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万能、脑洞及化腐朽为神奇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s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创 2017-06-04 李鹏程 音乐周报
  一、专治口吃的贝多芬交响曲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 II Allegretto
  Daniel Barenboim;Staatskapelle Berlin - Beethoven : Symphonies Nos 7 & 8
  一首经典的乐曲足以成就一部经典的电影,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之于电影《国王的演讲》,就是这样的关系。
  在“二战”来临之际,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要发表一篇演说激励全民斗志,对于患有口吃病的他来说,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语言治疗师罗格的帮助下,国王发现自己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流利地朗读。
  最后的演讲,罗格像指挥一样站在国王面前,引领演讲和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同步进行。两条旋律交汇渐强,仿佛四面八方的人聚拢在一起;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的乐器层层叠入,逐渐爆发出巨大的力量。随着旋律终止,国王的演讲也获得了成功。
  贝多芬的这个乐章就是具有让人沉下心来的魔力,你还能列举出哪些用这段音乐作为配乐的电影?
  二、《现代启示录》与“女武神的骑行”
  The Ride Of Valkyries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Sir Eugene Goossens - 100 Popular Classics Disc 1
  德國作曲家瓦格纳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堪称歌剧史上的巅峰之作,剧中女主角布伦希尔德对于任何一位女高音来说都是极限挑战,她在受众神之王沃坦命令下凡征战前唱出的一段“女武神的骑行”,也成为1979年的电影《现代启示录》的点睛之笔。
  美军直升机群逼近越南村庄时,长官下令用高分贝喇叭播放“女武神的骑行”,在威武的背景音乐下,肆意扫射地面上逃跑的牛车和民兵。此刻,美军的直升机正如天兵下凡,地上的越南人毫无招架之力,即便有幸存者,以后听到瓦格纳的这段音乐恐怕也会毛骨悚然。
  导演科波拉明白瓦格纳的音乐有何等威力,也清楚其背后的政治立场——瓦格纳是反犹主义者,连希特勒都是他的骨灰粉。瓦格纳的音乐使这个片段真正成为末日警言,成为战争电影史上的经典。
  三、安娜与老柴
  Valse (Corps de ballet)
  Eugene Ormandy;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 Tchaikovsky: Swan Lake (excerpts; Adam: Giselle; Meyerbeer: Les Patineurs
  《安娜·卡列尼娜》有多个版本的电影,美国导演伯纳德·罗斯的1997年版尽管邀请了苏菲·玛索做主演,但仍无法掩盖剧情的单薄。然而,从头至尾采用柴科夫斯基的名曲作为配乐,成为这版影片最为成功之处。
  男女主人公邂逅时,舞会背景音乐是《天鹅湖》里的大圆舞曲;男主深情表白时,响起了《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那柔美的第二主题;两人享受短暂的甜蜜时,响起的是第二乐章的轻快旋律;最后安娜跳入铁轨自杀时,末乐章的哀叹旋律若隐若现……
  用老柴的音乐作为配乐再合适不过了——不仅因为他和托尔斯泰都是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俄国艺术家,并且他和安娜的命运冥冥中有相似之处——他们的爱情都无法被当时的社会习俗接受,在理想破灭后只有死路一条——柴科夫斯基在指挥《第六交响曲》首演9天后郁郁而终。
  四、万能配乐:《乡村骑士》间奏曲
  Intermezzo
  James Levine - Adagio
