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短評:20年,革新求變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ing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門特區走過了20年,在中央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歷屆特區政府帶領全體澳門市民,勠力同心,砥礪奮進,譜寫出華麗動人的發展篇章。回歸祖國20年來,“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在澳門得到了全面落實,社會各項事業經濟、民生等方面保持著繁榮穩定。
   今天的澳門已經從回歸初期咿呀學語的伢子,成長為風姿卓越的青年。在成長的道路上,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需要適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規劃發展。人如是,社會亦如是。雖然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和寶貴的經驗,但是,我們還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澳門特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矛盾和問題,同時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也使未來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和風險。
   首先,澳門經濟和居民就業都仍較大程度倚重博彩業,雖然近兩屆政府都有意識地進行經濟結構調整,通過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來改變博彩業一業獨大的局面,但是總體收效甚微,遠未達到整體經濟均衡發展的要求。其次,“一中心、一平臺”的定位在發展實踐中,已漸漸凸顯出空間和人才的瓶頸問題,隨著澳門與周邊地區的通行越來越便利,以及內地居民的旅遊需求增長,赴澳遊客數量連年被刷新,從而令澳門旅遊資源面臨嚴峻的承載力問題。在人才方面,存在層次結構不優,人才機制滯後,高層次人才引進難、留住難、培養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產業結構單一,亦制約人才向上流動。第三,民生領域仍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在居屋、交通、醫療等方面沒有切實紓解市民訴求,常年民怨沸騰,成為社會最突出的矛盾所在,醞釀並加深了市民與政府之間的隔閡與對立情緒,實際上給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留下了巨大的隱患。第四,制約全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缺乏整體性和長遠性的規劃,政府公共行政服務間權責劃分不夠清晰,對中小企業發展仍存在審批流程、監管制度繁複的情況,制約社會活力的釋放。第五,官場上籠罩為官不作為、責任與績效觀念散漫的灰霾,在位不謀政、居位不擔當等“懶政”“庸政”“怠政”之類的現象仍然存在,及至“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太平官”也大有其人,極大地消弭了市民對於政府的信任。
   社會問題林林總總,市民的訴求是望了一年又一年,盼了一屆又一屆。處在回歸20年以及特區政府換屆之年,善良的市民仍深切寄託冀望,進一步完善安居、出行、醫療,以及環境、文化、教育、長者等各種事關市民切身利益的各項措施,切實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服務於人民、造福於人民。在精英階層的觀念中,創新變革亦是當前社會所望,是推動政府工作與時俱進的強大動力,也是賦予社會不斷進取,保持生機與活力的源泉。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澳門社會各界十分期望在新一任行政長官的領導,官場體制變得更清明,政策制度變得更科學,官員變得更務實親民,公共服務變得更高效,社會萬象變得更鮮活。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新一屆行政長官未來五年所承擔的責任必將更大,肩負的使命必將更重,所要調和的矛盾也必將更突出,考驗亦必將更多。行政長官參選人應該在認真總結過去歷屆政府施政得失的基礎上,如何切實結合社會各方面的訴求,結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形勢,制定符合澳門發展的“施政綱領”,把澳門各領域的最需要解決的民生經濟發展問題、體制變革問題,在政綱裡充分反映出來。及至在任內五年,致力扭轉市民對政府的信任,轉變作風應以民為本,行動上積極探索,以施政理念創新帶動公共服務模式創新,以機制創新推進工作效率提升,從而使澳門特色優勢始終體現時代性,維護澳門珍貴的核心價值,讓澳門在貫徹基本法、實踐“一國兩制”方針中更上一層樓,使澳門的經濟、社會、文化、民生等領域再創新局面。
   20年彈指一揮間,如今澳門已至“弱冠”之年,是蓬勃朝氣之年,有國家堅強後盾和大力支持,有紮實的基礎和豐富經驗,接下來路更要放開膽子,放開步子,勇於創新,以“一國兩制”強大的生命力,讓澳門持續發展。我們祝福“盛世蓮花”,未來繼續大放光彩!
