩也不理想,是因为赛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情紧张和动作僵硬,反应和注意力降低,不能发挥出自己平时训练的一般水平,可能比平时还要低落。
  3.参加比赛的动机
  从运动员产生的动机是否与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相联系来划分,可分为内在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包括:能胜任的动机,成就動机,以及接受挑战的动机等;外在动机包括:教练员、家庭、社会等外部的压力引起的运动动机,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报酬,高考得到加分。一般来说,内在动机能促进人们对体育目标的追求,其动力更足,持续作用时间更长。
  4.外界环境的干扰
  比赛的胜利与失败,不仅仅受运动员自身条件制约,同时还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如天气、场地、观众和裁判员等。这些外界环境的干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到运动员的心里活动。例如在雨天进行足球赛,观众少,场地泥泞等,往往使比赛气氛冷淡,运动员不易调动积极性。反之,如果有热情的观众助威、加油,比赛气氛活跃,运动员就易产生奋发的情绪增强自信心,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
  5.运动员个体性格差异
  中学生是一个情绪极其不稳定的人群。因为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绪不稳、敏感多疑、抑郁、焦虑、缺乏自信等性格特点都是阻碍他们在比赛中正常发挥的因素。因为自控能力相对较差, 他们容易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到比赛中, 以至影响比赛中的发挥。调查中曾出现了这样的几个例子。有的队员因为文化考试不理想以至在比赛和训练中提不起精神。还有队员因为自己喜爱的球队输球了而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情绪低落。
  (二)中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心理训练,即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练习者在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时所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教育过程,并且学会调节各种心理状态的方法。
  1.自我暗示训练
  自我暗示方法是在比赛中通过自我说服、自我命令等词语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的方法。其目的是调整自己的心境、情绪和意志,以便更好地完成比赛动作。赛中有针对性地自我暗示能稳定人的情绪,驱散周围环境对心理的不利影响。默念是自我暗示的重要方式,可通过多次重复词来实现,如“这个动作我能很好地完成”、“我相信我能成功”、“我肯定会发挥好的”、“我必须沉着、冷静”等。
  2.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运动员通过自我的暗示来实现的,暗示是通过自我思想来进行心理调节的一种方法,它使疲劳的机体得到迅速和充分的休息,使情绪得到迅速的调整,信心百倍地准备下一场比赛。练习时采取最舒适放松的仰卧或坐姿,按一定的放松和动员套语进行,如“我很放松、安静”,“我很舒适,我的全身肌肉在慢慢的自下而上地放松”,“我休息得很好,我感到浑身是劲,我很愿意参加比赛”等。这种练习方法主要用于赛前过度兴奋,动力不强,神经高度紧张的运动员,也可用于赛前心情抑郁,疲倦拖沓的运动员。要注意做到调匀呼吸、身心入境和肌肉放松。
  3.集中注意力训练
  我们提倡和赞赏运动员不要计较比赛的结果,排除一切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去,认真完成每一个技术动作,处理好每一个球,把个人的行为融入全队的整体配合中去。具体的方法:(1)教练员有意识的安排运动员在不熟悉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并通过非己队球迷的干扰让队员能适应。并在一些友谊赛上制造错判和偏护对方的判法,使学生们在心理承受力得到有意识的培养,通过意志品质的锻炼,使队员心理上有所准备。(2)通过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随时分配和转移注意力的训练。教练员安排计划后,有意识地在同一训练课中变换训练内容,要求运动员迅速从一种方法、手段上转移到另一种训练方法、手段上,这样可以提高运动员调节注意力的能力;(3)在平时的训练和学习中,教练员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养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习惯,以提高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在罚点球训练时,提示用自己最佳的一种脚法去完成罚点球技术动作,不要过多考虑到用这样、那样脚法去完成罚点球技术动作,是射高球还是射低球,事前的训练早已练好,到时候只管运用就得了,不要三心二意。
  4.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也称为心理回忆训练,是心理训练方法的一种。当一名运动员体验到焦虑时可以想象以前成功的经历和结果。方法可用默想,也可结合看书、看技术图片或看其他队员练习回忆。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把回忆与完成运动时的感觉结合起来。目的是为强化技术动作的正确概念,改进技术和提高动作技术的正确性。一般做法:运动员回忆该项目的技术结构,重现身体训练技战术的重点和难点,再现比赛时该项目技术动作的衔接、间隙及节奏;再现比赛或训练的情景(主要是取得好成绩时激动心情和外界观众高涨的情绪等)。
  5.身心调整训练
  具体方法有:(1)催眠调整:是使运动员从赛前情绪紧张不安和恐惧感中解脱出来,经过训练后,运动员将精神焕发,情绪稳定。在比赛休息间隙也可进行催眠调整训练。练习时也是以套语作引导,如“你产生了瞌睡的感觉,瞌睡感觉增强了,眼睑变得沉重,眼前暗下来了,睡着了……”(过一段时间)瞌睡正在消失,完全消失了,头脑休息过了,很清醒,你很愿意进行比赛。(2)呼吸调整:就是吸气时肌肉紧张和呼气时肌肉放松结合起来,比赛时运动员用呼吸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消除紧张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3)三线放松功:第一条线:头顶、头部两侧、颈部两侧、两肩部、两上臂、两肘关节、两前臂、两腕关节和两手十指。第二条线:头顶、面部、颈前部、胸部、腹部、两大腿前侧、两膝关节、两小腿前侧、两脚背、10个脚趾。第三条线:头顶、后脑部、颈后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膝窝、两小腿后面、两脚底。做三线放松功时,先注意一个部位,然后默念“松”,再注意下一个部位,再默念“松”,依次进行。(4)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好动和好奇的特点,教练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足球无关而又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使运动员身心都得到有效的放松。
   四、结论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所以对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的训练上,应该顾及他们所处年龄的心理特点:矛盾性。具体表现为:(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2 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3)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4)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5)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只有根据这些特点再结合广泛的心理训练方法而制定的训练方法才更科学更实用。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分析了广场舞的表现形式与艺术特色,随后介绍了广场舞对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比如能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助于提高文化品位、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希望能给相关人士
地质公园,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公园形式,因为其本身不仅为社会大众展示了一定形态的地形地貌,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历史研究资料。地质公园在名义上是一种公园的形式,但是在实际上它更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    摘要网球运动在我国,特别是在高校的迅速发展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综述、综合比较等方法对非智力因素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非智力因素在网球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球运动也能提高学生或运动员的非智力水平,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情趣。因此,建议在网球教学或
学位
县,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县域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重要性尤为突出。县域科学发展可以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    摘要在人们的眼里体育教师是最健康的教师群体,既无升学压力,又不用批改作业,即拿工资又锻炼身体,怎么会有心理问题。情况并不尽然,随着课程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及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要求提高,体育教师教学任务重、竞聘激烈、工作超负荷、地位得不到重视等等因素,导致体育教师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逐渐深入,党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党组织的基层建设。党组织的基层建设,不仅能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更重要的是带动基层事业的发展,促进基层乡镇、村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发现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调节身心矛盾,减轻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它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