  有些古典乐曲诞生之初并不为衬托什么画面,却成为受无数影片青睐的万能配乐。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在27岁时谱写出歌剧《乡村骑士》,恐怕他自己都想不到,其中的间奏曲会被数十部电影轮着用:从美国电影《愤怒的公牛》、《教父III》一直穿越到中国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立春》……
  这些电影大多在追忆沧桑往事,马斯卡尼的悠长旋律透出无限怅惘的怀旧情结,弦乐器一咏三叹式的高潮正是电影需要的催泪弹。好莱坞的作曲家沿袭了这种抒情风格,马斯卡尼若多活半个世纪,估计能荣登作曲家富豪榜首位。
  五、脑洞大开的“太空漫游”
  Sprach Zarathustra (From the Lurpak Cook's Range "Adventure Awaits" Tv Advert)
  London Festival Orchestra - Sprach Zarathustra (From the Lurpak Cook's Range "Adventure Awaits" T.V. Advert)
  美国导演库布里克的大部分电影配乐来自古典音乐,好莱坞的作曲家们根本无法压住他的气场。《2001太空漫游》最初请好莱坞作曲家阿莱克斯·诺斯作了配乐,却被任性的库布里克弃用,直到电影上映后,诺斯才得知自己辛苦创作的配乐被弃用的事实。这部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宏伟神作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有人感叹其中的科幻预言,有人惊奇其中的特效镜头,更有人夸赞电影对古典音乐的巧妙借用。
  电影开始前,是当时电影院留给观众入场的“垃圾时间”,库布里克化腐朽为神奇,将利盖蒂刚创作的《大气》搬来。这首开辟了微复调织体的音响杰作通篇是模糊音流,似是象征宇宙形成之初的一片混沌。
  最脑洞大开的,是借用了两位施特劳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作的两首名曲。库布利克在此将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哲学音诗置于开天辟地之初,将奥地利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送入漫无边际的太空——
  随着阳光穿过星际,响起了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那个气势磅礴的引子,人类进化史由此开启。一个猿人将一块骨头扔向天空,蒙太奇式的镜头将这块骨头化为在太空静静行驶的宇宙飞船,随之响起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映衬美妙的星际旅行。据说,《蓝色多瑙河》确实曾作为美国航天员的起床音乐。
  六、弦乐柔板祭亡灵
  Adagio For Strings
  The Duke Quartet - Adagio For Strings
  电影《野战排》,让很多人记住了一首乐曲:巴伯的《弦乐柔板》。
  整部电影没有战争片惯常使用的紧张配乐,反倒贯穿着这首缓慢悠长的柔板:直升机飞过越南丛林时,主人公在星空下给祖母写信时,美军烧掉越南村庄时,伊利亚被队友和敌军追杀至死时……在片尾直升机飞离遍布弹坑和尸体的越南丛林时,音乐一次又一次弥漫,直到最后在硝烟里出现一行字幕:“献给在越战中死去的人们”。在这部以反思战争和人性为主旨的电影里,《弦乐柔板》化为一首挽歌。超脱的音乐与血腥的画面并非相互背离,反而帮助观众站在更高的视角俯视大地上的暴行。
  这首乐曲源于巴伯在1936年创作的弦乐四重奏,他极其喜爱其中的柔板,于是将之改编成了弦乐队版;次年,他又将此曲改编为合唱曲,名为《羔羊经》(Agnus Dei)。层层交接的旋律线条,像不断涌动的海水,直至抵达全曲的黄金分割点处,小提琴一步步攀向最高音,四次和弦变换直击人心,在最长音的尽头戛然而止——仿佛一个失声痛哭的人耗尽了所有力气,只剩泪水静默。
其他文献
原创 2017-06-08 李超 音乐周报  我使用《中国风钢琴入门教程》进行钢琴教學已经整整两年了,可以说是《中国风》让我和我的机构不断成长。两年以前,我上钢琴课基本是凭直觉,接触《中国风》后,我开始先备课再上课,课堂内容也丰富了很多,有乐理,有弹奏,有描红书写,有拓展变调,有歌词故事,有乐队伴奏。当然,最离不了的学生也非常喜欢的,是《中国风》的体态律动。  去年9月,《中国风钢琴进阶教程》出版
期刊
这天早晨,爸爸向我发了誓(shì)。“小马特病了,乔迪。”爸爸说,“妈妈陪着他,所以不能带你去公园了。不过,等我下班回家,咱们去游戏场玩,就咱们两个。我发誓。”  一整天我都给妈妈帮忙,一整天我都等着爸爸。但是,爸爸一直到很晚才回来。爸爸把我抱在膝盖上。他的样子很疲惫(bèi),还有些遗憾:“我没忘记我发的誓。可是我不得不工作到很晚……”  我强忍住没哭出来。随后,我跑进厨房,拿出一件东西。“怎么
