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巨人李河君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2014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对很多普通人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身家一跃成为中国新首富。他旗下的“汉能”,不仅是全球私营企业中最大的水力发电公司,更是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这位新能源巨人,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工科小贩要建水电站
  虽然李河君登上富豪榜的路径让外界捉摸不透,但他的土豪式做派,早已广为圈内人所知。售价超过三亿元的世界顶级私人飞机,是财富地位的显赫象征,他一次就买了两架。他在北京的办公场所也是气派非常,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两栋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多层建筑便是汉能控股的总部。
  今年47岁的李河君,出生于广东河源。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尽管李河君出身工科,但似乎天生就没有计划安心做一名工程师。他曾笑称,自己的第一桶金只有12元钱:大学二年级,他组织三十多个同学,在学校食堂大门口卖了三天胶卷,挣了12元钱,“这点钱被大家一顿饭就吃掉了,让我感觉到挣钱的不易。”
  不安分的李河君那时满脑子都是做生意挣钱。1988年本科毕业后,李河君只读了一年多时间研究生,导师就过世了,他便没再读。“我没在国企和政府部门干过一天,也没有打过工,整天就想着自己怎么干。”
  当时,李河君向学校机械工程系一位教授借了五万元钱,说自己要下海。教授非常信任他,没想到这笔钱不到三个月就被他全部折腾光了。背下五万元债务,自然要拼命挣钱还上,于是李河君开始在中关村卖电子元器件。他做梦都没想到,几年下来,卖电子元器件起步的他竟赚到了近八千万元。
  手上有了钱之后,李河君于1994年年底拿出一千多万元,收购了老家河源东江上一座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原本收购这家小水电站只是为了电子公司上市,但在这个过程中,李河君却发现水电是不错的行业。其后,他开始在广东、青海、浙江、广西等地收购或者新建小水电站。
  2002年,受云南省政府的邀请,李河君赴云南做投资考察。云南地处长江水系上游,水力资源丰富的金沙江横穿而过,云南省政府迫切希望引入民间资本开发。双方一拍即合,随后,李河君带领工程师在金沙江中游规划出了八座百万级千瓦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而李河君一口气与云南省政府签下了其中的六座,规划总装机容量约1400万千瓦,总投资约750亿元。这是一个近乎异想天开的计划,因为那时民营资本进军百万级水电项目,在中国尚无前例。
  这个石破天惊的水电计划所遇到的困难,让李河君始料未及:“当时没人相信这是真的,都觉得我疯了,连发改委的领导都出于谨慎,一直没在批文上盖章。”发改委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大型水电站所耗费的资源对一家民营企业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几番争取后,发改委领导终于批准李河君的汉能公司建设金安桥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是六大水电站中资源较好的一个,而其他几大水电站的权益被分配给了华能、华电、大唐等国有电力企业。作为对李河君前期投资的补偿,他可以部分参股其中,在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汉能获得了11%的股权。
  做新能源巨人
  金安桥水电站的实际建设比李河君预想的更加困难。“我们建设金安桥水电站,是十年磨一剑,不仅要面对体制上的障碍,还要面对移民、技术等各种问题。”由于金沙江水流湍急,百吨巨石丢进江里,很快便被湍急的江水冲走。对于当时的一系列难题,李河君至今心有余悸。
  但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巨额资金的压力。为了应对高峰时每天上千万元的投入,李河君说服公司高管,把前些年建成的,效益好的电站一个个地出售,这些项目都凝聚了汉能人的心血。在最困难的时候,李河君将多年积攒下来的风险准备金全部投了进去,金安桥水电站项目却像无底洞一样总也填不满,最后李河君甚至从汉能公司高管个人和家里借钱投资金安桥项目。
  面对金安桥项目长达十年的建设期,李河君还要稳定军心,团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当时有一个分管金安桥项目的副总裁就中途跑了,他觉得跟着我干没前途。”李河君笑着回忆。在异常艰难的岁月里,有人建议他将金安桥项目卖掉。“当时如果卖掉,我们可以挣300亿,但这不是挣钱的事,金安桥水电站一旦建成,我们不会缺钱,而如果卖掉,没法对支持我们的人交待。”2011年3月,金安桥水电站一期24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按现在很多水电站两万元/千瓦的装机容量来算,金安桥电站价值600亿元,除掉100亿元负债,净资产也有500亿元。”事实上,金安桥电站3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还不到汉能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的一半,汉能目前控股或参股14个水电站,权益装机容量高达620万千瓦。
