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腰椎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st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腰椎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椎骨折椎板减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二组: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组(联合组)和单纯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每组15例.联合组术前输入6%羟乙基淀粉20 ml/kg和乳酸林格氏液20 ml/kg,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术中微量泵输注硝普钠0.5~6μg·kg-1·min-1实施控制性降压,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55~65mumHg;对照组术中控制性降压同联合组.观察联合组插管后稀释前即刻(T0)、稀释后降压前即刻(T1)、降压后30 min(T2)和停降压后30min(T3)时,对照组插管后降压前即刻(T1)、降压后30min(T2)和停降压后30min(T3)时心率(HR)、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氧供(DO2)氧耗(VO2)以及动脉血乳酸(LA)的变化.结果HR:联合组T1低于T0,对照组T2、T3高于T1,T3低于T2;联合组T2、T3低于对照组.MAP:与T0比较,联合组T1、T3升高、T2降低;T2低于T1,T3高于T2;与T1比较,对照组T2降低、T3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T3降低.CVP:联合组T1高于T0,T2低于T1;对照组T2、T3低于T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T1、T2升高.CO:联合组T1、T2高于T0,T3低于T2;联合组T1、T2高于对照组.DO2:联合组T1、T3低于T0.LA:联合组T2、T3均低于T0和T1,T3低于T2;对照组T2、T3高于T1,T3高于T2;联合组T3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术中实际失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有助于腰椎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提高节约用血效果,且不影响氧代谢。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起源于肺动脉(ACAPA)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ACAPA的影像学表现.11例均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Echo)和心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例行电子束CT(EBCT)检查.结果10例为左冠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为右冠脉起源于肺动脉.11例胸片均未确诊,Echo诊断3例,EBCT诊断1例.心血管造影全部诊断正确,其中左冠脉异常起源者左冠脉均发自主肺动脉后
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技术对HLAⅡ类HLA-DRB1*、DQB1*等位基因进行特异性个体扩增,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
目的 探讨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硬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与血管超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选Wistar雄性大鼠24只(实验组12只;对照组12只),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端-端吻合,同时结扎上矢状窦,建立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的动物模型;90 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硬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的表达和血管生成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壁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B组的硬脑膜血管中VEGF
目的 观察跨膜型葡萄球菌肠毒素A( SEA-TM)和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型mB7.1(mB7.1-GPI)二种免疫分子膜表面修饰瘤苗的抗肿瘤作用是否优于单种免疫分子膜表面修饰的瘤苗.方法构建pcDNA3.1(+)/mB7.1-GPI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中,表达和纯化mB7.1-GPI.通过蛋白转染法将SEA-TM、 mB7.1-GPI单独或共同锚定到EL-4肿瘤细胞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