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行“简生活”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9月,当全世界的“果粉”都在热切期待iPhone 6S Plus的隆重上市时,一向被视为潮流先锋的日本人却表现出了少有的镇定,随后出炉的销售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相较于以往,iPhone 6S Plus在日本上市首周的销量跌幅高达15%。三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它们苦心经营多年,也只能在日本手机市场占到6%的份额。地球人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机,为何在日本却偏偏玩不转?三年前嫁到东京的重庆女孩苗玲玲为我们揭开了谜题的答案。
  越简单,越轻松
  或许是在电视上看多了涩谷和新宿一带的繁华盛景,我一直认为日本人个个都过着丰富多彩的炫目生活,可是到东京后不久,我便发现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解,普通日本人的生活要远比想象中简单得多。
  邻居藤原太太是位专职主妇,老公在一家大型银行担任次长,收入不菲,这一点从他们在寸土寸金的东京繁华地带坐拥200多平米的房子就看得出来。私下里,我常和老公探讨这个富裕之家的生活,可是与藤原太太第一次碰面,就打碎了我之前的所有想象。
  那天去便利店买牛奶,正好遇到帮儿子买文具的藤原太太。因为没有搞清碳素笔的型号,她要打电话跟儿子确认,偏巧忘记带手机出门,我连忙将自己的手机递了过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藤原太太接过手机后居然完全不知该怎么用。最终,她礼貌地道谢后将手机还给我,然后飞跑回家去问儿子。
  第二天一早晒被子时,我又在家门口碰到藤原太太。这一次,她主动从皮包里拿出自己的手机,我一看,吃惊不小,那竟然是一部索尼产的翻盖手机。我十几年前用的那部爱立信翻盖机不知已被丢到哪个抽屉角落,可藤原太太显然并不认为她的手机已经OUT了。“我一直习惯用这种手机,对智能机完全一窍不通,所以上次的事让您见笑了。”我有些尴尬,“智能手机其实挺好用的,功能多,也很有趣。”藤原太太笑道:“正是因为智能机的功能多,用起来比较复杂,每种功能都要重新学,所以我和孩子他爸一直用这种手机。很简单,也很方便。”
  在藤原太太看来,翻盖手机的好处并不只是使用简单而已。她打开皮包,指了指侧面的功能口袋:“你看,一般皮包的手机袋都是按照翻盖手机的尺寸设计的,大屏智能手机根本放不进去,你只能把它和其它东西混放在皮包的底部,找起来很不方便,而翻盖手机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点点头,这件事的确也让我感到苦恼过。藤原太太言犹未尽:“最主要的是智能手机每天都要充电,而翻盖手机只要每周充一次电就可以。手机其实主要是用来通话、发短信的,其它功能并不是必须,干吗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呢?”
  后来我发现不只是藤原?,包括便利店老板、银行职员、快递小哥,以及藤原太太15岁的儿子贵大在内的很多日本年轻人,也都在用翻盖手机。一项统计数据表明,仅在2014年,就有1000万部类似翻盖或滑盖的传统手机进入日本市场,一举超越了智能手机的销量,这自然也是日本三大通讯运营商之一的KDDI多年来一直不肯放弃传统手机市场的主要原因。贵大告诉我,夏普公司最近研发了一种新型翻盖手机,它有着4核处理器和4G网络,可它的外观和使用方法与数年前的翻盖手机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使用方法简单便捷,刚一推出便大受欢迎。
  在日本,人们大多习惯轻松简单的生活方式,很少有人因为不切实际地追求时尚潮流而故意使生活“复杂化”。
