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对高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影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会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运动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体育教师的专长、教学水平和教学风度等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及不同项目的选择。因此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并根据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进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运动项目 体育兴趣 终身体育
  
  一、前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学中普遍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主动的学,重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学院体育健康发展。终身体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面临贯穿一生自发的体育教育过程。它是人们根据自己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工作岗位、生活环境等客观条件,选择重新学习体育方法,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的需要。基于这一特点,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在学院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和兴趣。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形成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一生须按照个人意志,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因此,学院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正确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观念。
  运动项目的选择要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影响的角度出发,研究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与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关系,以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兴趣,丰富学院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讨论与分析
  
  2.1运动项目的选择与体育兴趣能力的关系
  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的一种现象与事物认识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表现出具有积极的情绪,可以导致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选择某项体育运动项目,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兴趣使人对该活动的刺激特别敏感,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从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应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确定适合自身体育活动内容,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2.2运动项目选择的因素对高职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
  成功是诱发内部动力强烈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应让高职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激发动机,提高兴趣,切忌打击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追求成功是高职学生现实体验和强烈的趋向。在教学中,高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成功,不但能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激发学习动机,培养高职学生的兴趣。
  2.3自主选择、教师参与、激发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处在一种“法定”的学习氛围中,会产生一些异常心理现象,性格差异所带来的思想沟通、学习经验和方法交流不畅,以及学习习惯、活动行为失调,会影响体育教育效果,也影响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安排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能力。有以下好处:
  一是自择性强。打破“法定”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去锻炼,满足高职学生个人心理需要。
  二是互补性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志向和性格相近,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在同伴中展示自己的技术动作,使他们的技术动作相互模仿学习,达到相互学习、互相交流的目的。
  三是宽容性强。自主选择教材内容,自发组合群体锻炼,能够促使他们之间相互和谐、相互宽容,群体中成员也能够主动善意地进行调和,起到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持整个团队对项目的兴趣爱好。
  2.4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学培养,这样导致学生丧失主体地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失去兴趣,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学生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学习,也无法提高兴趣,造成学生出现喜爱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传统的体育教学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对学生的全面体育教育培养,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
  2.5影响高职学生运动项目选择倾向的因素
  2.5.1兴趣爱好选择的影响因素
  高职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是不同的,如果对某项目感兴趣,就对这些项目多选择锻炼,学生以娱乐、健身、健美为目的。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对健身效果最好,所以教师在对以健身为目的的学生指导时应采用中等强度的运动量进行练习。
  2.5.2学习状况选择的影响因素
  高职学生由于学业负担不重,除了上课外,利用课外时间多参与体育锻炼。因此在完成学院规定的学分后,应多参加体育活动去适应从学院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2.5.3气质对高职学生运动项目选择倾向的影响因素
  高职学生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不同性格的学生所选择的项目是不同的,胆汁质、多血质的学生爱选择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而粘液质的学生爱选择对抗性低的运动项目。
  2.5.4教师的因素
  体育教师的专长,教师的水平和教学风度等则直接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不同项目的选择态度。
  2.6运动项目的选择与终身体育能力的关系
  运动项目的选择和终身体育目标达成不是简单的单向联系关系,而是双向甚至多向的关系。所以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与学生个体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
  2.6.1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是人们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第一动因。
  在学院上体育课期间,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内在的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那么,培养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习惯,成为学院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体育能力的重要目标。
  2.6.2学院体育开展的运动项目与高职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
  学院开展的运动项目应是高职学生喜欢的项目,能激发学生运动需要和兴趣取向。学生对外界事物认知和探索的“求变”特征,使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厌倦“封闭性”动作和个体活动形式,球类项目动作特点和表现形式恰好能满足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特点,所以教师在学院体育教学中应多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的运动项目,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融合。
  2.6.3教师引导高职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教师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渴望参与的空间,成为学生运动的乐园,多增强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教师将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愿的运动习惯,从而使其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三、结论
  
  高职学生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高职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对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融洽,让学生的运动项目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相互融合,才能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沈砚田.大学体育.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8.
  [2]郑君.各方“变通”“减负”不易[N].南方日报,2000-03-19.
  [3]熊萍.别和孩子过不去[N].南方日报,2000-02-21.
其他文献
目的:本项工作意在了解福建沿海的姥鲨(Cetorhinus maximus)、鳐(Rajasp)是否含有角鲨烯(squalene);若有,其含量和生化特性如何。方法:采用柱层析法分离三种软骨鱼肝抽的碳氢化合物,用正
摘 要: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和社会主导文化一样,产生巨大的能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的现状,以及体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如何发展高校体育,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体育 和谐校园文化 构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的目标思想,这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教学要素一直就有很多学者在谈、研究,百家纷呈,各有其道理,然也都有其相似相通的元素,经过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对此也有自己的一点浅见。 Teaching elements There have been
摘 要: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发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表现为多形态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在文化质态上,可分为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行为文化和体育艺术文化五个层次。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层次结构    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研究与建设热潮的兴起,并非偶然现象。这实际是高校进入自主发展、自我发展的新阶段后,在市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环境化与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