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北山

来源 :星火·中短篇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初识南山,是母亲将要出门劳作之前。清晨天刚亮,她就简单粗暴地拍醒还在沉睡中的我:“起来洗衣做饭,午后记得看下南山,如果乌云来了,赶紧收稻谷和衣服……”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完全不顾我的情绪,边说边扛着农具和干粮水壶出门。我在梦中被这样一堆繁重的家务惊醒,一肚子的起床气,把被子踢上一百遍,还不够泄气,又爬起来,趿着拖鞋,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冲着我妈的背影,扯着嗓子喊:“我不干,我就是不干。”可任我喊破嗓子,她头也不回,偶尔回头,是带着几句恐吓和叫骂:“你这个死捞子(赣北方言丫头的意思),你要是敢不做好,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她不回头理我,我生气。她回头骂我,我也生气。无计可消除,先坐在地上哭一场,哭完,又默默洗衣、做饭、喂猪,给田地里的父母送午饭,午后观天象,收稻谷,收衣服,傍晚搬着椅子安心地坐在门口等满身疲惫的父母归来,因为锅里已煮好了饭,浓浓的米汤已盛上桌。天空中的缕缕炊烟,此刻都变得温情脉脉起来。
  彼时我大约十岁左右,每逢农村里的双抢季节,我就被当作半个劳动力来使唤。
  我家住在南山和北山的中间,小时候靠它们辨别方向。我从来分不清东南西北,只知道,当我坐在家门口的桃树下做作业时,我的右边是南山,左边是北山。南山应该是武宁县境内梅颜山的余脉,北山是幕阜山余脉,但我从不想去考究这些,我喜欢管它们叫南山和北山。
  南山郁郁葱葱,春有百花秋有月,可人迹稀罕,冷冷清清。北山光秃秃长满芭茅,毫无美感,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北山里成吨成吨的黑色黄金变成一沓沓人民币,将人们从田地里解放出来。但面对人们对它的“搜肠刮肚”,北山是愤怒的。它发作时,就会将贪婪的人们埋进煤土,永远见不了天日。世间从此多了许多孤儿寡母,这是代价。
  我家隔壁邻居,是一对很恩爱的夫妻,男人长得挺拔健壮,但对女人却温柔体贴,女人生了三个女儿,男人也没有半句责备和不喜之言。每天从煤矿里下班回来,男人洗净一身黑土后,轮番抱起三个心头肉。
  最小的女儿十个月便会走路,每天看见爸爸回来,就伸着胖乎乎的双臂,摇摇晃晃走到爸爸的怀抱里。但这幸福很快随着一声炮响,轰然坍塌。
  村里传来煤矿爆炸、塌方的消息,一时,恐惧如瘟疫般蔓延,麻将桌上的女人们,溪边洗衣的女人们,都立刻停下手中活计,蜂拥爬到山腰上寻找自家的男人。
  很不幸,隔壁家的男人再也没能回来,人们把他那血肉横飞的残缺身体抬回了家,村里的医生用尽了医务所里所有的纱布,才将他包裹成一个全尸入殓。女人昏倒,几尽虚脱,两个大点的孩子随着大人们一起哭泣,最小的女儿被人们抱着,清澈的眼睛里天真无邪。我看见那可爱的小孩,很为她担忧,难过地在一旁哭成个泪人。当我看见爸爸在人群中忙碌时,突然间有种巨大的庆幸感拥抱了我,那一刻我觉得洗衣、做饭、喂猪、收稻谷是幸福的事。我擦干眼泪,找到我妈,摇着她的手对她说:“你们两个,都不许去煤矿里干活!”
