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昙鸾的思想历程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续高僧传·释昙鸾》相关记载对昙鸾的思想信仰历程进行勾勒,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并从第三次思想转变的相关文献记载比较中,揭示其背后的问题即弥陀信仰发展面临怎样变换宣传策略、打破進一步发展瓶颈。
  关键词:昙鸾;长生不死;无量寿;菩提留支
  昙鸾﹙公元476年—542年﹚是弥陀净土大师,被日本净土宗的创立者僧人源空﹙号法然,公元1133年—1212年﹚称为“日本净土宗也是中国净土宗的初祖。” 对弥陀净土的发展与开宗立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昙鸾的思想信仰历程颇为曲折,本文结合《续高僧传·释昙鸾》相关记载对其进行勾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第三次思想转变的相关文献记载比较中,揭示其背后的问题,为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条件。
  一、因灵异而信佛
  昙鸾,雁门人,家近五台山,“感其灵异,誓而出俗”。(《净土往生传》)时年十四(公元489年),可见昙鸾信仰佛教带有偶然性,符合中国人“灵则信,不灵则不信”的传统心理。当时还没有“志学” (以下未标注引文者,均引自该传),后来“内外经籍,具陶文理”“于道家造诣尤深” 。
  二、因病而入道
  (公元527年——528年) 由于读《大集经》“恨其词义深密,难以开悟,因而注解”。可能由于劳累过度,刚注释到一半就身体不支,“文言过半,便感气疾”。后来病虽好了,但感叹“命惟危脆,不定其常”。毕竟身体是革命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什么也干不成!为了解除这个后顾之忧,便想怎样才会长生不老?熟悉“内外经籍”的他这时想起道教,并且曾听闻“江南有隐居,得道家长生法”(《净土往生传*释昙鸾》)。“灵则信”于是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南下萧梁,拜会茅山道士陶宏景,功夫不负有心人,陶“便以仙经十卷,用酬远意”。昙鸾如获至宝,不虚此行!
  三、归途转向弥陀信仰
  在归途中,巧遇在洛阳翻译佛经的“三藏菩提留支”。昙鸾带着自己南下所取仙经前往拜访,有意炫耀自己的南下成果并略带挑衅地说:“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一副真理在握的得意神态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南下前去求长生不老时,还打算“修习斯法,果克既已,方崇佛教,不亦善乎!”的昙鸾,回来时已经投入道教的怀抱,把“求长生”与“崇佛教”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对自己信仰到底有几分虔诚?更让人惊呆的是,菩提留支又使昙鸾回到了佛教徒的阵营,瞬间完成了又一个八十度大转变,最终“从此走上了弘扬弥陀信仰之路” 。
  菩提留支让昙鸾前功尽弃、不惜以现在之我攻一分钟前之我从而弃道从佛的回答如下:“留支唾地曰:‘是何言欤?非相比也!此方何处有长生法?纵得长年不死,终更轮回三有耳’。”
  这次转变的相关文献记载与其他两次转变不同,前两次可以说大同小异,这次分歧不小,这段戏剧性对白的其他主要版本记载如下:
  “问曰:‘佛道有长生乎?’支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佛祖统纪》卷二十七)
  “问曰:‘佛法中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否?’三藏唾地惊曰:‘此方何处有长生不死法?纵得延寿,年尽须堕。’”(《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昙鸾法师》)
  “问支曰:‘佛道有为长生乎?其能却老不死乎?’支笑而对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道家何有焉?’”(《净土往土传》)
  从四个版本中可以看出留支对长生不死的看法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假装愤怒地否定其存在——“此方何处有长生法?”即使退一步假设有,也摆脱不了三世六道轮回!二是肯定其存在于佛教教义中。这种情况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况:a、仅仅肯定长生不死法属于佛教;b、除肯定佛教享有“长生不死”的使用权,还要否定道家有长生不死法,进行独占。
  由以上分析可知,争论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有没有长生不死法;二是谁拥有长生不死法?两个问题间有联系,对前一个问题的肯定回答是第二个问题存在的前提,或者说后一个问题预设前一个问题的答案。
  在一个崇尚“五福寿为先”、“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绝于耳的国度里,第一种做法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否定长生不死,无异于自绝于众、自我孤立!留支的回答明显是装腔作势,危言耸听,不是真的否定长生不死的存在。第二种回答不失为明智之举!不但在佛道之争中,绞了对方的械,而且武装了自己,争取更多的信徒。此外与弥陀信仰的最初宣传策略相一致!