  在给公司高管开会时,李河君总结道:“金安桥水电站的建设成功,至少为汉能带来了三个层面的收获。其一是不菲的经济效益,现在金安桥水电站每天的净现金流超过一千万元;其二是赢得了外界信任,因为‘李河君把金安桥水电站这么复杂的事都干成了,估计其他事让他做也没有任何问题’,这句别人的评价,含金量是相当高的;其三是为汉能团队带来了自信,汉能核心团队通过金安桥十年的历练,获得了心智的成长、团队力量的成长,我们也有了自信,可以干大事。”
  “汉能是全球私营企业中最大的水力发电公司,每年有几十亿的正现金流。一年挣几十亿并不稀奇,但每年挣几十亿谈何容易!我们的原材料成本是零,水电的特点就是建成后,它就是个印钞机。”李河君坦言,在他看来,汉能是一个最没风险的公司。
  1+1=11的疯子算式
  李河君为之骄傲的第二个汉能奇迹,是汉能公司用三年半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生产商,成为行业领导者。
  “金安桥水电站建成后,我们可以什么都不用干了,为什么还去干那么大风险的事呢?汉能整个团队的使命就是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汉能相信通过太阳能薄膜技术,能够改变能源格局,我们想把火电、核电替代掉。”在李河君看来,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导者。   剑走偏锋的李河君,没有选择主流的晶硅太阳能这条路线,而选择了薄膜太阳能这条令整个光伏业界注目的道路。他认定,薄膜化和柔性化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薄膜具备高科技+能源的双重属性,高科技行业的特点是高速增长,能源行业的特点是门槛高、周期长,但需求和增长长期稳定,这两项我们同步做:1+1=11。”李河君认为,只有像汉能这样有超强实力的公司才能干薄膜,“薄膜太阳能行业是双门槛,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钱,能跨过几百亿的门槛。”
  闯入光伏产业后,李河君不断对外宣扬他这个饱受争议的观点,而当时光伏行业中晶硅占据九成市场,薄膜的比例还不到一成。
  事实上,即便在汉能公司内部,对于两条不同战略路线的选择也有过争执。李河君至今还为当初的抉择得意,他称自己几年前就预见到了晶硅太阳能产业的寒冬,“我在公司2010年年会上讲,不能干晶硅。当时我有一个判断,未来薄膜一定是主流,整个新能源将来都是薄膜的天下。”
  2009年,李河君初涉薄膜太阳能行业时抛出的2000兆瓦宏伟计划,让大家觉得仿佛回到了大跃进时代,所有人都说他是疯子。李河君笑道:“我当时提出2000兆瓦,不过是想做到全球第一,因为当时的行业龙头——美国第一太阳能有1800兆瓦产能,我们要超越它一点点,这个目标是这么来的。”
  李河君试图不重蹈让许多富豪陷入麻烦的光伏泥沼,他的方式是从一开始就做得更大,打通全产业链,从上游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生产线装备,到中游电池、组件生产,再到下游光伏电站发电。他认为,通吃的做法能够内部消化掉产能。2011年,李河君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成为在香港上市的硅基薄膜太阳能设备制造商铂阳太阳能(现已更名为汉能太阳能)的实际控制人,从而直入上游装备制造。2013年,汉能太阳能盈利超过20亿港元。
  至今,李河君成功布局了七大光伏制造基地,完成了对全球三家技术领先公司的并购,分别是德国的索力比亚公司、美国的米亚索能公司以及全球太阳能公司。李河君的思路是,所收购公司的技术能对接则对接,不能对接的可以“存放起来”,减少未来的竞争对手。
  “几年以后的结果是,我们做到了3000兆瓦,拥有七条技术路线,而美国第一太阳能干了八年,还是1800兆瓦加两条技术路线。”李河君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完成几个大的并购之后,我们一跃成为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的领导者。这不但在于规模,更在于技术,汉能通过并购,把该领域中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了。”李河君再次创造了奇迹。
  谈到公司未来的规划,李河君说:“我们非常有雄心壮志,2020年要做到万亿销售额。我们希望汉能将来能够像三星在韩国、苹果和微软在美国一样,成为中国的代表企业之一。中国想变成真正的强国,就要像美国那样,有一百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汉能的理想是2020年之后,能够给国家贡献两个世界500强企业。”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
其他文献
