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评价分析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养心汤加减治疗.1mo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具有显著差异(χ2=3.9474,P<0.05,见表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养心汤,中西医结合,疗效
  【中图分类号】 R972+.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37-01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的生理健康威胁巨大,因此研究其治疗方式有一定临床意义。为此,2007年2月~2009年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了25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组做了一个对照比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2月~2009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符合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年龄在40~75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包括男16例、女9例,年龄(61.4±5.7)岁;对照组包括男15例、女10例,年龄(60.8±5.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扩冠、抗血小板、抗凝及调脂等药物常规治疗。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用中药养心汤加减:黄芪、夜交藤、炒酸枣仁、龙齿各30 g,人参、茯苓、茯神、合欢花、当归、炒柏子仁各15 g,半夏、川芎各12 g,五味子、远志各10 g,甘草6 g,肉桂3 g,朱砂(冲)2 g。1剂/d,水煎,po,B.i.d.。1mo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时评定疗效。
  1.3 效果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和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1]设定显效、有效、无效或恶化,以显效和有效统计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具有显著差异(χ2=3.9474,P<0.05,见表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或恶化总有效率观察组259(36.00)13(52.00)3(12.00)22(88.00)对照组256(24.00)10(40.00)9(36.00)16(64.00)χ2值0.85710.72463.94743.9474P值>0.05>0.05<0.05<0.05
  
  3 讨论
  目前国内西医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2]、基因治疗[3]及介入治疗[4]等,这些方法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多存在再狭窄、亚急性血栓形成等一系列并发症,而加上医护人员操作水平良莠不齐的问题,这些方法在基层普遍推广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但是传统医学在该病治疗上积累了很多丰富经验,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5],而出自明朝医家王肯堂之《证治准绳》的养心汤对胸痹的治疗就是一大代表,有效而且方便。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联用养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结果(见表1)发现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中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佳。推测原因可能是由黄芪、茯神、五味子、茯苓、人参、川芎、柏子仁、当归、半夏、酸枣仁、远志、肉桂、生姜、甘草、大枣等组成的养心汤[6]发挥了很大作用,该方可益气、活血化瘀、豁痰行气,使得者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从而使不稳定性心绞痛得到有效地控制。此外,在研究中笔者并未发现两组患者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这些结果都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2]胡大一,孙艺红.冠心病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26(02) :88-91.
  [3]李宏,李卫.冠心病基因治疗的新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53-54.
  [4]霍勇,王日胜.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 2005,19(03) :118-120
  [5] 叶勇.益心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疗效观察[ J].河南中医, 2008, 28(2): 46-46.
  [6]杨新芳,张永向.养心汤治验3则[J].河南中医, 2005,25(03):68-68.
其他文献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目前为止,胃癌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胃癌手术时间长,吻合口多,术后病人留置管多,对生理功能影响很
期刊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ea, BA)是儿童较常见的胆道系统发育异常疾病,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病因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其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炎症与免疫调控失调有一定关系,其外
目的 探讨天灸疗法治疗临床多种常见慢性病的疗效,为更好普及天灸疗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05~2008年我科天灸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天灸疗法共治疗病人30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探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流程.方法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分为两组,全部病例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
目的 探讨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HBVPreS1-Ag)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对乙肝患者分别进行五项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检测,同时采用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结果 大
【关键词】 特殊病员服;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062-01    住院病人由于特殊病情或手术,如骨科、乳腺科及重症监护室还有携带各种引流管的患者,医院普通病服已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不仅穿脱不方便,也不便于治疗和护理,更有患者感觉丧失了自尊。为了方便这类特殊患者,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病员服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
目的 对比心电图(ECG)国内标准和2003年欧洲心脏学会(ESC)电压标准诊断左室肥厚(LV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评价两种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超声
【摘要】 总结36例椎管内肿瘤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精心的护理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及身体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肿瘤摘除;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208-01    椎管内肿瘤中医诊断:脊痹病.西医诊断:椎管内占位椎管内占位症状,一般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臀部疼痛,开始行走表现为刺痛,行走一段时间后以胀痛
【摘要】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可与手术相媲美,而且可以不住院、不手术,最大限度保留输卵管、卵巢功能。对于未婚未育、复发性异位妊娠患者,尤其适用。近年来以甲氨喋呤为基础的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案效果卓著,备受关注。为便于推广应用,有必要对之加以探讨。  【关键词】 异位妊娠;中医药;保守治疗;随机对照试验  【中图分类号】 R713.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