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无溶剂硅氢加成法,以1-辛烯、1-十二烯、1-十六烯、含氢硅油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制备长链烷基改性硅油.产物的结构采用FTIR和1 H-NMR进行表征.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n(S i—H):n(C C)对S i—H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产物的最佳合成工艺.研究了不同烷基摩尔质量比和烷基长度对产物的黏度指数、表面张力、润滑性能、折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n(Si—H):n(C C)=1:1.2,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100℃,十二烯活化催化剂
【机 构】
:
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衢州正邦有机硅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24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无溶剂硅氢加成法,以1-辛烯、1-十二烯、1-十六烯、含氢硅油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制备长链烷基改性硅油.产物的结构采用FTIR和1 H-NMR进行表征.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n(S i—H):n(C C)对S i—H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产物的最佳合成工艺.研究了不同烷基摩尔质量比和烷基长度对产物的黏度指数、表面张力、润滑性能、折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n(Si—H):n(C C)=1:1.2,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100℃,十二烯活化催化剂用量3 mg/L)下,产物的Si—H转化率高达92.6%;随着烷基摩尔质量比和烷基长度的增加,硅油的黏度指数逐渐下降至358,从而降低了硅油的黏温性能,但其表面张力变化不大.改性后的硅油的润滑性能和折光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其磨斑直径最小为0.33 m m,折光率最大值为1.4396.
其他文献
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由于兼具聚氨酯胶粘剂及热塑性胶粘剂的优点,近年来在车灯应用中发展迅速.本文聚焦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使用性能,从聚氨酯热熔胶在车灯装配线上的出胶量稳定性、初始粘接强度、完全固化后粘接强度、溢胶试验、PUR打胶机维护等五个方面对车灯用聚氨酯热熔胶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S-PUR700-1车灯用聚氨酯热熔胶使用时出胶量稳定,初始粘接强度和完全固化后粘接强度高;标准条件和低温养护1d后,100℃高温不溢胶,具有较好的点灯性能.最后对车灯用有机硅胶、丁基胶、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PTA行业发展现状,指出PTA行业已随着产能增长进入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能向龙头企业高度集中、产能严重过剩、PTA价格由行业最低成本的企业决定的阶段,并由此提出利用PTA成本和规模优势开发聚酯新技术新产品、环己烷二甲醇以及对苯二胺新产品的新途径.
利用专利数据库检索三氟碘甲烷的制备专利,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进行技术内容分析后得到4条可供使用的制备路线.此外,对三氟碘甲烷可适用的稳定剂进行介绍.
大数据时代,军事信息的海量和异构特性更加突出,信息的形态和层次差异性不断加大,导致信息融合特别是态势估计的复杂度不断增加.为解决上述难题,借鉴面向对象设计思想,提出了信息对象概念,既屏蔽了不同信息格式间的物理形态差异,又实现了跨越信息层和信号层的信息表达.围绕信息对象概念,给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对象的多元信息融合模型,提出了事件级和对象级2级关联决策思路,以及基于信息对象的关联决策架构,从而为高层信息融合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