期刊
原创 2017-06-06 麦琼 音乐周报  在世界音乐舞台星光熠熠的钢琴家中,莉利娅·齐柏丝坦的名字也许不算太响亮,然而作为布索尼钢琴大赛的折桂者,曾代表俄罗斯钢琴学派与钢琴大师阿格里奇搭档双钢琴,这样的经历也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5月13日,莉利娅·齐柏丝坦第一次来广州献技,于星海音乐厅演绎浪漫主义二位标题音乐大师的作品。  齐柏丝坦的登台没有太张扬的气场,以朴实而自然的步态开始李斯特的音乐旅行
期刊
原创 2017-06-06 刘璐 音乐周报  环境,决定了一个人发展历程。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候是决定性的,它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甚至三观。在音乐治疗中,有很多的因素能够影响治疗活动的进程及其效果和治疗目的的达成,有主观性因素,也有客观性因素,例如来访者的病症表现程度、配合程度、周围环境对来访者的刺激、治疗师的技术及经验,这些都能左右音乐治疗的最终效果。此次,我们要探讨的正是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
期刊
原創 2017-06-05 任志琴 音乐周报  一般人以为只要会演奏乐器就会识谱,就会有音乐思维,就会有对音乐的理解、体验,这是一种假象。其实只要让他视奏或视唱一首新乐曲,假象就会暴露:视奏得很慢或错误百出,唱的音调不知所云,这就验证了他没有音乐思维和对音乐的理解、体验。  说话不只是出声就行,首先要想好要表达的思想才能按内心的要求说出来。演奏也是,先要内心有了音乐,才能引发感情,没有内心音乐,感
期刊
原创 2017-06-05 江涤 音乐周报  5月21日,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上演了一场“乡梦──新加坡华乐团与张维良”音乐会。步入耳顺之年的张维良,在其艺术人生跨过45周年之际,由叶聪指挥新加坡华乐团为他举行专场演出,可谓别具意义。  整场音乐会以一个“乡”字贯串。开场曲《乡愁》乃赵季平为广东民族乐团而作,他把广东民谣《落水天》《月光光》以及世人耳熟能详的《彩云追月》巧妙地融入他极富画面感的和声
期刊
原创 2017-06-05 张燚 音乐周报  高晓松判定国人没有舞蹈基因,这当然不对;但说国人舞蹈活动贫乏、舞蹈表现粗陋,却是成立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的音乐教学从一开始就不重视律动,儿童音乐教学常见的是琴房式的声乐和器乐,即便是舞蹈也更为重视肢体柔韧和技术规范。  何谓“律动”?一般解释是“有规律的运动”,但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律动是“有韵律的运动”。律动的“律”指乐律、韵律,律动是与乐律、韵律或
期刊
原创 2017-06-04 高建 音乐周报  吉顿·克莱默(王小京/摄)  辉煌灿烂的小提琴艺术领域从来不缺乏明星,尤其是在唱片工业催动下的20世纪下半叶至今,从斯特恩、帕尔曼到穆特、文格洛夫,技巧扎实、曲目广泛的演奏家总能获得观众们的青睐。在最为人们熟知的当代小提琴名家中,来自拉脱维亚的吉顿·克莱默(Gidon Kremer)显得尤为特别,如果仅看他合作的音乐家、艺术团体,你会觉得他是如此“主流
期刊
原创 2017-06-07 苏哲 音乐周报  两位印度演奏家与中国扬琴演奏家刘月宁共同演绎作品《拉格·茉莉》。  5月25日晚7时30分,《拉格·茉莉》——北京现代音乐节中印文化交流专场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本场音乐会汇聚多位当代杰出演奏家与作曲家,以极富魅力的演奏与令人惊艳的作品为观众带来一场现代音乐的饕餮盛宴。音乐会共8首曲目,为观众展现了中印音乐文化的交流碰撞,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的
期刊
原创 2017-06-08 李欣阳 音乐周报  日前有幸阅读吴跃华《“音乐不需要懂”吗?》一文,该文针对白岩松所宣讲的“音乐不需要懂”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其实,“音乐需不需要懂”、“怎么就是懂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对古典音乐望而却步的音乐爱好者,而致力于普及古典音乐的专业人士为这一“懂”字也是费劲口舌。  目前来看,讨论什么是“懂”,比需不需要“懂”更重要,解决前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