2014年母亲节的前一天,我去工业老镇唐闸采访,五层楼下的花圃里月季花、蔷薇花开得嫣红。陈兰英正在和她的老姐妹们练习太极剑,看到我,老人家从人群中走过来,亲切地握着我的手与我寒暄起来。  陈兰英退休前是大生纱厂(后改通棉一厂)的工会主席,退休后是西工房居委会五位党支委之一。九十六岁的陈妈妈,身板很硬朗,中气十足,只是背稍微有点驼了。当我问起当年西工房居委会其他四位支委妈妈的情况时,陈妈妈低声惋惜地
期刊
黄金三点论  修伟良小时候性格内向,十分腼腆。十年特殊时期,品学兼优的他错过了读大学的良机,而是进了一个国营大厂。那时他不喜欢多说话,不擅交际。因为不会说,不敢说,他失去了很多提升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了语言的重要性,于是通过观察和读书,开始学习说话的艺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修伟良慢慢变得开朗起来。1993年,修伟良萌生了为弟弟主婚的念头。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弟弟时,弟弟压根不相信。修伟良
期刊
编者按:是隐瞒还是说出真相?许多家庭在一些特别的时刻,都会面临这样的抉择。河南的这个家庭选择了隐瞒真相。这或许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我们知道的是,这是一个充满了爱与关怀的选择。人生不就是因为爱与关怀,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吗?  全家编织美丽谎言  2008年9月13日,对于宋建明是一个黑暗的日子。这天,他的父亲宋计教因肝硬化,作别人世。而此时,宋计教92岁的老母王琼花,远在千里之外女儿宋玲玲武汉的家
期刊
我第一次见阿峰是在长安城下街角一个破败的小酒馆里,点了盘土豆丝和两瓶啤酒。  他很瘦,容颜憔悴。他说他刚失恋了,心情沮丧。我说别担心,这顿饭我请。  他说最近很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我说赶紧找个工作,再找个好姑娘结婚吧。  他说想办一本杂志。我说好啊。我知道他一直对文学感兴趣。  他说想办一本好杂志。我说很好。我知道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他说想办一本全国发行的好杂志。我说呵呵。  有很多人活得很
期刊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发现,停不下来的食欲可能是人们体内数十亿肠道细菌推动的消费需求。  研究发现,肥胖人士的肠道内拥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细菌。他们拥有的这些细菌会消耗更多能量,也能促使它们的主人食欲大增。另外,肥胖人士肠道包含的菌类的数量也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期刊
董桥的书,反复读过的有两本:《旧时月色》和《故事》,装帧设计最好的是《今朝风日好》,非常有感觉,恰到好处地衬托他的文。个人觉得,感受民国,感受民国女子最好的方式是看董桥,文和人都是如此。  董桥笔下的民国女子,“萧姨长年穿着浅色丝绸旗袍,花白的头发梳得丝丝服贴,圆圆的发髻永远插着一枝翡翠发簪,宽宽厚厚油绿得谁也舍不得雕琢。”“翠大姐,四十几快五十了还那么纤秀,一双凤眼添了几丝鱼尾纹反而更见水灵,配
期刊
冰可乐止鼻血有奇效  材料:冰可乐一瓶。  用法:可乐放冰箱中冷藏,流鼻血时喝一口冰可乐含在口中,尽量让可乐接近咽喉部,鼻腔中的毛细血管遇冷就会收缩。同时保持直立状态,一手紧捏住鼻梁骨下缘两侧的凹陷处,压迫1分钟~2分钟,就可以快速止血。注意,不能头后仰止鼻血。  洋葱糖浆止咳效果明显  材料:洋葱一个,红糖、蜂蜜各适量。  制作:洋葱去皮,先用刀划口若干处,放入装有红糖和蜂蜜水的瓶中浸泡,然后上
期刊
近年来,移民热潮持续不退。很多事业有成的中产阶层,花费了大量金钱、精力,千方百计来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却发现难以找到工作,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就算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后,也会发现困难重重,种种的不如意,导致了移民的“围城”效应——国内的人想出去,国外的人想回来。  究竟在国内还是国外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答案其实很简单:幸福与否,不在于表象和他人的羡慕,而在于自我的评估和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追求。你最
期刊
张嘉译成名晚,当爹更晚,四十岁时才有了小名虎妞的女儿张译心。照理说,中年得女应该是件开心的事,但张嘉译与绝大多数父亲不同,在虎妞出生前,他既不期待,也不兴奋,因为他原本并没有当爹的计划。当虎妞终于到来后,张嘉译发现一切都失控了,生活脱离了他原先设想的轨道,朝着一个完全未知的方向滑去……  计划外的孩子  虎妞是计划外出现的。张嘉译跟王海燕都离过婚,但都没有要过孩子,因为他们都不太喜欢小孩,而且结婚
期刊
漫画:难以承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