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曾提到“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校体育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但高职高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不容乐观。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高职高专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参与体育活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思想基础,调查显示,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无明显差异,被调查的学生中分别有43.05%、40.5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生活是重要和较重要的。这一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已经具备了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认识基础,正确的加以引导可使学生更快地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图1表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的有40.32%,认为是为了娱乐休闲的有20.19%,认为是为了考试的有13.13%,认为是为了改善体型的有12.19%,认为是为了消除紧张的有5.72%,另有5.59%的人认为是为了参加比赛。由此反映出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锻炼与自身健康的关系。另外,考试作为外部环境制度,也是高职高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之一。
学生体育锻炼的项目及方式
由图2可见,高职高专学生对项目的选择相对比较集中,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人数多的项目基本上是中学没有开过的项目,主要以羽毛球、篮球、乒乓为主。
调查显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主要是随同班集体一起锻炼,其比例为52.24%,另外与同学朋友一起锻炼也占很大比例为32.46%。独自一个人锻炼的学生占到13.28%,调查中发现,这部分同学对体育活动表现得非常热衷,受外界干扰比较小,在找不到同伴或缺少场地器材的情况下,也能自娱自乐。
学生参与课外锻炼情况
高职高专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频度反映了其锻炼习惯的养成程度。调查显示,高职高专学生每周参加3次以上锻炼的占39.91%,每周锻炼1-2次的占25.04%,每周一次锻炼都未参加的占35.50%。从调查数据看出高职高专学生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比例偏低。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缺乏兴趣、怕苦怕累等;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场地器材缺乏、无人指导等。调查结果显示,有24.68%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有21.52%的学生自认为身体很好,不需要锻炼;有18.99%的学生由于怕苦、怕累,缺乏坚强意志品质;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担心别人讥笑、身体不宜或其他因素影响了其进行体育锻炼。
另外,由于缺少场地、器材而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学生占25.95%。锻炼能力差,不知何时锻炼的学生占22.15%,长期以来,由于体育教学重知识、技能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造就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差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如图3所示,还有近三成的学生认为无人指导、无人要求和组织,这也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因此学院的体育管理、课余锻炼辅导等工作有待加强。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高职高专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参与体育活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思想基础,调查显示,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无明显差异,被调查的学生中分别有43.05%、40.5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生活是重要和较重要的。这一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已经具备了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认识基础,正确的加以引导可使学生更快地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图1表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的有40.32%,认为是为了娱乐休闲的有20.19%,认为是为了考试的有13.13%,认为是为了改善体型的有12.19%,认为是为了消除紧张的有5.72%,另有5.59%的人认为是为了参加比赛。由此反映出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锻炼与自身健康的关系。另外,考试作为外部环境制度,也是高职高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之一。
学生体育锻炼的项目及方式
由图2可见,高职高专学生对项目的选择相对比较集中,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人数多的项目基本上是中学没有开过的项目,主要以羽毛球、篮球、乒乓为主。
调查显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主要是随同班集体一起锻炼,其比例为52.24%,另外与同学朋友一起锻炼也占很大比例为32.46%。独自一个人锻炼的学生占到13.28%,调查中发现,这部分同学对体育活动表现得非常热衷,受外界干扰比较小,在找不到同伴或缺少场地器材的情况下,也能自娱自乐。
学生参与课外锻炼情况
高职高专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频度反映了其锻炼习惯的养成程度。调查显示,高职高专学生每周参加3次以上锻炼的占39.91%,每周锻炼1-2次的占25.04%,每周一次锻炼都未参加的占35.50%。从调查数据看出高职高专学生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比例偏低。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缺乏兴趣、怕苦怕累等;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场地器材缺乏、无人指导等。调查结果显示,有24.68%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有21.52%的学生自认为身体很好,不需要锻炼;有18.99%的学生由于怕苦、怕累,缺乏坚强意志品质;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担心别人讥笑、身体不宜或其他因素影响了其进行体育锻炼。
另外,由于缺少场地、器材而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学生占25.95%。锻炼能力差,不知何时锻炼的学生占22.15%,长期以来,由于体育教学重知识、技能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造就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差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如图3所示,还有近三成的学生认为无人指导、无人要求和组织,这也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因此学院的体育管理、课余锻炼辅导等工作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