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形态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55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是弥漫性大B细咆淋巴瘤(DLBCL)的独立亚型,1997年由DeiS01等首先报道并描述,其具育特征性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点。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罕见,在DLBCL中比例约为〈1%,目前国内外仅有少量报道。

其他文献
2010年12月5日,北京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华医学分会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委员方志伟教授当选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由北京抗癌协会发起成立,汇聚了北京市该领域的绝大多数知名专家学者。
期刊
一、医疗职业强度高,需要理解与支持  根据国外的研究表明,医生作为为大众服务的一种职业,与一般服务行业有着本质的不同.作为医生需具备以下特点:高尚的道德与伦理要求;接受长期、规范的理论学习;长期、系统的实践与不断的经验积累;经常性、不计时间的抢救与超负荷临床工作(违反法定的8 h工作制,但医学伦理与责任要求医生要救死扶伤);高风险、高强度、高责任心与高负荷;
期刊
为了探讨孕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中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水平、胎盘组织中FABP4 mRNA的表达变化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颜建英、王晓娟(现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发病时孕周≤34周)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发病时孕周〉34周)各3
期刊
2010年11月23—28日,以罗玲副秘书长为团长的中华医学会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日本,拜会了日中医学协会、日本医师会、日本医学会、日本武田科学基金会等相关医学组织。
期刊
1月4日,由北京大学普外科学系、北京大学器官移埴中心共同举办的2009—2010年度学术会议在北京全国政协大礼堂圆满落幕。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王宪和姜保国教授出席了此次大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宣传部部长姜辉、科研处处长沈如群等领导及普外科、泌尿外科专家近200人与会。会议由北京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朱继业教授主持。
期刊
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开展了一项研究评估母亲初产年龄较小与再次怀孕时胎儿围生期病死率(死产率以及新生儿的病死率)之间的关联,发现母亲初产年龄与再次生产发生围产儿死亡的风险没有直接相关;但对于有新生儿死亡史、初产年龄为10—19岁的母亲,其再次妊娠发生死胎的概率极大。
期刊
卫生部十年百项“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断和治疗项目”新闻发布会不久前在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组长黄峻教授、学组委员李为民教授、
期刊
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三七胶囊、大活络丸等12个国家基本药物制剂品种进行了质量抽验。结果显示,本次抽验的12个品种2415批次产品中,有2387批次产品符合标准规定,28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期刊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少见的以中老年为主要发病人群的B细胞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西方国家占NHL的3%~10%,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中位发病年龄60~65岁,常规治疗预后差.  早期应用MCP方案(米托蒽醌、环磷酰胺、泼尼松)或CH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泼尼松)治疗MCL,中位生存期不足3年。
期刊
本报讯(记者 李偌瑒)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首都急诊医学高峰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部主任陆一鸣教授对2010上海世博会的急救医疗保障体系及至今的运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着重介绍了此次发挥主要作用的“无缝联结一体化急救医疗系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