  在这件事之前,我特别羡慕那些矿工家的孩子以及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首先他们不受管束,漫山遍野地撒欢,作业爱做不做,夏天在池塘里泡一下午,监护他们的爷爷奶奶只得在池塘边守着,奈他们不何。其次他们手头有钱,父母把亏欠的陪伴都转化成零花钱塞给他们,一瓶瓶的汽水、健力宝浇灌着无知的童年,早早尝到甜头的他们,大多很快辍学,步父母的后尘,终生以挣钱为生活目的。
  贫穷从来不是好事,贫穷遮蔽了人的眼睛,让人看不到金钱以外的东西,像动物寻找食物一样不停地被原始欲望折磨。邻居家丧事料理完毕后,很快,人们就好了伤疤忘了疼,煤矿也稍作整顿后,又抓紧时间开工。男人们依然热火朝天地下井,女人们依然热火朝天地打麻将,日子,在侥幸中一天一天过下去。
  在挖煤导致的血淋淋的事件面前,大多数在山旮旯里穷了几代的人们麻木认为:生死由命,修短随化。
  也有没被麻木的人家,女人没有资本上桌打麻将,只是在家浆洗做饭,洒扫庭院,养鸡饲狗,男人耕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前面有黄牛拉犁,后面有半大的娃推耙。这样的人家是我喜欢的,他们的生活有未来。
  邻居男人家只得到很少的赔偿。煤矿老板以本次事故主要责任是另一个矿工失职为由,让他们两家协商后续相关事宜。女人从没有挑起过家庭的重担,慌得手足无措,开始只是在家以泪洗面,后来为了活下去,不得已去找那位肇事矿工索赔,不料肇事矿工并没有善待她和她的孩子,也没有主动在劳力、金钱方面及时给予补偿。绝望之下的女人,摔碎对方家中所有能摔的东西,带着三个孩子,坐在他家门口哭,直到村干部前来调解。如此反复多次。
  后来我父亲给她介绍了一个男人。这男人是我家远亲,大龄未婚,长着像斯大林一样浓密整齐的八字胡,个子不高,很敦实,话少,外表、性格与女人的前夫相差甚远。他每次到来,女人对他都很冷淡。他白天怕人笑话不敢来,晚上来的时候也只是悄悄地站在她的窗子下面叫她名字,笨拙地说一些保证。终于有一天,女人开口了,要他把她的三个女儿视如己出,并且他们之间不再生育子女。他全部都答应。
  她跑到前夫的坟前哭了半日,趴在坟头抽噎不止:“我真的是没有办法,三个孩子我一个人怎么养得活……”
  后来,从母亲和父亲的聊天中得知,当我那远房亲戚再去敲邻居女人家的门时,女人开门接纳了他。渐渐的,女人的脸上又开始出现了笑容,人也重新圆润起来。
  我父亲是个热爱生活、浪漫有趣的人,高中毕业后就在本村找了我母亲结婚。两家人只隔了一条马路,听老人讲述,结婚的时候,我母亲盖着一条红手帕,我父亲将她牵回家。
  成家后的父亲没有随波逐流去挖煤,他学了一门手艺:酿谷烧。谷烧是赣北地区广受欢迎的谷酒,用黍壳染成红色,味道醇香綿长,易入口而酒劲大。我的童年开始有记忆时,第一个场景就是在父亲的酿酒房里。空气中全是发酵的味道,阳光从瓦缝中射下来,一束束白色的光柱里,含有酒精味的水蒸汽在上升,弯弯曲曲,就像父亲喝醉酒后的步调。   弟弟出世后,爷爷老房子里那一小间房已经容不下我们四口。父亲在北山脚下相中了一块地,自己烧制青砖灰瓦,盖了一栋两层的毛坯房,尽管砖瓦都是自己烧制,也还是债台高筑。
  去北山挖煤赚钱的人都要经过我家门口,男人下井,能活着回来的人都会带着不少的工资,只要稍作精打细算,生活还是很宽裕的。父亲想必也心动过,不然不会在将上门讨债的人打发走后,拿起谷烧酒,一杯杯把自己喝得满面红涨。
  后来父亲兼职做起了村干部。
  那年代的村干部要收钱,收粮,调解纠纷,很容易得罪人。
  他原本想让日子过得轻松一点,没想到,工资少得可怜,还苦了母亲,家务事再也无暇顾及,全部由母亲一人扛起。并且落下不少“吃冤枉”的罪名。父亲重名节,爱面子,受冤枉气后,总是用他亲手酿的谷烧酒去消愁。
  母亲劝解无用,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便趁父亲去村组做工作时,拿起铁铲,走到北山上,将矿工从深井里挖出的煤一铲一铲浇到运煤的大卡车里,赚辛苦的力资钱。一天下来,往往两个胳膊已经沉得像两坨铅,鼻孔里塞满黑色的灰尘。
  母亲不怕苦,但是她怕人说闲话:“村干部捞了那么多冤枉钱,还要老婆来铲煤?这简直丢村干部的脸。”“他不是有志气不来赚煤矿的钱吗?怎么管不住他老婆来?”
