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日变化畸变地震预报指标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地震预测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其依据的可靠性,依据的可靠性有赖于预报指标体系的建立。预报指标体系大致由以下内容组成:(1)可靠和完备的观测资料;(2)稳定的算法;(3)定量的判据;(4)可操作的预测规则;(5)超过自然概率的预报效能。地磁日变化由太阳风在电离层产生的环形变化电流以及该电流在地壳内感应生成的反向环形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高空电流分布和地壳电性结构分布,并主要反映在地磁日变化的垂直分量形态上。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的一种典型异常变化是地壳高导带二侧地
其他文献
<正>今年,顾功叙院士诞辰110周年(图1)。顾先生是我最敬重的科学前辈,中国地震学会首任理事长、《地震学报》首任主编,德高望重的地球物理所所长。从我年轻时到所里,受惠于他
2016年11月28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Geology杂志刊发文章《旋转错动开启地球最深的弧前盆地》(Rolling open Earth’s deepest forearc basin),首次发现并记录了印度
2018年12月2—5日,由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江西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卫星地震观测技术与应用2018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来自各省地震局、直属单位、研究所和高校等37个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图1)。江西省地震局柴劲松副局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张衡一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江帆研究员等出席会议。