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固氮根瘤菌与高产高蛋白大豆最佳共生体筛选研究简报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g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获得“大豆 根瘤菌”最佳共生组合,於1987年盆栽条件下,选用了9个适宜黄淮海地区的夏大豆品种,分别用8个大豆根瘤菌接种,共计81个共生组合。 结果表明,大豆根瘤菌菌株113—2,TAI—377,2048更具广谱亲和性,它们在高竞争结瘤和高共生固氮方面表现为一致性;菌株O05表现了高竞个结力,但固氮性中、下等;菌株2o5爿、助4和土著根瘤菌表现为低结用竞争和低因民一致性. 在 l犯塞年田间共生效应试验中,大豆根瘤&113—2与鲁三 2号为最住共生a合.大豆产量368.okg/ha,比对照增产!2.3%;
其他文献
夏大豆产量的高低与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养分吸收代谢有密切关系。夏大豆在亩产182kg的产量水平下,每生产100kg籽粒,需要N7.7kg,P_2O_5 2.3kg,K_2O 4.9kg。夏大豆干物质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高低,除受品种本身内在遗传基因控制外,还受生态区域环境因素(如地理纬度、海拔高度等)的影响。凡是环境条件有利于蛋白质形成,籽粒蛋
大豆同一杂交组合内同源圆叶植株和长叶植株的主茎叶面积指数,圆叶显著地大于长叶,而在分枝上,二者并无显著差异。在农艺性状方面,存在差异,在产量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因此
本研究选取80个国内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连续三年春、夏、秋播种,利用广州不同播季温光组合的差异,研究品种的生态反应,又通过二年对长江流域以南60个不同熟期品种生育期反应
<正> 大豆籽实生产需要大量氮素,但由于与根瘤共生,其氮素营养特性与其他作物不同。作为肥料的化合态氮时常对根瘤的固氮作用产生强烈地抑制,而使大豆的氮素施肥具有不同于其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黑龙江省科委及黑龙江省农科院,根据中苏两国间农业科技合作的协议,在1988至1989年间,先后共派出六个农业专家组,其中包括一次被邀请参加1989年9
本文研究了山西省5个大豆生态区,239个大豆地方栽培种的蛋白质、脂肪及各种脂肪酸的化学成分和地理分布,结果与其它农艺性状一样,形成明显的生态分布特点,其化学成分相互间存
大豆田大豆植株上繁殖危害的蚜虫,除大豆蚜、茄无网蚜外,豆蚜亦能暂居并少量繁殖危害。大豆田迁飞蚜虫种的数量,年度间和不同生境有所差异,但主要种基本一致。绿色诱盘捕获的
大豆(Glycine max)小真叶外植体直接接种到含不同浓度NaCl的选择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随NaCl浓度增高而降低,获得再生植株的最高NaCl浓度为0.25%。用连续逐级转移愈伤组织
1986—1987年间,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大豆7个品种叶片蒸腾速率表明:大豆开花期叶片蒸腾速率高于结荚期。植株中上部节位叶片蒸腾速率较大。一日中蒸腾速率高峰值在1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