  这话很快传到父亲耳朵里,他趁着酒兴,抡起拳头把母亲打得鼻青脸肿。母亲被打后,躺着床上生了几天闷气,一起来看见这简陋的家,又拿起铁铲上了北山。父亲依然重复酒后的暴力行为,我依然是撒开腿去爷爷家、外婆家、邻居家搬救兵。救兵来了实际上只是减轻一点我的恐惧,他们救不了母亲,搞不好莫名其妙挨一顿打回去。
  我忍无可忍,在某一天早上,红着一双哭了整晚的眼睛,靠着厨房门框,对着正在做早饭的母亲说:“妈,你把我送人吧……”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又溢了出来,母亲正在捞米的手在空中停了几秒,没有说话。从那以后,父亲再怎么发酒癫,都没有打过我一下,慢慢的,也不打母亲了。
  煤矿歇业的时候,人们到南山砍柴,然后整齐地堆放在屋檐下。南山有大片大片的映山红,每年春天,红的、黄的、紫的开满各個山头,数不清的幽兰在山谷悄然绽放。山腰上有一座庙,庙里的钟声从雍正年间开始敲响,悠远而深沉。古寺旁留着一口油盐洞,据说当山下有人穷得揭不开锅时,可以上来取得油盐用以度命,第二日洞里的油盐又补上。小时候以为这是神仙的法力,长大后才明白,这是庙里的僧人对供养者的另一种供养,是慈悲和普度。
  古庙叫白莲寺,寺里最后一个老尼叫六婆,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山下的人们都把她当家人一样,只要知道她缺吃缺喝了,不管自己家里多困难,都会主动想办法送点粮食上山。山下的孩子们主动去帮忙砍柴火。后来,人们都忙于外出打工或挖煤,唯恐错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老得无法下山的她却被人们遗忘了,没有弟子愿意来古佛前延续青灯,油盐洞里的油盐早就竭尽。她平静地选择在一个夜里,点完最后一根香,点燃庙檐低矮的茅草屋顶,然后盘坐在蒲团上,和整个庙宇一同化为灰烬,只留下一块刻有众多名字的功德碑,那些名字,都是活在雍正年间的人们。
  那晚上,山腰间熊熊的大火映亮了半边天,震惊了山下的人。这是我听过的,最悲壮的涅■。
  老尼和古庙的涅■,也隐隐揭示,那一段时间,人在物质面前的失控。
  老尼涅■的时候我在外求学,但很不幸落榜。母亲当众羞辱我,说我白白浪费她那么多钱。盛怒之下的我失去了理智,和她吵架,吵得声嘶力竭,哭得歇斯底里。我没想到和母亲的第一次嫌隙竟然也是因为钱,我很悲伤,母亲竟然也不可免俗地成为了拜物主义者。
  最后是父亲来收拾我们母女之间的残局,很感谢他及时地扶正我的三观:“衡量一个人的标尺并不仅仅靠金钱,而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他让我去读卫校,他认为能治病救人,在任何年代都是有用的人。
  我毕业后就留在家乡的县城工作,回村里的机会很多,偶尔,也像小时候那样去爬爬北山,又爬爬南山。
  这些年民间和政府的生态意识已经苏醒,加上安监部门大力监管,北山上血淋淋的事故已经多年没再发生,安全警示牌也跟着活泼、大胆起来,上面的内容让我笑不可抑:“一个男人上班却不注意安全,等于是在给另外一个男人打工!”“一个女人上班却不注意安全,等于是在给另外一个女人腾地方。”还有一块写着:“事故就是两改一归:老婆改嫁!孩子改姓!财产归别人!”