  一次我和老公去拜访他新近乔迁的同事濑户,居然发现新居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我手里拿着床品四件套的礼物,却四处找不到他们家的床。濑户一见连忙解释:“我和太太新婚不久,经济条件也很有限,目前只能住这么小的房子,所以并没有准备床,就直接睡在榻榻米上。”濑户麻利地拉出几个坐垫招呼我和老公坐下,“其实这样挺好,一切都变简单了,我们不用浪费时间去盘算床、沙发和柜子的式样、价格,不但节约了开支,也增加了屋子的空间,我和太太都很满意。”回想到我和老公的卧室被床和衣柜挤得没有落脚之处,看来日本人这种给生活“做减法”的方式还真的是值得借鉴呢。
  在东京住久了,我发现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简化”可谓无处不在,不但能让自己变得轻松自在,还为他人带来了便利。
  有一次和老公去逛菜市场,买牛肉时习惯性地问老板“最低多少钱一斤”,对方愣了半天,然后礼貌地指了指肉价标签,告诉我就是这个价钱。回家后,老公解释说日本店家一般都会明码标价,基本上能做到货真价实,无需讨价还价,这使得买东西和卖东西都变得非常简单。看来我在国内练就的砍价秘诀在这里是没有用武之地了,下次出门购物,只要带上计算器就可轻松搞定。
  越简单,越保险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人对机器人等高科技的玩意非常着迷,他们是最先使用随身听、最早坐上子弹头列车、最早发明电子支付系统的人,可是真正深入日本人的生活之后,我发现很多日本人对于高科技并不是很感兴趣,反而热衷于简单的东西,用老公的话来说,“越是简单,就越不容易出错,也会带来更多的便利。”
  2014年5月,我在一家演艺公司找到一份企宣的工作,当我把第一份企划书的电子版交给主管铃木先生时,他居然让我再交一份纸制文档。后来我才知道,铃木先生每次都是在纸上亲笔修改企划书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企划书才不会因为系统故障或遭受黑客攻击而人间蒸发。据说这位43岁的业内精英每次都会一笔一画地书写演出项目的计划书,而不是在键盘上打字,这显然是逼我练好书写的节奏。回家和老公说起这事,他却一点也不感到惊奇,因为在他所供职的索尼公司,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除了10年不更新的财务软件,在很多国家已被打入冷宫的传真机依然在这家世界闻名的企业全速运转,尤其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据说日本很多大型机构如今保留着使用传真机来传输资料和信息的习惯,而不是通过电子邮件。一项数据表明,在日本,90%以上的公司和58.6%的私宅都设有传真机。有一次,我替一位从大阪来的新签约艺人去房产中介联系租房,原本所需资料已经给对方发了一份邮件,可中介公司的人却要求我再发一份传真。老板酒井先生十分坚定:“电子邮件会让人感觉心里不踏实,很容易漏掉,而传真是件实物,就摆在眼前。如果我不在办公室,其他同事也会帮忙处理传真,不至于耽误事,电子邮件就没有办法了。”   当然,使用方法简单易行仍然是日本人迄今钟爱传真机的重要原因。由于传真只需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即可,相较于数字、英文、符号混合的E-mail地址,电话号码记起来显然更加便利。尤其日本的老龄化相当严重,对于年纪较大的员工而言,在纸上写字然后传真出去,要比在电脑上打字容易得多,也简单得多。
  作为科技强国,日本拥有很多令人艳羡的高技术成就,但机器终究不能代替人,而且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大多数日本人仍然保持着简单的生活方式,似乎刻意和高科技保持着一定距离,这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更踏实。
  第一次和同事嘉代去银座逛街,过马路时我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这里的红绿灯居然是靠人工控制的。坐在控制室里的人会依据交叉路口的车辆和行人数量来决定红灯与绿灯的转换,这种方法在国内早已淘汰多年,居然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东京街头重现,真的是让人大感意外。