  弥陀传入中国时有两个重要的译名:一是意译无量寿佛;一是音译阿弥陀佛。早期佛教依附道教传播,受到道教长生不老思想影响,所以“‘无量寿’这一佛名,是最有魅力的名称了。”
  既然“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道家何有焉?”那么,到北魏菩提留支译出世亲著的《无量寿经论》时,后世所谓净土宗的“三经一论”已经全部译出,那么昙鸾这位十四岁出家有近四十年“教龄”的资深佛教徒为何还要不辞劳苦,冒险穿越南北国境,去道教圣地茅山求长生不老呢?这不是骑马找马,“怀中揣宝,满街乞讨”(楼宇烈先生语)吗?留支在回答昙鸾不怀好意的诘问后,“即以观经授之,曰:‘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此处的观经就是《观无量寿经》,刘宋畺良耶舍 译。“解脱生死”这个带有典型佛教色彩的回答取消了昙鸾心中“如何不死”(汤一介先生语)的道教问题,从而既逃避这个问题,又成功地转移了话题,最终言归正传。从以上种种情况来看,受到道教长生不老思想影响,弥陀信仰利用“无量寿佛”译名主打长生不死这张牌的宣传策略,此时收效不理想。昙鸾这位十四岁出家有近四十年“教龄”的资深佛教徒的南下行动足以证明。长生不死——这面道教旗子——利用一下是可以的,要夺过来就不是轻而易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移花接木的结果很可能导致怪胎!可能正是弥陀信仰面临的怎样变换宣传策略、打破进一步发展瓶颈的难题,使昙鸾转移了对长生不死的兴趣,最终走上了弘扬弥陀信仰之路,后来昙鸾出色地解决了它,他因此被尊为净土大师。
  总之,在昙鸾的思想历程中,他最终接受弥陀信仰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但不可能接受得这么快,这么不合常理,千里寻仙术瞬间便弃之,“鸾寻顶受所赍仙方并火焚之。”这只是佛教徒虚构的贬损道教伎俩。笔者不想仅仅纠缠于这段历史的真相是什么上,更想通过相关的文献记载比较分析,揭示其背后隐藏的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共青团工作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团组织活动,对于完善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理论研究,指导学校共青团组织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90后;当代青年;价值观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高校“90后”团员青年的思想状况研究。(2)高校共青团活动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调查研究。(3)总结概括出关于创新共青团活动方式的具有普遍指导意
期刊
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最关键、最综合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我从事语文教学以来,一直努力探索一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途径。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的联姻,新世纪的教学时空如星云一般空前拓展,面对丰富和快捷,前瞻的选择或许就是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冲浪”的阵地。笔者经过几年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的尝试,深切感受到多媒体犹如一缕春风,一扫以往作文课的枯燥沉庸,给课堂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文化个案的研究入手,单独选取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将两者分别作为独立的整体,具体分析他们的教育思想所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从而将二者的精神实质和所造成的影响加以比较,进而比较完整地把握二人教育思想的基本意义系统和精神特征。在做好上面比较的基础上从中抽象出二者的共同点与差异,寻找二人教育思想中的联系以及相互关系,并从中探寻更高的普遍性规律,以期对笔者以后得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
期刊
内蒙古自治区被成为我国的模范自治区,在民族团结教育政策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总结提炼这些经验对于全国民族地区稳定发展、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四方面来介绍内蒙古的民族团结教育。  一、民族政策教育  内蒙古的民族团结教育地方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来抓,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开展民族政策大检查活动,从总体工作的方向上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指导各项工作.
期刊
摘 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将生活化理念较好地融入于小学语文教育中,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语文教育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事实上,只有让小学语文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融入生活,回归生活,才能大幅度提升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实践状况,对引导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指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贴近生活,希望能够对浅议小学语文教育生
期刊
摘 要: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的第二种应用题类型,它区别于整数应用题,比较抽象和有难度。经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存在这样的误区:把分数应用题模式化,只要记牢解题方法,只要会套用方法即可,这样的教学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1)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单一且模式固定,死记硬背,机械套用方法,不明算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2)限制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3)学会了“做题目”,却学不会利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深入研究,生物技术制药迅速发展,形成与传统中西药相比具有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等优势的新型药物。本文从生物技术制药的分类出发,介绍了各类生物药物的基本原理、作用特点、应用现状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关键字:生物技术制药;应用;研究现状  一、前言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的创造或者改变自然条件,以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为载体生产医用药物的过程,称为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的飞速发展
期刊
摘 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对社会生活的综合反映,现实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活动的客观根源。作为民办高校要从实际出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含义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含义是指,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行政教育或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为进一步实现传授教育内
期刊
摘 要: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自为存在”概念入手,指出“自为存在”可由表世界,和里世界二者共同构成。运用这一理论深入剖析《小城畸人》中“畸人”存在的本质,并进一步通过萨特存在主義核心的自由观来探析“畸人”的自由之路。从而揭示畸人真实的人生存在意义。本文主要探析作品中伊丽白·威拉尔德这一典型人物的自由选择之路。  关键词:自为存在;表世界;里世界;畸人;存在意义;自由选择之路  《小城畸人》是美国
期刊
摘 要:古代私人藏书家分为保守派藏书家和开放派藏书家,保守派主张将藏书秘而不宣,而开放派注重藏书的利用,对藏书进行流通借阅,为更多的爱书之人提供阅读的机会。还利用藏书刊刻和著述立说,为典籍的保存、传播、利用和保证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藏书家;藏书思想;藏书实践  古代私家藏书和官府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一起构成古代藏书四大体系,在保存典籍和传承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私人藏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