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审美发现 别致的结构方式——读非马的诗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籍华裔诗人非马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了自相矛盾、甚至近乎荒诞的思维方式和结构,使之造成一种惊人的阅读效果.看来似乎匪夷所思:诗人好象减少了现实性,却恰恰增加了读者的理解力,增加了诗的审美价值.非马的诗的结构方式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丰富多彩的感性的知觉内容与深邃睿智的理性的抽象内容的谐调统一.非马诗的语言表达方式呈现多种风格:写实与写意;机智幽默与冷峻深沉.
其他文献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有这样一个事实:即海外对中国的微型小说越来越感兴趣,海内外微型小说的双向交流正在形成,或者说互为影响的局面已经形成。
挖掘和还原历史,再现20世纪50年代台湾罹难革命者的优秀品质与光辉人格;揭示当代台湾青年的身份认同与人生状态,是长篇小说<藤缠树>的双重主题.这部小说标志着作者创作中一个
澳门以赌城之名而闻世,但博彩业这个本应是热点的题材却受文学冷遇.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澳门作家队伍中那些相当数量的过客,保持着过度的疏离感和过远的审美距离,对本
在世纪交替时期,微篇小说在华文世界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本文对比同期中国大陆、香港、印尼的华文微篇小说创作,从民族心理、发展概况、题材、情节模式、艺术技巧等方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