  我问嘉代,“难道没有控制交通信号灯的电脑程序吗?”她眨着眼睛摇头:“当然不是。但用人来控制交通难道不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吗?”想想也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人时,有时候再怎么精妙的电脑程序也会显得乏力,反倒不如用人来处置更显人性化。看着行人井然有序地往来于各个路口,不由让人心生感慨:或许最笨、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正确、最有效的办法。
  越简单,越充实
  对日本人了解越多,我越觉得他们简化生活的理念彰显了不一般的生活智慧。在他们看来,拥有的东西越少,身心就越自由,只有回到最简单的生活状态,才能真正了解人生的意义。
  小姑景子的婆婆前不久把积攒一生的首饰全部卖掉了,其中包括一枚重达三克拉的钻石戒指,我问小姑为什么,她笑着引用婆婆的话作为回答:“比起把钻石压在箱底,我更愿意用它换钱,然后拿着钱去旅行或者吃大餐。最重要的是,卖掉这些贵重首饰之后,我再也不用担心它们被人偷走,或是升值贬值了,安心不少。”
  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向往更简单的生活,他们拒绝沦为“恋物癖”,主张极简生活,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
  去年年底,公司和一个名叫松本的搞笑艺人签了约,由我负责他的生活管理。第一次去他的住所,我吓了一跳,15平米的卧室除了一个大大的长椅之外空无一物,20平米的客厅也只是在料理台上摆放了1个饭碗、1个杯子、2个保鲜盒以及2口锅。“看来需要添置的东西还真是不少呢。”我拿出便签,准备记下物品然后帮他采购,却被他婉言拒绝,理由是他已经这样生活了两年,而且已经习以为常。
  我被惊得说不出话,这怎么可能?换作是我的话,这种日子一天也过不下去,可松本却认为完全没有问题。闲聊之下我才知道,松本原本是仙台人,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他正在仙台上大学。地震使他无家可归,身无分文,也让他感悟到平时购买和积攒的东西全都没有意义。而在经过3个月的灾区生活之后,他意外地发现,即便没有很多东西他也照样能够生活。此后,他开始抛弃生活里一些没有意义的物品,并将自己房间内的物品缩减至最低限度,一直保持到现在。
  我忽然想起一本名叫《不持有的生活》的畅销书,作者金子由纪子提倡用少量的物品过简单悠闲的生活,把时间和空间留给更重要的人、事、物,并从中获得快乐。很显然,松本目前正在这种不持有的生活中自得其乐。用他的话来说,“在这个物质时代里,很多人因为与人攀比对未来感到担心,而我在经历灾难后形成的这种生活方式,让我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可以从容应对。我想,这才是极简生活的真谛。”
  编辑/郑佳慧
其他文献
作为当年“四大天王”中唯一尚未戴上婚戒的人,郭富城虽然情史丰富,却始终没有公开给过哪个女人真正的名分。可就在2015的年终岁尾,这位50岁的风流情圣破天荒地主动高调示爱,那个幸运女人究竟姓甚名谁?她到底有何法术赚到“天王嫂”的称谓,令天王乖乖成为自己的裙下之臣?  玲珑尤物正中天王下怀  一位多年追踪报道郭富城的娱记曾如此评价郭富城:他是一个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特别自信和骄傲的人,不但对自己的要求很
期刊
2015年11月10日,四川宜宾市委在市公安局召开会议宣布,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魏常平免去职务,同时宣布省公安厅纪委和省检察院组成的省委联合工作组进驻宜宾,专们调查魏常平的违法违纪情况。舆论很快把这次免职和不久前宜宾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赵飞妻子文正秀对魏常平的实名举报联系起来。文正秀为什么要实名举报魏常平?随着魏常平的落马,宜宾市公安局正副局长的明和暗斗浮出了水面……  局长违纪,肆
期刊
在风光旖旎的安大略湖畔,有一位可爱的“拇指姑娘”,她的名字叫卡拉迪·约迪·布鲁利。她刚出生的时候,身长只有28厘米,体重只有2.5磅,像极了一个袖珍的洋娃娃。医生护士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拇指姑娘”。  当医生把她抱给母亲安娜·约迪时,不得不遗憾地告诉这位年轻的母亲:这个孩子可能患有脑损伤,随时都会有夭折的危险,就算能够暂时存活,也无法正常生活。母亲望着捧在掌心中的女儿,无助地依偎在父亲的怀里哭了。 
