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区域经济的竞争不仅是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的竞争,更是发展环境和服务水平的竞争。经济发展环境已成为一个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要素均可引进,惟有发展环境要靠自己创造。
保定高新区将优化软硬件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着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筑巢引凤,为新能源产业聚集搭建平台。
高新区党工委书記、管委会主任孙金博介绍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建设“低碳保定”,“中国电谷”理应在建功立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电谷”企业是高新区的主体,也是高新区精心培育的创新胞体。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兴衰荣辱,关系着“中国电谷”的品牌形象,更关系着建设“低碳保定”的未来。高新区同仁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将发展新能源产业、支持企业发展作为自觉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理念。高新区领导干部要勇于为企业当“义工”、做“保姆”,戮力同心构建创新型高新区、服务型管委会。
据了解,在为企业服务方面,高新区出台了系列举措。2009年,高新区对全区56家在建、新开工以及谋划的重点项目进行领导和责任部门分包推进,确保每一个重点项目都有管委会领导分包,职能部门跟踪服务。同时,建立了重点项目责任分包制、重点前期项目“代办制”和“领办制”、重点项目“季调度”和“月通报”制度、重点项目考核奖惩制等五项机制,增强全区上下服务重点项目的合力,营造服务重点项目的氛围。
在保定高新区这片热土上,一家家可再生能源企业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他们感受着高新区人服务企业的热忱,更感受到优良发展环境对企业做大做强起到的支撑作用。
1998年,英利公司独具慧眼地将发展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当时,国内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厂家极少。人们对“光伏发电”知之甚少,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市场前景难以预测。凭借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走向和市场机遇的把握,保定高新区毫不犹豫地将土地、厂房等有限资源用于重点扶持英利搞光伏发电,支持企业快速扩张。英利率先拥有了首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线,填补了中国不能商业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英利人以超乎寻常的毅力顽强“逐日”,度过了将近5年的漫长寒冷期。2001年,英利首次代表我国为数不多的光伏企业,联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向九届全国人大提案,详述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在光伏行业创业期,英利为我国光伏产业进行了一次成功拓荒。
2001年以来,高新区对中航惠腾公司提供了包括办公场地、代建厂房、借款、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等多项扶植,前后为企业建起三个厂区,使其实现规模化发展,确立了在国内风电叶片市场的龙头地位。目前,中航惠腾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叶片制造商,叶片规格覆盖从600KW到3.0MW的12个系列27个叶型,在国内叶片市场占有率达到40%。
风电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孤兵
保定高新区将优化软硬件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着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筑巢引凤,为新能源产业聚集搭建平台。
高新区党工委书記、管委会主任孙金博介绍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建设“低碳保定”,“中国电谷”理应在建功立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电谷”企业是高新区的主体,也是高新区精心培育的创新胞体。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兴衰荣辱,关系着“中国电谷”的品牌形象,更关系着建设“低碳保定”的未来。高新区同仁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将发展新能源产业、支持企业发展作为自觉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理念。高新区领导干部要勇于为企业当“义工”、做“保姆”,戮力同心构建创新型高新区、服务型管委会。
据了解,在为企业服务方面,高新区出台了系列举措。2009年,高新区对全区56家在建、新开工以及谋划的重点项目进行领导和责任部门分包推进,确保每一个重点项目都有管委会领导分包,职能部门跟踪服务。同时,建立了重点项目责任分包制、重点前期项目“代办制”和“领办制”、重点项目“季调度”和“月通报”制度、重点项目考核奖惩制等五项机制,增强全区上下服务重点项目的合力,营造服务重点项目的氛围。
在保定高新区这片热土上,一家家可再生能源企业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他们感受着高新区人服务企业的热忱,更感受到优良发展环境对企业做大做强起到的支撑作用。
1998年,英利公司独具慧眼地将发展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当时,国内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厂家极少。人们对“光伏发电”知之甚少,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市场前景难以预测。凭借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走向和市场机遇的把握,保定高新区毫不犹豫地将土地、厂房等有限资源用于重点扶持英利搞光伏发电,支持企业快速扩张。英利率先拥有了首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线,填补了中国不能商业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英利人以超乎寻常的毅力顽强“逐日”,度过了将近5年的漫长寒冷期。2001年,英利首次代表我国为数不多的光伏企业,联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向九届全国人大提案,详述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在光伏行业创业期,英利为我国光伏产业进行了一次成功拓荒。
2001年以来,高新区对中航惠腾公司提供了包括办公场地、代建厂房、借款、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等多项扶植,前后为企业建起三个厂区,使其实现规模化发展,确立了在国内风电叶片市场的龙头地位。目前,中航惠腾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叶片制造商,叶片规格覆盖从600KW到3.0MW的12个系列27个叶型,在国内叶片市场占有率达到40%。
风电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