其他文献
網上教學已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當下社會對網上教育的接受程度如何?未來如何推動民眾的參與度?網上教學會否有條件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中心周明明主任:現在很多低幼年級的學生已開始接觸網上課程,內容多種多樣。借用互聯網來達到學習的目的對Generation X亦不是問題。網上教學的便捷性,多樣性,多選擇,高自由度都在吸引著眾多學生與家庭。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接受這種網上學
期刊
因應疫情,在內地網上教學資源被喻為最有商業前景的行業,各網絡巨頭都在爭奪市場,在澳門是否同樣有發展商機?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中心周明明主任:经过十多年的行业成长,内地的在线教育逐步形成了三个发展方向,1. 内容类在线教育公司,如新东方、学而思网校和VIPKID,这些公司已经拥有庞大的口碑市场。2.诸如作业帮、小猿搜题等工具类在线教育平台,他们涉足教育内容的程度不深,更多以提供互联网学习工
期刊
論區行賞自2013年9月首次推出後經歷整合,目前合共八條路線,覆蓋澳、氹、路多個堂區,包括大堂區、望德堂區、風順堂區、花地瑪堂區、花王堂區、氹仔嘉模堂區及路環聖方濟各堂區。   八條建議路線分別名為:歷史足跡—盡在城區、創意展現—活化藝城、中葡交匯—文化體驗、古今藝文—匯萃新城、花地瑪堂—緣聚濠江、花王堂區—情牽中西、氹仔嘉模—葡韻風情、路環鄉情—思古尋幽。  中葡交匯—文化體驗   議事亭前地作
期刊
1、“停課不停學,網上教學”成為疫情下的熱話。本澳各校會否出現因應條件不同而成效不一,應否檢視當中的成因及解決方案?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中心周明明主任:網上教學立即成為了主要的教學模式,對它的期望亦大大增加,其所面臨的挑戰已前所未有。本段時間大規模的網上教學的不同成效不僅為教育界提供了勘查潛在問題的絕佳機會,也為學生與老師的自我反思與調整提供了極大空間。   澳門中華教育會鄭洪光理事長:
期刊
因時制宜,檢討“辣招”   突發疫情之下,對澳門社會經濟民生都存在很大影響,房地產建築業必然也不能獨善其身。當然,澳門主要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而房地建築業則屬於第二產業,但不可忽視其牽涉的問題。過去一段時間,特區政府為了應對疫情,出臺了許多措施,包括針對中小企業和市民的各類經濟援助政策,但目前還未能制訂更加具體的點對點的方案。尤其是本澳房地產業,2018年,政府為了抑制房價長漲,出臺了所謂的辣招,
期刊
考慮到疫情的最新發展,體育局已於2020年3月2日(星期一)起逐步有限度開放轄下的體育設施(請見附表一),以讓市民繼續進行體育鍛鍊,而部份可進行乒乓球及羽毛球的體育設施亦將於3月11日(星期三)起重新投入開放,具體的設施開放詳情可瀏覽附表二。   為了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體育局將持續按照相關指引實施特別的安排措施,包括限制進入體育設施的人數,以避免人群過度密集;加強各體育設施的清潔消毒工作
期刊
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感染人數已突破85萬例,超過175個國家報告確診病例。儘管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卓有成效,但全球包括歐美等發達國家仍在迅速增加,起初世界各國對新冠病毒的傳染率沒有足夠警惕,錯失對抗疫情的黃金時間,隨著疫情在眾多國家發酵,確診數字“如火箭般飆升”,這讓各國政府焦頭爛額。為了遏制疫情蔓延,至少20個國家宣佈關閉國境,多個國家全國“封城”,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得不屈從于現實停產;在全
期刊
為備戰緊接而來的賽事,國家乒乓球代表團一行47人,於3月13日下午由卡塔爾到達香港國際機場,並即時經港珠澳大橋抵澳,在澳門進行集訓。   國家乒乓球代表團一行,於本年2月初赴卡塔爾參加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及備戰訓練,並於3月13日直接由卡塔爾飛抵香港國際機場後進入澳門,在體育局轄下的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進行封閉式訓練。   今次代表團來澳集訓,將以封閉式管理,入境後十四天只會從住宿處往返訓練場館,以
期刊
“這些城市在拿命歡迎你”“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給不到”,從近期的情況看,多地打響的“搶人大戰”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人才戰”正演變成“焦土戰”。   從去年畢業季至今,各大城市的“搶人大戰”已趨白熱化,凸顯出新常態下城市經濟發展格局和思維的深刻轉變。然而,轟轟烈烈的人才爭奪戰餘波未了,不少地方已經出現新問題:惡性競爭、引進人才衝擊城市公共資源、新老市民情緒對立等新苗頭頻現。   此外,隨著“戰火”的
期刊
廣西南寧推“代客祭掃”服務  3月26日,廣西南寧市青龍崗長安墓園內,生命禮儀師依次進行祭文宣讀、默哀、鞠躬、獻花等代客祭掃服務,並通過手機向客戶展示。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發佈通知,為做好疫情防控,清明節期間,廣西暫停殯儀館、公墓、公益性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祭掃服務。一些墓園積極回應,推出“代客祭掃”、線上“雲祭掃”等服務,鼓勵市民多元化表達哀思。  福州包車接回首批湖北籍務工人員返崗  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