  笑过之后我开始陷入沉思和心痛,在此丧命的人,结局无一不被这些警示牌言中。
  北山已满目疮痍,在山体的另一边,原本还有不少村庄,但现在全部移民搬迁,因为山体掏空,随时可能有地表塌陷,而且已经无法蓄水,池塘、水井都干涸。据说很快,这样的小煤窑都要关停。
  北山终于可以消停了,只是此刻它像一个被吸吮干了乳汁的老妇。
  “妈妈,你看,火车开出来了。”女儿奶声奶气的惊喜声把我的思绪拉回来。
  煤矿再也不需要人力去铲煤,当年母亲冒着被父亲打骂的危险去干的活计,已经被铁轨取代,像火车车厢一样的铁皮箱子将煤一车车倒进大卡车,运出山外。
  “妈妈,你还铲多久,我饿了,我们回家做饭吧?”当年我总是站在这煤堆旁央求母亲。疲惫不堪的母亲也总是没好气地骂我。
  我喜欢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我母亲却不是一个缠绵的母亲。或者说,生活的粗砺磨损了她的缠绵。
  我仿佛又看见童年的自己,哽咽在喉咙里堵着。我现在才能明白,父母当年在穷困面前有多么无力,他们坚守家庭完整的决心又是多么艰难。
  我牵起女儿的小手,坐运煤车回到村里。当年在煤矿里侥幸活下来的人们都开始老了,当年在池塘边守着孩子们的老人已经去世,当年在池塘里搅浑的泼皮孩子成了村庄新的主人。村庄不管人们怎么折腾,它从不会停止一茬茬的、如割韭菜般的新陈代谢。
  年纪稍大的,有的还在玩麻将,有的也跳起广场舞。打听了一下,再没有人去挖煤了,人们不再潦草地对待生命和健康,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邻居家的三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我的远亲遵守着他当年在女人窗下的承诺抚育三个姑娘,其中两个大学毕业,已有体面稳定的工作。我母亲后来把家搬到县城,邻居家最小的那个女孩,牵着新婚丈夫去我母亲家道贺,笑着和我打招呼,脸上有种淡淡的羞涩。〓
  有一日我步行上班经过公园,无意间看见一位偏瘫的老人在进行康复锻炼,我正打算加快脚步赶路,忽然觉得这个人很面熟,于是又回头看了一眼。他正是当年那位因操作失误导致我家邻居死亡的肇事矿工,此时在认真地、迟缓地做着每一个康复动作,然而身体颤颤巍巍不听使唤,所以每一个动作都不到位,嘴角伴随着艰难和疼痛,歪斜得更厉害。最触目的,是他那专注得发直的眼神里,像南山一般执拗地耸立着对于生的渴望。
其他文献
想娘的时候  娘就走在 七十年代的泥泞路上  在那里 娘遇见了我  是我,给娘的苦日子加了一勺子糖     如果,娘还在  我会继续给娘,买一些糖人  买一些小人书,买七彩的玻璃球  我要娘,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老孩子  把她丢失的,先天不良的童年  找回来     娘,70年,当你干瘪的双乳  再挤不出一滴奶  山芋 就做了我的奶娘  关上门,娘哭了  打开门,娘把笑挂在脸上  一瓢一碗地把日子端
欧阳伟庆,江西彭泽县人,1966年生,江西省作协会员。在《长江文艺》《青年作家》《创作评谭》《星火》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   与李三离婚之前,杜胜男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与陈四妹之间会产生感情纠葛。初中时那个石磨都压不出屁来的陈四妹,变得不仅能说会道,而且善解人意。她觉得陈四妹真是一个很能干的男人,从一个生猪贩子,硬是干到了肉联厂的老板。  杜胜男正想着陈四妹,陈四妹给她发来一个微笑表情。杜
鸟喙般的楼尖,  活生生把白云挤开条罅隙,天空就被宠幸了。  那些残红与怜悯,  那些薄晖与慈悲,  它们从不远处的白马寺壁画,蔓延过来。  与霁虹兄站在楼上聊到了那句  “钟鼓楼,钟鼓楼,半截伸在云里头。”  它本身隐藏的含义,  便有了短暂的沉默。  目光所及,  我们似乎真就找到了那么一架向上的木梯。  王子俊,四川省作协会员。诗歌小说散见于《人民文学》《诗歌报》《诗神》《星星》《詩潮》《飞
