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初步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87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一次LEEP同时达到治疗和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妇科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收住院的30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治疗成功率为993%(28/30)。平均手术时间为52分钟,出血量98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CI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LEEP in treating and diagnosing cervical lesions at the same time.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gynecological cytology, colposcopy and biopsy diagnosed as primary cervical lesions were treated with LEEP and all the cervical transitional region was excised. All resection organizations sent pathology. Observed 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patient response and postoperative repair.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LEEP treatment was 993% (28/30).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5  2 minutes, the amount of bleeding 9.8  8ml. No secondary bleeding and infection occurred. Conclusion LEEP treatment of cervical lesions is simple, safe, high success rate, especially for CIN.
其他文献
<正> (五) 短期的國民經濟綜合計劃在工業化初期,全部國民經濟的短期計劃工作是在編製控制數字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一個控制數字是在恢復期末制訂的,這就是一九二五—二六年的控制數字,這個控制數字存在相當嚴重的缺點,因此未被政府批准。第二個控制數字是一九二六—二七年發展國民經濟的控制數字,它發生作用的年限包括工業化時期第一年的一部分和工業化時期的第二年,但這個控制數字仍然存在着第一
AIM:To investigate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iAP) in the intestinal mucosa of children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METHODS:Colonic biopsy samples
В.В.杜库查耶夫——地质学教育家——是十九世纪后半纪最卓越的学者和自然科学家之一.他曾促进了很多自然科学,特别是土壤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杜库查耶夫的科学创造的
电子节气门控制(EPC)系统的优点在于能根据驾驶人的需求及整车的行驶状况确定节气门的最佳开度,保证车辆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并具有牵引力控制、巡行控制等功能,提高安
干燥综合征是以外分泌腺减少和分泌组织及细胞破坏为特征的慢性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可引起肺间质改变,许多病人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及弥散障碍。相反,亦有引起阻塞性通
保时捷,这个改变了整个德国甚至世界汽车工业的名词,代表了不断进化突破传统的科技前沿,而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跑车品牌,六十年来它一直都是至高无上的跑车领袖。 Porsche, a
美国在开发20个产品用干预防或治疗糖尿病,正在进行临床评价治疗糖尿病的几种不同的方法,包括减缓胰岛素生成细胞的破坏、刺激胰岛素在肌肉和脂肪中的摄取、限制糖尿病引起的器
“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通用格式”标准研究获新进展为加强我国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推动图书馆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文化部科技司将制定“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通用格
上海图书馆事业的兴起,与中国近现代史同步,总共150多年的时间。这期问上海方方面面的历史变迁,尤其是西方经济、文化和图书馆学的东渐,就使得上海的图书馆,不仅在中国传统
這是蘇聯專家弗·然·克列同志在辯證唯物論舆歷史唯物論教研室所作的專題報告的記錄。此文未經克列同志最後審閱,如有不妥之處,由記錄整理者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