期刊
通常很多人都觉得像潘虹这样恬静、“冷傲”的电影明星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其实,潘虹还真没有什么养生的“秘方”。与其说养生,还不如说她一直注重的是“养心”。正如禅语所说:“万象由心生,喜怒由心定。”潘虹所追求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而正是因为她注重“养心”,所以她凭着一颗坚强的心,迎接了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挫折,正如她即将出版的《风吹哪页是哪页》中所表达的那样,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随缘……
期刊
2015年7月底,广州越秀白云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说在二沙区某高档别墅内发生一起恶性凶杀案。民警赶到案发现场后,发现现场惨不忍睹——在铺着豪华大理石拼花的客厅地板上,躺着一个珠光宝气的中年妇女,身下的血泊把华贵的衣服染得斑驳不堪。七八个贵妇远远地站在门廊上,吓得脸色发白,魂飞魄散。  而凶手,则比民警想象中要冷静得多。这个刚刚杀完人的女人,名叫李筱兰,正是这栋别墅的所有者。她拿着洁白的毛巾擦干净手
期刊
自2011年初的那场雾霾大面积笼罩京津冀地区开始,中央就投入巨资开始治理雾霾。可是,几年下来,北京的雾霾不但没有减轻,反而一年比一年严重,进入了“窒息模式”。2015年12月以来,北京被雾霾侵袭的级别更是不断升级,PM2.5浓度达到1000微克/立方米,空气颗粒物浓度已接近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2月8日,北京开启了史上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北京中小学全面停课。  因为北京、天津的地理位置,都
期刊
在我二十岁出头的那几年,胃口好得出奇。每天深夜,我们都聚集在烤串摊前。我们扯淡,喝酒,满嘴黄段子,肆无忌惮。烤串其实并不好吃,但是当时我爱得要命,以及那人间烟火的味道。  不吃串的日子里,我们自己做饭。我的手艺锤炼得相当不赖。冬天的时候,我们自己腌酸菜。一口巨大的酸菜桶,一百斤白菜。最冷的日子,酸菜白肉粉丝豆腐锅。满屋子的朋友,欢声笑语,面粉飞舞。  有人邀请我写食谱,我为此咨询了我的父母,菜名浩
期刊
自从当红女作家苏芩发微博称,“西单女孩”投身商界,摇身成为身价过亿的女富豪后,最近任月丽火爆异常,微博热搜头条,百度热点头条。春晚成名后,这位草根女孩的歌唱事业一直不温不火,渐渐淡出大众视野,甚至一度有媒体报道“西单女孩重回地下通道卖艺、神情落寞”。其间,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又做起了全球首款“弃管为罐”的时尚牙膏?  春晚成名后,  曾一度沉醉在小生活中  任月丽1988年出生在河北涿州一个贫困
期刊
高估孩子是很多妈妈的通病。  天津单亲妈妈骆芸正是如此。于她而言,15年前的喜悦亦是悲剧:儿子陈拓获得一次华罗庚数学竞赛二等奖后,她笃信儿子是天才。于是她卖房、放弃事业、与北京农民同居,无一不是为了成就儿子、打造“神童”。但孩子却被她越推越远,麻木不仁。骆芸决心最后一搏,嫁给经济实力雄厚的老年男士以支持儿子出国留学。然而同居农民不肯放手。一个悲情母亲,就这样用一生来锻造“神童”,最终血溅疯狂育才路
期刊
美国加州的一个偏僻小镇上,来了一对母子。这位叫玛丽的母亲来到镇上后,租下了一家闲置了很久的门面,开了个百货店。并且,玛丽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镇上的学校读书。似乎玛丽要在这里安家落户,小镇上的人都很高兴,在玛丽的百货店开业那天,他们都来祝贺玛丽。  玛丽的百货店很有特色,吸引了小镇上的人,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她的百货店里购物。尽管玛丽要照顾百货店,她每天还要接送儿子,还要买菜洗衣做饭,但是她却没有请个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