一粒露珠滴下来,梧桐的更声  时断时续。湿了的桂花托着半盏琥珀色的浓酒  月亮枕着草垛睡着了,门缝里的鼾声  被纺织娘缝缝补补,织进诗经的方言里去了  有鼠从墙洞钻出来,有茅草压低身子  有雁阵丢下的轻咳像一枚熟透的果子,击中大地  屋檐抱紧粮食,粮食搂紧体内的秋风  村庄静默,一粒露珠的光芒折射出季节的安详  张强,1979年生,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報》《星星》《草堂》《诗选
陈元武,作家。作品见于《十月》《中华文学选刊》《山花》《天涯》《散文选刊》《美文》《散文百家》《作品》等刊。多次入选散文年度选本,曾获得孙犁散文奖等奖项。  一  傍晚,我通常要在乡村的小道上走一个多小时,漫无目的走着,我就这样暂时远离我熟悉的环境,工厂、花园、小径和嘈杂的工业区大道。我躲闪那些白天看得腻歪的同事和熟人,这条小道恰到好处,让我折进一个清静的深处,一个被树和野草环绕着的世外桃源。官家
锂: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良药。  镭:是居里夫人发现的治疗肿瘤的新元素。  余锂镭,从出生开始,就怀着父母“愿为良医”的殷切希望。  2003年,“非典”肆掠,正在大学就读的余锂镭,看到一位位前辈身着防护服毅然奔赴一线,深受震撼:“当时,那身防护服就像宇航服一样神圣,他们胸前的党徽更是熠熠生辉。”  这一刻,余锂镭慎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从此,白衣执甲,红徽所向,一往无前!  2011年,他博
安然,中国作协会员,出版发表小说散文百余万字,作品收入多个选本。先后获得江西省谷雨文学奖,第三届、第五届老舍散文奖,《北京文学》双年度优秀作品奖,《散文选刊》双年度首届“新经验散文奖”。  塔拉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1  庚子年清明,春寒倒流,风有邪疾,南方雨水急落,北方白雪缓降。更远的西方,疫情日日惊魂。  暮色渐渐浓起,雨已转细,拎一把青葱两握香椿走过大湖畔,一片茂密的木绣球临水而开
于燕青,做过执业药师,在《大家》《北京文学》《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作品》《广州文艺》《青年文学》《山花》《文学港》《诗刊》《诗选刊》《雨花》《特区文学》《福建文学》《黄河文学》《山西文学》《山东文学》《西湖》《延河》等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有作品被各种散文年选收入。出版散文集《逆时花开》《情感档案》《跌倒》《内心的草木》,获首届林语堂散文奖、福建省优秀文学散文一等奖、《作品》优秀作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不够”成了不少干部总结个人不足、剖析个人缺点的“标准化”万能用语。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学习联系实际不够”被广泛应用于民主生活会发言稿、年底个人工作总结等各类材料中,由于提出来不“费劲”、改不改无所谓,这个缺点和不足每逢开会时就会被拿出来“念一念”、展开“谈一谈”。  诚然,对于学习,谁也不敢说做得很好、学得很多很深很透。但是“学习不够”不是一个小缺点,而是一个大问
曾剑,湖北红安人,1990年3月入伍。先后在《人民文学》《十月》《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发表中短篇小说三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枪炮与玫瑰》、小说集《冰排上的哨所》等。多部作品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入选2013、2014、2017中国小说年度精选(排行榜)。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文艺作品奖、辽宁文学奖等多种军内外文学奖项。先后就读于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