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小说的表意方式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aiyou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小说叙事的特征在飞速嬗变,使我们的批评语汇骤然显得稀少起来。仿佛很难用现成的理论范畴确切而不绕圈子地说明,那些颇具现代风光的作品究竟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唤起读者最难以忘怀、又最难以言尽的一份感触。显然,新颖的故事题材、完整的情节、立体或扁平的人物性格、统一连贯
其他文献
<正> 《艺术与精神分析》(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2月出版)一书以其对弗洛伊德主义的反叛和独到的美学见解而受到理论界的好评。作者彼德·福勒是英国新精神分析的后起理论家,他在这本专著中,探讨了长期使艺术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人会对同一艺术作品产生共鸣?审美情感是否具有生物学的基础?我们能不能把握其中的哲学实质?一 审美本质的探讨过程
【正】 柏拉图和孔夫子两位都将音乐看作是产生正确的感情、心态和性格的手段,因此也就是巩固国家的手段。音乐应是庄严而雄伟的,并且应比当时的流行音乐更为简练。惟有如此,
摘 要: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将实践教学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厦门大学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创竞赛和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为抓手,着力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逐步形成了课内课外相融合、校内校外相补充,多层次、立体化、开放性的“一体四翼”实践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实践;创新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教
<正> 我认为新时期文学艺术的十年,是一个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史上最重要、最蓬勃发展、最富有开拓性的十年。创作的繁荣和理论的活跃,创作和理论队伍的迅速扩展与壮大,可以说是五四运动以来历史上空前的。每一个作家、评论家、理论研究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地总结这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以推动
<正> 自十七世纪以来,关于幽默的本质,人们一直是争论不休。目前有些观点单纯从形式和技巧的角度把幽默界定为:“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方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见《辞海》)这是不恰当的。
<正> 文艺批评的方法是本世纪为人瞩目的议题,但很少有人将比较方法列入其中;“比较文学”也已成为本世纪的显学,但不少学者又认为比较方法不是这门学问的基点;涉及美学的文艺各领域人们经常运用比较方法,但对于比较方法的作用原理却研究得不够。究其原因,无不因为“比较”是太普遍应
<正> 广告设计,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尤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而显得越来越受重视。它不仅促进了生产和销售的发展,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娱乐提供了养料。为此,
继1986年在珠海召开的首届全国戏剧美学研讨会之后,由《文艺研究》、《戏曲研究》、《新剧本》和沈阳市文化局艺术研究所联合主办,于1988年7月在沈阳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戏剧美学研讨会。以中青年为主的戏剧理论工作者六十余人,围绕着当代中国戏剧文化走向和创新问题进行了研讨。本刊从会议论文中选出四篇发表,以期有助于推进戏剧创作健康发展。
李向东,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高
一、引言  上海大學自2011年秋季开始向全校本科生推出开设了新生研讨课,该课程全部由学校正高级职称教师即正教授来讲授,且每个课程班学生人数限于30名以内,课程设置为1个学分(按照上海大学学期安排则为10个学时,即每次两节课,总共五讲)。新生研讨课开设的设想和目的则是:  让大学新生与学校里具有最高学术水平的正教授入学后即有零距离接触,是让新生深入了解大学,感受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受教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